APP下载

美国去工业化问题研究及其对当前中国的启示

2017-05-30卜志成

中国商论 2017年19期

卜志成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政策制定尤为关键。去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去分析借鉴他国经验。本文通过探析美国“去工业化”问题,以期更好地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去工业化 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政策制定

中图分类号:F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7(a)-072-02

1 去工业化问题研究背景

“去工业化”指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表现出的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的现象。在全球工业化进程中,相继发生三次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由机器大生产代替传统工厂手工业,这是工业化的起源。第二次产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英国经济出现长达30年的滞涨姿态,经济发展缓慢,而美国、德国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却比较迅速,渐渐代替英国成为工业化舞台的领路人。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三次产业革命由美国率先发起,国际经济格局发生转变,世界制造业活动领域开始向更多国家和地区扩散,首当其冲的就是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的崛起。尤其在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中国的沿海地区高速发展,相继步入工业化阶段。而美国等“赶超工业化大国”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开始进入后工业化社会,这就是所谓的去工业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增长乏力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的出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出现去工业化的苗头,表现为被迫去工业化。相比较而言,美国由于先发优势,相对得到不少好处,但是不利的影响也比较突出,引爆了美国的“次贷”危机。然而,这一场风暴在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的蔓延,则爆发了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去工业化进程中,对于再工业化的辩论此消彼长,一部分学者认为只要再工业化才可以逆转经济下降的趋势,去工业化已经恶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而且导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往崎岖的道路上发展。然而,失去实体工业支撑的去工业化经济体却并没有出现经济失衡和增长停滞等现象,这也是因为泡沫经济的支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再工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金融危机之后的发达国家由此走向工业化回归,步入工业化与金融化并重的发展轨迹,即实现再工业化战略。

2 美国去工业化发生机制研究

2.1 美国的工业化及经济状况

19世纪初,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开始稳步发展,随着英国工业霸权的衰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落幕,美国凭借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在工业制造业等方面赶超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化强国,建立其世界工业霸权的地位。

美国工业化进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776年~1860年,美国工业化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是1860年,美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第三阶段是1925年~1955年,美国工业化完成阶段。早期,美国是纯粹的农业国,生产方式大都以手工作坊为主。随着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初步统一了国内市场,开始自由贸易和大力开拓全球市场。到了中期,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国内能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技术进步推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工业产值占世界的15%。后期,随着生产过程的复杂化和技术的集约化,美国制造业生产劳动率以每年2.5%~5.6%的幅度增长。尽管美国在世界体系中仍处于霸权地位,但却被德国和日本等后起大国在工业制造业领域迎头赶上,并不断丧失其当时的全球霸权地位,例如在1953年~1961年,美国工业的年增长率为2.3%,而欧洲共同体国家的年增长率则为7.8%。由此可知,美国经济开始在羁绊中前行。

2.2 美国去工业化探析

20世纪末,美国的核心经济由实体经济转换为虚拟经济,一般学术界普遍认为,“去工业化”是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的必然现象,符合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律。首先,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改进,国民收入显著提高,需求层次必然上升。对服务业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其次,进入后工业社会,社会科学技术也必然大幅度提高。这意味着在制造业在不增加劳动力的情况下,也可以制造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于是,便出现相当数量的劳动力流向服务业。但过度的“去工业化”,却使得美国经济发展出现“疲态”。因为劳动力过度流入第三产业,将带来国家制造业利润率的下滑和经济增长乏力。与此同时,服务业结构由于受到劳动力质量的影响,出现比率较低。因此,美国经济增速呈现倒“U”型特征,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持续流动。从1960年开始,美国经济不快指数逐渐提高,进入繁荣发展时期,到了1980年之后才有所遏制缓慢下降,出现停滞的现象。

3 美国再工业化的探索分析

再工业化通俗的理解是工业政策的一种补充,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和对去工业化现象的担忧,西方学者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首次提出工業化“回归”战略,即对经济进行“再工业化”。其目的旨在通过恢复制造业,重新振兴本土产业,避免出现产业结构空洞化,使其制造业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然而,自再工业化问题提出以来,一直存有争议,由此出现再工业化的策略并没有被真正落实到社会实处。在这样的背景下,特别是在2008年爆发的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在2010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在之后的5年中,美国的出口额将翻一番,并由此创造200万个国内就业岗位,以此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实现“制造业回归美国”。也就是说,通过以出口策略和增加制造业增长为基础的可持续性增长模式,使美国经济重新回归实体经济,通过对传统生产模式的反思,实施“再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的经济实践表明,再一次提出经济的再工业化能否逆转其去工业化趋势,使制造业重新成为引经济增长的主体。答案是未知的,这需要时间来进行更深一步的检验。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去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实施再工业化策略大都以失败告终,本着学术的严谨性,笔者认为这并不能绝对的否定在现阶段再工业化的合理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目前以美国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去工业化的方式,必须对经济进行再工业化策略,重建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核心地位。

4 美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4.1 促进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

从金融危机的产生到西方“再工业化”的提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衰微的现象,这为我国正确处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警示。制造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服务业的增长需要制造业的带动,制造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据统计,当前我国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为6.19%,而发达国家一般在13%~20%之间,远高于我国的发展水平。在工业设计方面,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工业设计方面的投入比例非常少,几乎不到1%,而发达国家的资金投入可占总产值的5%~15%,美国等国家高至30%。以上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业发展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必须充分认识到制造业的核心地位。因此,中国应调整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抛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传统创造业的调整升级,加强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实现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4.2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提出的“再工业化”策略,是为了重新振兴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但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传统制造业的回归,而是对传统制造产业的改造转型和优化升级,突出表现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即通过新兴技术的创新来增强其工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因此,新型“中国模式”的工业化道路应该遵循“循环经济”的客观要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4.3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从近二十年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看,其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在发达国家,以交通运输、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供职业的50%以上,而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较为缓慢。因此,我国应加快现代邮政业、交通运输业、金融服务业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将创新等要素融入第二产业,由此加快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的稳步上升。

4.4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强化金融管制

货币信贷领域和产业资本是资本获得利润的两种主要方式。因此,当资本不能通过产业资本的方式获利时,便通过信贷领域获得利润,而且通常的情况是,通过投机或过度金融化的方式获得利润。实践证明,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和经济发生大规模的金融投机和泡沫就是伴随着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去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换句话说,去工业化和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是同一深层次原因在经济上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温州高利贷危机实际上就是投机危机的一种形式,只不过它只是一种局部性投机危机,但随着产业资本获利空间的逐渐萎缩,中国的确存在着发生这种全面投机危机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货币金融领域的规则,防止产业资本流入货币金融领域。

5 结语

去工业化是一种经济现象,我们必须客观认识它的存在。如果仅仅从宏观经济视角下的狭义角度看,单纯的把去工业化看做制造业产出和就业份额的下降,那么,根据配第定理的表述,去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转型和变革现象。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如果这一阶段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则可以成功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过渡不顺利,则陷入经济增长的停滞期而徘徊不前,如马来西亚和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亚洲的日本与韩国似乎普遍已完成这一过渡,虽然目前有不同程度的问题有待解决。

从价值判断的角度看,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去工业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去工业化略偏积极,通过对美国去工业化的探析,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角度看,美国是市场主导型去工业化,偏重于结构性去工业化,更多体现为就业和产出的去工业化。对当前中国而言,去工业化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仅开始对工业化的深入推进阶段,并未出现总量上的去工业化,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显现,部分省份已经出现了去工业化的苗头,这需要我们保持警惕。中国需要分析和总结美国去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通過结构性和区域性去工业化稳步发展,以科技和创新为落脚点,完善金融体系和实施行之有效的资源配置策略,走新型“中国模式”的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展祥,王秋石,李国民.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问题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10).

[2] 王秋石,王一新,杜骐臻.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分析[J].当代财经,2011(12).

[3] 陈宝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政策影响及中国的对策建议[J].经济观察,2010(02).

[4] 杨玲,杜运苏.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中国制造”效率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2(10).

[5] 盐田长英,齐彤.现代美国经济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 尹艳林.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与中国新对策[J].国际贸易,2014(01).

[7] 孔婷,孙林岩,冯泰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