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2017-05-30闫瑞芬李峰

科技风 2017年17期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工程质量建筑工程

闫瑞芬  李峰

摘 要: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应充分认识到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减少混凝土裂缝、露筋、麻面等病害问题的产生,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就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做简要的分析探讨,希望通过本文能够给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工程质量

1 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

1.1 混凝土的原材料

进行实施建筑工程时,浇筑的质量受到用来灌溉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所选取的混凝土原材料有无达到设计标准要求。所以,进行灌溉混凝土前,就应选取好达标的混凝土原材料。此外,我们要以有关规范要求为依据,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对混凝土原材料是否有出厂合格证以及检查报告等相关质量文件进行严格检查,这样才能将混凝土运入施工现场,同时,对于那些需要复检的,在送往指定的监测站进行检测前,应根据有关规范进行取样,检测合格后才能被用来灌溉混凝土,从而实施建筑工程。

1.2 搅拌混凝土

对于进行搅拌混凝土的人员来说,其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水泥、混凝土主料和其他添加剂等的数量以及先后投料顺序进行严格监管控制。实行搅拌混凝土时,对搅拌混凝土所需的时间要进行科学控制,特别注意的是,要差别对待不同类别的材料所搅拌的时间。此外,搅拌人员在进行搅拌混凝土时,应严格依据有关规定标准,以不同原材料的特性为根据,对混凝土的不同材料的搭配用量进行合理控制,从而使得搅拌的均匀性、粉煤灰与砂石的质量等得到保证。

1.3 输送混凝土

在输送混凝土前,要做好全面了解混凝土的输送设备,对混凝土泵的技术以及功能进行了解,对于那些易坏零件要有充足的替换配置,因此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对其抢修。在施工前,必须要将安全技术告知工人,从而可以保证施工人员对各项安全规范体系和整个混凝土安全技术的操作做到熟悉。利用泵送混凝土时,应将混凝土均匀搅拌,对坍落度严加控制。在输送管道发生堵塞时,拆管处理堵塞前应将泵机卸载。应及时清理排除出来的混凝土,从而确保干净的施工环境,特别要将泵管的弯曲处的残余物排除清理干净。

2 在混凝土灌溉施工技术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2.1 混凝土出现裂缝

实施建筑工程时,最常见的结构性危害之一就是混凝土开裂现象,构造的美观性不仅会因混凝土开裂而受影响,且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变低,从而使得混凝土构造的使用安全以及寿命受到影响。有很多原因会造成混凝土建筑结构出现开裂,比如:不合格的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理的混凝土比例、不规范的搅拌和灌溉操作以及不断变化的混凝土温度和湿度等。

2.2 混凝土出现露筋

一般情况下,振捣混凝土时,由于用来保护钢筋的垫块发生移位或者数量太少,离模板较近的地方容易缺浆,从而使得混凝土在拆模后出现露筋现象;浇筑混凝土时,因为结构构件不能与规定面积一样大,不合理的钢筋密度,当大石子堵塞在钢筋上时,无法在钢筋周围充满水泥浆,从而钢筋密集处造成露筋现象;振捣混凝土时,钢筋被振捣棒撞击后,容易被振散,从而产生移位,出现露筋等。上述问题都会使得混凝土出现露筋现象,使得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降低。

2.3 混凝土出现麻面

在混凝土施工中常出现的病害还有混凝土麻面,与其他混凝土病害相比,其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产生的影响较小,但一定程度上建筑的美观还是会受影响。混凝土表层局部产生缺浆、很多小凹坑以及麻点,从而形成粗糙层,造成混凝土麻面的原因有:振捣不实的混凝土,使得气泡没被排出;接缝不严的混凝土模板,造成局部漏浆现象;施工前,没有将模板浇水浸湿或湿润度不够,吸走了模板表层的混凝土水分,从而使混凝土过多失水造成麻面现象。

3 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3.1 创建合理的混凝土灌溉体系

在对混凝土灌溉进行实际操作时,重点是对实施建筑工程的监管体系进行完善,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前研究并建立有关应急处理措施,从而对混凝土灌溉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确保了混凝土灌溉的质量。进行创建混凝土灌溉体系时,要将施工机械准备以及技术准备工作进行明确,将混凝土灌溉过程中的一切标准,以及混凝土的原材料、实施办法、护理、拆模、保证质量措施和注意安全事项等都要标明清楚,使混凝土施工体系的合理完整性得到保证,从而进一步有效预防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隐患问题,做好了混凝土施工的前期计划,使得建筑工程混凝土灌溉工作的顺利进行得到了保证。

3.2 混凝土的配合比

根据各类原材料的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以及用途将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计算,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实行混凝土浇筑前,根据要求,在混凝土用的水泥、主料、矿物添加料以及专用复合外加剂等主要原材料进场前,检查其合格证以及出厂质量检查报告。在通过监理机构检验且书面批复后,才能根据批复的配合比进行施工,严禁使用未批复的配合比。

3.3 混凝土灌溉技术

灌溉混凝土前,必须要对模板支撑的穩固状况进行检查,由其注意的是,对斜撑的悬臂结构的模板的稳固状况进行检测。浇筑混凝土时,对模板、支撑情况要留意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不能将预埋件和预留孔原来的位置进行随便移动,若出现偏移,及时校正。浇捣时中,按相关操作规定严格施工,确定岗位责任,防止因漏振而出现蜂窝、麻面以及孔洞等现象。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编制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方案、严格管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等工作,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切实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大志.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08:154155.

[2]秦昭国.工民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6,08:12.

[3]林汉泉.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6,10:129+131.

[4]黄峰,李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109.

猜你喜欢

混凝土浇筑工程质量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道路桥梁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措施
混凝土浇筑工艺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