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汉字里的商业文化

2017-05-30王雪艳

中国商论 2017年2期
关键词:商业活动商人商业

王雪艳

摘 要:汉字承载和蕴涵着丰厚的商业文化信息。商业的地位、商业场所、商业活动、商业道德等都可以通过汉字的形体或意义寻找到踪迹。

关键词:汉字 商业 地位 场所 媒介 道德

中图分类号:F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b)-155-02

汉字与文化有着紧密而深刻的联系。它既是中华民族文化记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一些汉字的形体和意义再结合实例我们可以探究到其中所蕴涵的商业文化意蕴。

1 商业和商人

1.1 商、本、末

商:商业,表示一种贩卖货物的行业。例如,“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财”( 《韩非·五蠹》)。中国古代对商业的认识与态度总的趋向是鄙视和限制。有另外两个汉字具体地体现了这一传统。“本”,《說文》注“木下曰本”,指草木的根,引申为“根本,最重要的”之意。对古人而言关系国计民生最重要的行业是农业,因此以农业生产为“本”。“本事”、“本务”、“本业”都指的是农业。“末”跟“本”相对,原指树梢,引申义为“不重要、微不足道”。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将奖励耕织作为法令颁布:“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规定要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因此,“商业”又被称为“末产”、“末利”、“末作”。重本抑末,贵农贱商传统自此形成并绵延千年。

司马迁在其名篇《货殖列传》中指出“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肯定了农工商虞四种行业对富民兴国的重要性,主张要农工商虞并重。然而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根深蒂固的“抑末”和“贱商”传统。

1.2 商、贾

商:从事商业的人。例,“庶人、工、商各守其业”《国语·周语》。“商旅”指长途贩卖的商人。例如,“商旅惊波,行纲侧胆”( 《太平广记·李宏》)。

贾:商人。如,“江淮贾人有积米以待湧价”( 《太平广记·江淮贾人》)。人们通常将“商贾”作为商人的统称,二者区别在于,行曰商,坐曰贾。

因为贵农贱商的观念和传统,商人的地位非常低下。韩非在名篇《五蠹》中批评“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说工商业者制造粗劣器具,积累奢侈资财,囤积居奇,待机出售,希图从农民身上牟取暴利。并将他们与“学者”、“游侠”等四类人一起指斥为国家的蛀虫。他提出明君治理国家的政策是要“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极力主张要限制和打压工商业者,以防止从事农耕的人少而致力于工商业的人多。这种轻视的态度也体现在对商人的称呼中。如, “贾侩”,商人和市侩。“贾竖”,“竖”是对人的蔑称,犹称为“小子”,这都是对商人的贱称。“末民”,表示商人居于士农工商的“四民”之末。

2 商业场所

市:《说文》注“买卖所之也”,指从事商业活动的市场、集市。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木兰诗》)、“鬻马于市者,马之股有疵”( 《任氏传》)。词语“市曹”、“市廛”指的都是集市上商店集中的地方。

肆:“肆,所以陈货鬻之物也”(崔豹《古今注》);“肆,市中陈物处也”《文选·游西池》,指陈列货品的店铺。如“郑子游,入西市衣肆”( 《任氏传》) ;“二肆之佣凶器者,互争胜负”( 《李娃传》)。

铺:也指的是店铺,商店。如“崔宁两口在建康居住……依旧开个碾玉作铺”( 《警世通言》)。

店:“店,所以置货鬻之物也”(崔豹《古今注》),指商店,放置货物出卖的地方。如“每于驿边起店停商,专以袭胡为业”( 《何明远》)。人们通常将店铺合称。

3 商业活动

3.1 买、卖、货、售、贸、易、贩

商业活动的形式与本质就是交换,不管是物物交换还是钱物交换。表示这一内容的汉字比较丰富。

买卖:用作名词指生意,用作动词时指买进卖出。买,《说文》“市也”,是购进的意思。卖,《说文》“出货物也”,与“买”相对。

货:《说文》“财也”,指财物。“货物”、“货币”皆可以成为财,但前提是必须通过交易,因此,“货”还有作为动词的“买进”、“卖出”之意。

售:《说文》“卖出手也。从口,从隹”。例“郑子如市,果见一人牵马求售者”( 《任氏传》)。这个字非常形象生动地诠释了商品交易中语言表达和交际的重要性。“隹”是短尾鸟的总称。要想把东西卖出去而且卖的好就要像鸟儿一样多说话,说好听的话;需要沟通需要讨价还价需要吆喝。今天我们的销售人员进行销售技巧和话术方面的培训,意义也在于此。

“贸易”二字连用专指买卖。贸,《说文》“易财也”,意为交换财物。例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诗·氓》)。以麻布换丝,“布”也是古代一种具有货币功能的交换之物。易,有“交换”、“交易”之意。《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描绘的就是中国原始的商品交易图景——中午时开设集市,人们各自带着货物前来进行交换后又各自回去。

贩《:说文》“买贱卖贵者”,专指用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商人。用作动词又指买货出卖以获取其间差价,例如,“以贩鬻蔬果自业”( 《太平广记·龚播》)。

3.2 租、税、质、赁

租:《说文》“田赋也”,本义是按田亩收敛谷税。税,《说文》“租也”,本义是按田亩收敛谷物。二者间的区别在于“敛税曰租”、“敛谷曰税”,共同之处是皆需为使用他人的东西付出代价。以获取钱财或暂用他人之物为目的的“出租”、“求租”行为在商业活动中是较常见的。如“偏这拐子又租了我房子居住”( 《红楼梦》第四回),“闻兹地有隙院,愿税以居 ”( 《李娃传》)。

质:《说文》“以物相赘也”,也就是以物相抵押。如“乃质衣于肆,以备牢醴”( 《李娃传》)。

赁:《说文》“庸也”,本义为雇佣,又有“租用、租借”之意。如“乃弛其装服,质馔而食,赁榻而寝”( 《李娃传》)。人们习惯上“租赁”合用,今天租赁业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贸易形式。

3.3 贷、赊

贷:《说文》“施也”,本义为给予。借出一方为放贷,借入一方为借贷。例如,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 《庄子·外物》)例句中前一个“贷”就是借入,后一个“贷”指借出。有富贵而无德者“宁见朽贯千万,而不忍贷人一钱,情知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 《潜夫论·忠贵》)。也有专以放贷获取高額利息为生的人,俗称“高利贷者”,很多时候借贷者明知是剜肉医疮,但为解燃眉之急也只有忍受盘剥之苦。

赊:《说文》“贳买也”,指用亏欠的方式买物。简单的说就是不交钱而买卖。例“少年来酤者,皆赊与之” 《后汉书·刘盆子传》,这里就是指到酒肆赊酒喝。“赊”是涉及买卖双方的行为,买方没钱而延期付款或卖方收不到货款而延期收款都称为“赊”。在经济往来中很多卖方并不愿意“赊账”,谚语有云“赊三不及现二”,说的就是现钱交易比较可靠。因为一则可能催讨无果,最终收不到款,徒增烦恼。二是延缓了资金的周转,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赊”和“贷”在商品活动中是普遍存在的交易行为。对买卖双方而言都具有风险,需要双方都秉持诚信的道德与原则。

4 交易媒介

贝:《说文》注:“海介虫也。居陆名猋,在水名蜬。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注解表明自商朝遗民始,人们用生活中常见的贝类当做商业交换的媒介而且还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因此汉字里凡涉及财物和商业贸易的字大多是以贝字为偏旁。

钱:《说文》注:“古田器。从金,戋(jiǎn)声”。“钱”本是古代种田的一种农具,类似今天的铁铲,上古时期人们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在有了铸造货币之后就常常仿照其铲的形状。《乐府诗集·白头吟二》里有这样的句子“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钱刀”指的就是形制为刀的钱币。秦始皇实现大一统后,统一了度量衡和形制不一的货币,将原来在秦国流通的方孔圆形钱作为全国流通的标准货币。这种外圆内有方孔的钱可以用绳索串联,便于携带,成为古代流通时间最久的货币,因其以金属铜铸造,遂称“铜钱”,又因其形状被戏称为“孔方兄”。北宋时出现了更易携带和交易的纸币“交子”,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现今,“钱”泛指一切货币和财富。

5 商业目的

商人获利致富的经商目的也体现在汉字中。

利:《说文》“利,铦也。从刀”,本义是指使用农具从事农业生产,以采集果实或收割庄稼,引申为“利益”。词语“利润”、“利市”皆指商业利润。因多数商人在商业活动中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言行,逐利、重利已然成为商人的标签。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诗句云“商人重利轻别离”。

财:《说文》“财,人所宝也”。金钱财物都是人所需要和宝贝的东西。

富:《说文》“厚也”,就是多、丰盛的意思,财物多即称为富。“财富”二字常合用,拥有财富成为人们奋斗的目标甚至很多时候被视作身份地位的标志。

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肯定人追求富贵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又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提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志气与价值取向。商人追利求富无可厚非,但也应该有以义取利、取予有道、为富且仁的道德操守。

6 商业道德

有一些汉字的形体与意义和商业并无直接的联系,但其蕴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文化内涵和我们所提倡的商业道德是相通的。

诚:《说文》“信也”,信实不欺。信,《说文》“诚也”,诚实。“诚”与“信”本意相通,互为注解,也常二字连用,诚信古往今来都是优秀的价值原则。在商业活动中诚信体现为经商者要诚实、不讲假话;不弄虚作假,不以次充好、坑蒙拐骗;交易中明码标价、按质论价、童叟无欺。

平:《说文》“语平舒也”,指语气平和舒顺,引申为“公正、公平”、“平和”。买卖双方在市场上既是一种平等交换的关系,更要秉持公平交易的原则。

和:《说文》“相应也”,引申为“和谐”、“和顺”、“和平”。“和”是人际交往中最美好的一个字眼,做生意之人尤其要“心平气和”、“以和为贵”,待客文明热情;要谨记“买卖不成仁义在”、“和气生财”。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插图本)[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

[2] 李土生.土生说字[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 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 祁云.文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考察[J].北方文学,2014(9).

[5] 马继龙.从古汉字看文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5).

猜你喜欢

商业活动商人商业
言而无信的商人
威尼斯商人
商业活动中视觉设计的完善建议分析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明清时期孔府家族的商业活动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基于O2O的我国服务业商业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