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产生的历史基因①
2017-05-30张帅张世明
张帅 张世明
摘 要: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认为,市场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与现代化的重要制度,特别是在研究发达国家与相对落后国家发展差距成因中,既是占据主要的现象,又是核心的制度因素。李约瑟之谜从市场经济角度可以翻译为:为什么中国与西欧各国都经历过长期且大规模的商品经济活动后,市场经济这种现代化的经济制度不能在中国而在西欧各国率先发生。从市场经济制度运行本质诉求的视角分析西欧各国与中国不同的历史基因在市场经济制度形成中的必然性影响因素可见,西欧的宗教对整个社会生活和人的绝对控制力和宗教教义对商业活动的“实现公平价格”的要求奠定了满足市场制度运行本质诉求的思想基础;而西欧各国社会各群体或阶级的结构、政治统治活动的基本架构也使市场经济制度更容易建立。古代中国统治性单一宗教的缺失和完美的皇帝—文官统治体系无法提供市场经济制度建立的精神动力,并强化了皇帝的支配地位,不仅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制度建立的本质诉求,反而阻碍了其产生发展的基因突变与发展的可能。但恰恰又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本质诉求的一致性,将使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之路有机会爆发出盎然生机。
关键词:市场经济 价格机制 宗教教义 政治统治结构 社会主义制度
中图分类号:F0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b)-137-04
1 引言
市场经济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来,但与商品经济有极大的差别。商品经济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样式之一,核心特征是不同主体间通过交换实现物品的互相让渡,从而完成各自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或精神追求。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能自发调节社会资源按比例在各生产部门(行业)间配置的方式。因此,市场经济概念不是商品经济的同意语的反复或递进,而是伴随商品经济规模不断发展必然被人们认识到的交换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规律与制度范畴,依靠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配置。当市场经济在全社会的资源配置中占据统治地位时,现代化意义上的经济制度就得以确定。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进步,其在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经出现,就与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工业革命一起打破了1800年以前几千甚至上万年生产力发展中马尔萨斯陷阱的瓶颈,成就了马克思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所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因此,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认为,市场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与现代化最有魅力的制度安排。特别是在研究发达国家与相对落后国家发展差距成因中,既占据主要的现象,又成为核心的制度因素。李约瑟之谜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就可以翻译为:为什么中国与西欧各国都经历过长期且大规模的商品经济活动后,市场经济这种现代化的经济制度不能在中国而在西欧各国率先发生?这是经济分析中的千古难题,又在一定程度上是破解经济发展桎梏的秘密法宝。本文拟从市场经济制度正确运行本质诉求的角度,探索性分析西欧各国与中国不同的历史基因在市场经济制度形成中的必然性影响因素。引论后,第二部分分析市场经济制度运行的本质诉求;第三部分分析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世纪以后宗教和政治环境对市场经济制度形成的促进作用;第四部分分析中国古代宗教和政治环境对市场经济制度形成的阻碍作用;第五部分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与市场经济本质诉求之间的一致性,最后作出总结。
2 市场经济运行的本质诉求
市场经济最早出现是代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制度的概念。随着意识形态冲突程度的降低,市场经济而今更多代表的是一种现代商品经济运行中对经济资源配置(包括资源流动的量、流动的方向、流动的归属)的制度安排,通过价格、竞争、供求关系调节资源在不同市场主体间的流动与归属。在商品经济环境下,经济资源流动的动力来自于竞争与供求关系,但只有通过明确的价格才能确定流动的归属。因此,市场经济中的核心机制是价格,价格理论即成为现代经济学最古老也是最基础的理论。
现代微观经济学借助数学工具,在古典经济学思想基础上,建构了一套精密的价格理论体系,用于揭示市场经济制度发生作用的原理与特征,并论证了其在资源高效配置中的有效性。其从价格出现的最简单现象归纳出贯穿理论体系始终的均衡分析法,认为需求量与供给量恰好相等时,交易活动才能完成不同经济资源在供需双方之间的流动确定(供求双方认为重新调整其资源配置已不可能获得更多好处,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的状态),此时的交易价格称为均衡价格。价格的确立,不是需求方的消费决策或供给方的生产决策单方面决定,而是双方在对同量商品需求与供给的议价竞争中得来。供求双方在撮合交易中议价能力的不同对比状态被称为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与垄断市场;不同的市场结构代表了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完全竞争市场是供求双方竞争充分、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议价能力完全一致的市场结构。为了规定出这样的理想状态,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上给出了诸多假设条件。第一,市场上有人数很多却规模很小的买者与卖者,因此单个市场主体无法影响市场的价格。这是完全竞争市场的核心特征,即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下,供求双方有着方向相反的对等力量,消费者或生产者无法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产生任何额外影响。为了满足这个条件,除了规模小而数量众多的市场主体以外,还要对几种可能触发单边影响价格的行为作出限制规定。第二,市场的信息完全,意味着人们不能通过对市场信息掌握的不对称而获得不对等的议价权。第三,同种商品是同质的,意味着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完全,则消费者没有因产品差异产生的偏好差异失去或获得更多议价权,生产者也不能因产品的差异失去或获得更多的议价权。第四,行业的进出是自由无限制的,意味着全社会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市场价格影响力都是对等反向的。在这样的条件规定下,同种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由该行业供给曲线(生产商品的所有厂商的供给意愿)与行业需求曲线(所有对商品有需求的消费者需求意愿)相互作用(相交)得到。这样的均衡价格,谁也没有更多的力量朝自己有利的方向再影响更多。因此,对于单个供给方来说,其产品的需求曲线表现为一条直线,单个供给方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能卖出任何愿意卖出的数量,整个市场中资源配置的效率表现为供給方选择合适的生产规模以达到收益的最大,即生产者的均衡。现代经济学理论已经证明,生产者的长期均衡选择不仅仅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并且等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意味着,这样的市场结构中,供求双方没有比对方更大的力量来影响价格,市场机制的发挥能够充分行使,从而达到市场配置资源的最高效率。由此可知,不同市场主体在商品交易中的平等议价能力(即对资源配置的平等影响力)是市场机制发挥最大效能的本质诉求。而认为市场经济就是竞争获利与优胜劣汰,通过独占价格影响力来获取利益的办法,形成市场限制或垄断来固化经济利益,是扭曲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本质要求。
3 西欧历史上的宗教和政治因素对市场经济制度形成的作用
西欧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指欧洲西部的发达国家,是现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发源地。其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世纪,逐步进入资本主义的近代欧洲和1800年以后日益完善的资本主义欧洲等阶段。从中世纪的黑暗阶段破茧而生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不是偶发的,其历史上宗教和政治活动的诸多特征均有暗合市场经济运行本质诉求的条件,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政治体制崩溃,但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基督教统治结构(单一宗教体系),基督教神权超越世俗政治权力,影响(束缚)着人们一切的言行与活动,这是非常重要的历史特征。按照基督教的教义,人生来有原罪,这是人类苦难与死亡的根源,且无论行善多少都不能洗脱原罪、无法自救,只有耶稣基督才能救赎。于是,信奉耶稣基督,因信称义,获得救赎,灵魂才能得到上帝恩赐的永恒。这就规定了每个人生来的活动只能是信仰救赎所要求的内容,任何践行它物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商业行为自然不受鼓励并被压制。但11世纪末期,基督教西欧经历了两个世纪之久的十字军东征以失败告终,天主教的神性受到质疑,当城市兴起,商业交换活动的规模日渐扩大并与基本教义冲突时,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对教义有了新的诠释,即无法改变并停止商品交换活动的现实下,在基督神学的理论上对交换行为作出规范的解释,认为商业交易活动也是信仰耶稣基督的一种正常行为;但在商业交易活动中,人们的责任是追求实现交易的“公平价格”;任何破坏“公平价格”、不择手段贪图利润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不符合基督教教义的。托马斯所言的“公平价格”是一种在商业交易活动中,除必须弥补的损耗与成本外不能随意增加的交易价格。这等同于现代经济理论中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均衡价格,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规定的商品价值量。在中世纪这样的宗教统治环境下,用基督教神学理论对交易行为及交易价格作出严苛的规定,是可以保证人们遵守效果的。一个流行的圣杯的故事:一个商人在A地卖了一个圣杯,返回B地时后,人们纷纷羡慕他在A地的交易价格实在是大大赚了一笔;该人听闻立刻返回A地将多余所得返还购买人,以达到“公平价格”的规定,可见宗教教义对人们行为的统治性。实现这样的“公平价格”在今天看来,与市场机制发挥最大作用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市场经济制度的本质诉求是一致的。这样高统治性的宗教伦理为日后商业交易规模扩大后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的基础。
同时,中世纪后期的西欧各国还处于封建统治阶段,有上至君主、中至贵族领主的封建统治集团和下至农民、市民、商人的被统治群体。但彼时西欧各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还有其自身特点。农业社会中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当时主要为各地的封建贵族领主占据,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或农奴完全依附于封建贵族领主及其所辖土地,其大部分劳动产品也自然归封建贵族领主支配;不仅如此,封建贵族领主还在其管辖领域设置了运行管理机构,建立了武装力量,成为了其统治地域中事实上的统治者。君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受制于现实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君主对贵族领主的控制力度受到非常大的局限,更多的是贵族领主对君主只是名义上的服从,这从其对国王进贡物品的选择是其挑选所剩之物可以明见。在被统治群体中,农民和农奴包括小地主群体,是依附土地的生产者。城市的兴起和商业活动的发展,日益成就了商人这个社会群体,其商业活动的本质追求是交易的规模和收益。由于交易活动的扩大要求交易场所和地域必须相应扩大,商人群体力争商品的成本尽可能小,交易行为本身的便利性尽可能高;但封建社会现实的交易环境达不到上述理想的状态,封建贵族领主对进出其领地的交易商与交易货品课以随心所欲的税费和没收充公,使交易的风险越来越大、收益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造成了商人群体与封建贵族领主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中世纪后期,西欧国家的政治生活格局呈现出三大矛盾:国王与封建贵族领主的矛盾,农民、农奴和小地主阶级与封建贵族领主的矛盾,新兴商人群体与封建贵族领主的矛盾。
而与封建贵族领主有矛盾的三个政治群体都不能独立反抗其统治地位。西欧的君主及其统治集团仅有统治和管理国家全部资源的名义权力,受制于其掌握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的规模,无法组织强有力的军队等打击封建贵族领主的现实条件。农民、农奴和小地主阶级,其绝对人数多、规模大,与封建统治集团有占据社会主流的阶级矛盾,在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下,无法轻易形成反抗封建统治的强大力量。新兴商人群体手中握有货币财富,但没有建立武装力量和组织人力资源反抗封建贵族领主的合法性。于是,这三股与封建贵族领主统治充满矛盾的群体以特有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君主提出合法正义的讨伐名义,使用新兴商人群体提供的货币财富,组织广大人力建立武装力量,共同反对贵族领主的统治,客观上推动历史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制度前进。在反抗的过程中,三个群体各有其自身利益,但其相互间的力量对比又是趋于均衡的,没有谁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也就更容易形成彼此对等谈判和影响的格局,这恰恰是市场经济制度建立最为需要的各交易主体的状态。
因此,从西欧各国中世纪以来经历的宗教和政治活动的历史片段中可以看到,宗教对整个社会生活和人的绝对控制力和宗教教义对商业活动的实现“公平价格”的要求奠定了满足市场制度运行本质诉求的思想基础。而西欧各国社会各群体或阶级的结构、政治统治活动的基本架构也使市场经济制度(发挥作用的根本诉求)——市场主体间平等的议价能力——更容易建立。
4 古代中国宗教和政治因素对市场经济制度形成的影响
古代中國一直不缺少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城市,甚至不断涌现群体性的商族,晋商、徽商、行商,不胜枚举。但古代中国商人群体的社会政治地位从未有任何改善的机会,同时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活动始终不能发展出自发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市场经济制度,缺乏市场经济制度产生的基因(即使在近代前完全占据贸易垄断地位的广州十三行行商的财富达到了世界首富的程度,依然在现实的政治生态中扮演皇上和内务府的赚钱工具,花钱喽啰的卑微角色;空有二品顶戴,也还要受制于正规的朝廷官员,并在内外矛盾中成为里外不是人的牺牲品)。
从宗教影响的角度看,自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和“敬鬼神而远之”的倡导之后,古代中国是一个受宗教影响相对较弱的国家。即使个别皇帝着迷一样信仰佛教,多次舍身出家,都很快被其官僚系统干预而赎身迎出;就算是铁了心不回头的清朝世祖章皇帝,也很快被太后指定新的圣祖仁皇帝,改了年号,继续其清朝的政治统治,而不使其受制于宗教教义和宗教活动的影响。因此,古代中国政治生活和民众生活完全受单一宗教教义或伦理统治性影响的时间点几乎不存在。古代中国普通民眾大都以亲戚组成庞大家族或氏族聚集生活在赖以生存的土地周边,主要的生活规则以本族内约定俗成的规矩为根本,对神的信仰以实际劳动生产的需求而定——种地拜土地爷、求雨找天神、出海求龙王——现实神占据统治地位,不同的家族、不同的地域个性明显,即唐德刚所言低级的“泛神论”。孔子在解释很多理念时,无法使用统一抽象的概括,而只能采取在不同地点举不同例子;天地会、白莲教甚至太平天国等带有宗教统治性质的政治组织在不同地域的活动特征依旧差距极大都是明证。事实上,与其说是宗教在中国,不如说是宗教的某些(任何宗教的原教义都无法完整、独立地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统治性或根本性的影响)思想在古代中国有形成一定思潮的可能,例如:佛教已经是传入历史足够悠久、影响足够深刻的宗教,其在古代中国依然不可避免的与儒学、道学等反复杂糅,形成具有古代中国自己独有特点的政治思潮。古代中国政治思潮中,儒学、佛学、道学、法学、理学、心学等只能服务于统治者的思想而交替出现或杂交出现的状态,也是此意。这说明,在古代中国,不是宗教影响生活,反而是现实的生活与政治追求影响着宗教。没有单一的能完全控制人的一切活动规则的宗教,就不能从思想上给予人一种莫名相信某个共性事物的绝对力量,则新的市场经济制度建构的本质特征等思想在缺乏现实利益需要的情况下,即使传入也不能深入人心,必然影响其稳固、扎实的建立。
从政治统治特征上看,古代中国的政治统治制度达到了一种不断自我进化至完美的程度。第一,皇帝独占资源。从秦朝建立全国统一的政权开始,其将延续已久的分封制改为朝廷集中管理的郡县制。这一制度得到持久的延续,极大控制了封建贵族领主的产生与发展的机会,也极大削弱了少数封建贵族领主的政治和经济控制势力,使全国的生产资料——土地——从法理上归于皇上一人。第二,建立了依附于、服务于皇帝的文官体系。在古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武将闪耀史书只能在改朝换代的历史瞬间,因为我国很早就建立了以文官统帅武官来辅佐皇帝的官僚体系。文官体系较武官体系的最大好处是文官没有改朝换代的资源,从而最大限度保护了皇帝的统治地位不受武装力量的威胁,并使统治机构在规则而不是军功和军事实力的影响下进行政治统治活动,更好发挥其服务皇帝进行全国统治的作用。第三,建立了完善的官僚选拔任用与考核管理制度。古代中国各朝代都采用多种选拔制度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文官体系中各级管理人员不同优势的相互组合,协调统一、各有重点地完成辅佐皇帝的工作。特别是自隋朝建立的完善的科举制度,不仅将全国优秀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补充或调整到文官体系中以保证文官官僚体系中人才的积聚、队伍的不僵化。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科学技术还未大规模出现、社会分工程度还不高的环境中,科举制度已经不是单纯的考试选拔制度,更成为社会中所有人获得更高地位的不二选择,在全社会形成惟有读书取仕高的深入骨髓的氛围,使古代中国在任何阶段都有规模巨大的潜在文官队伍后备军。这就是古代中国无论哪个朝代到发展末期全是昏庸无能的皇帝和腐败到底的官员是,仍能找到规模不小的精英人士,试图救朝廷和民众于“水火”,虽然往往令人唏嘘,却改变不了其层出不穷的态势,并在新朝成立伊始就能补充充足的能力与水平一流的新官员。整个官僚体系的运行成为自动克服缺陷的完美机制。
正是实施了文官体系在皇帝指令下执行占有和管理全国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政治制度,最大限度地使资源集中在皇帝一身,并克服了“富不过三代”的威胁,使皇帝的地位和实际控制能力无可比拟,完美延续,也使整个社会的人群在等级中活动。如果不依靠革命手段改朝换代,根本无法在社会中形成力量相互抗衡的群体,则也不可能在社会中形成拥有相对平等竞争能力的不同群体。并且,因为政治统治的式样固化,农业社会的发展模式也逐步固化,商业活动与商人群体没有增强的力量与之抗衡,并在生产资料与产品都不能稳定占有的情况下,其人身也必然依附于整个政治统治集团,无法发展为一股社会力量去建立市场经济制度。
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统治性宗教的缺失和完美的皇帝—文官统治体系无法提供市场经济制度建立的精神动力并强化了皇帝的支配地位,不仅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制度建立的本质诉求,反而堵绝了其产生发展的基因突变与发展的可能。
5 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本质诉求的一致性及总结
列宁在1906年所写《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最早提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两个概念,以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对比,认为它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而同社会主义制度“计划经济”相对立。但市场经济为一种资源配置制度时,其运行的本质诉求——市场主体间平等的议价能力——与社会主义制度有了高度的一致性。社会主义的追求是人的彻底自由与解放,也就是每一个人不会对社会中的其他任何人有依附关系。这要求没有人占有足以影响他人生存与发展的生产资料,于是施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必然选择和根本特征。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人们凭劳动券换取产品的设计,就是要避免商品交换活动中价格变化引起的产品占有差别,因为价格变化的实质是参与交易活动的不同主体间议价能力的差异,这种议价能力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生产资料占有的差别,则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上述差别,从而保证市场经济制度作用的发挥。
全文从市场经济制度的本质诉求分析可以看到,商品经济为什么不能自动产生市场经济的制度,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制度形成的要求是不同市场主体间能否形成交易中的平等议价能力。西欧各国和古代中国的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宗教和政治活动特征为市场经济制度的形成注入了或促进或阻碍的基因,导致中国与西欧各国都经历过长期且大规模的商品经济活动后,市场经济这种现代化的经济制度不能在中国而在西欧各国率先发生。但恰恰又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本质诉求的一致性,将使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之路越发有机会焕发出盎然生机。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资本论(第一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美]格里高利·克拉克.应该读点经济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4] [德]马克思·韦伯.社会经济史[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4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省助项目《马克思公平观视阈下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KYZZ_0084);2014年南京邮电大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NYS214024);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创新对非劳动价值论理论缺陷的批判研究》(2016SJB710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帅(1984-),男,汉族,北京人,南京邮电大学发展规划处科长、讲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张世明(1983-),男,汉族,哈尔滨人,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教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管理思维与实践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