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苏州评弹与听众之互动述略

2017-05-30季珩

地方文化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票友

季珩

[摘要]近代苏州评弹的诸多要素在其艺术本体内的互动反映了苏州评弹作为一门艺术的存在方式和流传机制,为揭示近代苏州评弹发展状况提供了一个契机。聽客,特别是票友群体作为苏州评弹的受众,和苏州评弹内部其它要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阐释这些互动关系,有助于了解当时苏州评弹发展的面貌,进而理清近代艺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苏州评弹作为一个传统曲艺门类,可能其艺术生命力有所走衰,但是这种变化的内核反映了国家文化政策的发展由激进转向兼容并包。这是国家更是群众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

[关键词]苏州评弹;听客;票友

中图分类号:I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54(2017)02-0054-06

近年来,学界对于苏州评弹的研究愈发系统化,很多专题研究以评弹的各个要素作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分析阐释。但是,作为苏州评弹艺术的客体,同时也是参与者的听众,学者对其研究却不多。本文主要以听众为切入点,研究其与苏州评弹其它要素的互动关系,来阐释苏州评弹的社会功用,进而展示近代苏州评弹的发展状况。

苏州评弹和其它重要戏曲一样,都有自己数量庞大的听众群体,而且其内部有着明确的分层。苏州评弹的听众主要可以分成票友和一般听客。其中票友群体作为苏州评弹的爱好者,和其它评弹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十分紧密,来阐释苏州评弹与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利于加深对近代苏州评弹面貌的了解。

一、演员借书目对听众进行影响

苏州评弹的四要素分别为演员、听众、书目和书场。其中书场作为苏州评弹表演的空间,书目作为演出蓝本,都非肉眼直观所见。但是演员和听众之间的互动是最直观的,苏州评弹作为传统曲艺,强调演员和听众之间的互动和共鸣。

苏州评弹的“书中宝”就是噱头,作为苏州评弹的四种基本艺术手段之一,分为“肉里噱”、“外插花”和“小卖”,是演出中笑料的总称。这些噱头或是由书目人物的言行及喜剧情节等引发的笑料,或是结合故事情节临时穿插进去的笑料、噱头,不是原有情节,但是可以加强听众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或是以噱头引噱头,由趣谈及短笑话生发出较长的笑料、笑话,以及艺人说书时为逗趣听众而讲的一两句趣事、笑话。这些噱头除了串联上下回目的情节、重提观众兴趣从而起到暖场的作用,因其点评、讽刺间也夹杂了演员自身对于时事的看法,亦有教化听众、传播信息新闻的社会功用。

苏州评弹的演员“悉视听客之高下为转移”,噱头自然也要视听众层次的变化而转换于雅俗之间。所以说,噱头是苏州评弹艺术在演员和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演员为了吸引听众而绞尽脑汁设计噱头,这些噱头也为听众带来了新闻和信息,潜移默化之间也受到了演员一些观点的影响。管中窥豹,噱头如此,苏州评弹的整个表演形式亦如此。正是苏州评弹有着这样的影响力,建国后,为了让人民群众提高认识,一度“通过这种艺术形式,争取一部分在目前不识字而又不热心参加文化学习的群众,和比较空闲的公公婆婆,向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苏州评弹对听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化群众的社会功用。有时候,演员会“为了迎合小市民的低级趣味,在书台上大讲鬼怪故事,大唱黄色歌曲,大放猥亵庸俗的噱头,”这无益于听众自身素养的提高,反而引发了各界很长一段时期对苏州评弹演出内容的整改。

二、听众对演员演出的反馈

作为一门雅俗共赏的曲艺,苏州评弹的听众是分层的,而演员也是一一对应,响档、名家表演于“有名书场”,“听客多上流,吐属一失检点,便不雅驯,虽鼎鼎名家,亦有因之堕落者。”名家有机会接触文人雅士,既要谨小慎微、不失文雅,在如履薄冰间打磨技艺,也可与文人雅士为伍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技艺一般者除了收入较低外,每天还要面对以下层劳动者和普通百姓为主的听众,“若辈听书,但取发噱,语稍温文,便掉首不顾而去”,不得不“多作粗鄙狎亵语”,“不如是,不足以动若辈之听也。然有时形容过刻,语涉若辈,‘彼业谓之千则揶揄随之,甚且饱以老拳”。当然,《清稗类钞》记录的应是较为突出的个案,一般情况下,“书场口碑,多出之听专‘疑为站之讹书者,中以轿役为多,倒面汤,‘逐客令也,捉漏洞,冲口即出,不稍假借。而且场地愈合宜,则听专书者亦愈多,弹词家于此等处,必兢兢惟恐失若辈欢。若辈又好与说书先生兜搭,得其欢心,则招呼尤殷勤。”这些消费较低甚至于不愿花钱的听众与文人雅士相比,并不好应付,演员表演稍有不慎,不仅有损颜面,更会损失口碑和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近代上海一些“髦儿戏场,遇旦角登场,则怪声四起,有猫叫声,有狗吠声,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声,场上女伶,于发声之尤怪异者,亦必回眸以一笑报之。盖此种怪声,多发自看白戏之马夫、龟奴。近则每况愈下,有貌似上流之儇薄少年,亦不屑降尊而效马夫、龟奴之颦也。”这种喧闹、甚至不尊重演员的情况并不鲜见。听众的素质也会影响演员,好的演员更愿意为上层听众服务而避开这类听众,而有的演员则会迁就听众,降低自己噱头和书目内容的质量以获得听众的共鸣和认可。苏州评弹的演员的艺术水准或“登堂入室”,或“环坐廊庑”,听众与之一一对应,演员每天面对的听众影响着他们对于艺术创作的选择,又会在表演时反馈给听众。这种双向流动改变着艺术的流行走向,不经意中改造着社会文化样貌。

三、听众向演员转化

听众除了欣赏评弹演员的表演外,有的也会不满足现状,进而以业余身份走向书场进行演出。例如,“项墨瑛在这一年中,已成为海上名女人,更因替夫伸冤,愈加使人瞩目。数月前,有人谈起项墨瑛是金小天的弹词女弟子,曾在江阴拼档奏唱。也有人说她并非小天的女徒,只因爱好弹词,偶从小天戏习琵琶,能唱开篇,是小天母亲的干女儿。所谓出身女说书,原是弹词女票友之误。”

随着时代的演进,电台在近代上海、江南地区开始普及,电台书场也为评弹票友提供了更多的演出机遇,评弹票友独立进行公开演出的机会也比以前更多。当时的报刊对此多有记载:“上星期日之晚,银联社诸弹词家票友,参加沧州书场楼上一电台,播唱特别节目。点唱开篇之电话,源源不绝。”“海上弹词票友,常隶电台播音者,为银联、和平二社。间有女票友参加播唱,效周蒋调弥觉悦耳。在炎夏期内,银联社一度停播音,最近始再播唱开篇,拥有书迷綦重,纷以电话点唱,口碑甚佳。”可见当时票友登台演出已经不是新鲜之事,而且这样的业余表演也得到了其他听众的肯定和欢迎。

有的票友通过拜师学艺成为专业演员,“因念去夏初游梁溪,曾遇丽君于某电台,其时方司各电台报告,兼唱开篇,特为予歌《灯下劝妻》开篇一阕,仿周玉泉調,弥觉动听。乃父生前好客,除戏剧外,亦嗜弹词,能自弹自唱。丽君天生丽质,秀色可餐,久有访师之意。倘由瑞麟收为弟子,悉心指授,固不难“出道”登台也。”这种现象就是俗称的“票友下海”,这样不满足自身的业余身份而转行专业评弹演员的例子还有很多,票友成为评弹演员队伍的补充,为苏州评弹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一方面展示了当时苏州评弹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对艺术表演形式发展的推动作用。作为当时流行艺术的评弹和科技进步产物的电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互相成就。电台借助了苏州评弹的群众影响力打开了市场,苏州评弹获得了新的传播渠道扩大了市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苏州评弹也起到了有助于科技成果惠及社会的侧面推动作用。

四、演员对听众的培养

苏州评弹发展到近代,演员自身也意识到对于听众需要进行培养的重要性。苏州评弹的票友,作为苏州评弹的爱好者,能更广泛地向身边人传播苏州评弹,也能为演员的技艺甚至书目提出改进见解,这批爱好者是推动苏州评弹艺术进步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和群众基础。一些名家既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也为鼓励票友组织的发展,常常参与到票房活动中,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名家蒋月泉。“蒋月泉每晚在大中国电台播唱《玉蜻蜓》,应一部分听众要求,组织弹词研究会,共同学习。他也很愿意和爱好弹词的听客会面讨论,联络感情,赞成筹组弹词票房。”“蒋月泉创办的研究班,已于本星期三在南京西路大观商场内“鸿阁厅”成立了,并于本星期四开始研究讨论。成立这一天,到会人数有八十四人,同道莅临者除蒋月泉外,计有张鉴庭、韩士良、陈希安、苏毓荫等数人。”这次主动创办研究班,实属开演员组织开办票房先河,因为前文也提及评弹票友是可以向专业演员转化的,这无异于培养“外人”进入体制来争夺市场份额,势必也确实遭到了同行的打压。

“蒋月泉的弹词研究班自经打击后,他心灰已极,七八十位学员仍按时前往大观园研究,月泉不过担任顾问罢了。鸿阁厅的环境很是优美,四周幽雅适宜,别有洞天,鸟语花香,口绝尘俗,最适宜是约集三五知己,品茗清淡,若能组成一个小型的平剧票房,那是再适宜也没有。月泉灵机一动,乃约了张鸿声、杨振言等迅速组成了“友联平剧票房”,评弹会员有爱好者都可参加。”虽然蒋月泉号召同行名家直接参与到评弹票友活动中去的实践最后以失败告终,但这种尝试却鼓励了大量的票友,扩大了苏州评弹的影响力,提高了群众参与艺术表演和创作的热情,为群众提供了有益的文娱活动形式,起到了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的功用。

五、听众对书目的选择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合称,听众对两者各有偏好,“海上喜欢研究评话弹词的票友,向有联珠社、清平社业余弹词研究会,以及银钱业联谊会弹词等团体组织。聘请教师指导研究,有的擅唱开篇,有的开讲评话,还有的能够连说好几回《三笑》《珍珠塔》之类的弹词。”票友并非以此为业,大多会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流派、书目或演出形式进行学习模仿。“由于受评话表演特点所限,因此,评弹的票友和票房实际上大多为弹词的票友和票房。”苏州评话大多是单档演出,考验个人技艺,而且以长篇为主,讲究章回之间的衔接紧扣,专业演员学习起来尚且较难,无师承的票友选择苏州评话为主攻方向的情况自然也较少。而苏州弹词曲调温婉,表演时间短,适合闲暇自我享受和互相交流,以此为兴趣者较多。这种选择,背后实际暗含了苏州评话较之苏州弹词逐步走衰的原因:近代以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欣赏艺术的闲暇也越来越少,越发讲究时效,苏州评话乃至苏州评弹整体的市场也在萎缩。

建国后,评弹演员在自觉“斩尾巴”的同时,也开始响应号召编新书、说新书。但放弃赖以为生的成名之作,很多演员表现出了“滞后性”:“全市许多新旧书场,大都搬旧书‘放噱头。自从徐雪月师徒、杨振雄、刘天韵、谢毓菁在一个月前带头说《九件衣》《武松》《小二黑结婚》新书后,所隶书场听客增加,满以为其他评弹艺人将逐渐改说新书。谁知端节起的夏档阵容,只有徐雪月师徒在丽都夜场及所隶东方华美电台说《九件衣》,和黄异庵所隶群玉楼、维纳斯、沧洲、丽都及将开幕的百乐门说他自编的《李闯王》新弹词。其余原有新旧书场,以及本星期内将陆续开‘青龙档的大华、大都会、大沪、高乐、仙乐等书场,排定阵容,都说旧评弹。而且挑选擅放噱头的男女评弹家,以广招徕。”这种现象最后也在听众的“淘汰”下慢慢消失。

除了对于书目类别的选择,听众也监督着书目里的噱头、倾向的革新,并且在听众内部先开风气,整肃表演内容:“际此整肃评话弹词,摒绝神怪迷信、荒唐淫词声中,说书人经听客劝告,不再奏唱如《上海少奶奶》之类无聊开篇。弹词票友处于监督地位,宜有先知先觉,不复公开奏唱认为过于无聊之开篇。”最终督促评弹演员加紧整改书目。听众这种对于书目的选择,也促进了评弹书目的革新,适应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改造和发展进程。

六、听众组织的公益作用

苏州评弹的票友因为爱好而聚集成评弹票房,如无锡的云璈社“因嗜听弹词而学习三弦、琵琶,背熟新旧开篇,或书中篇子,能够自弹自唱的书迷,在苏沪一带,人数很多。不过正式组织票房,延聘说书人指导书艺,而能登台客串说书一二回的弹词票友,要算无锡的云璈社最早,似在抗战之前已经成立了。”相应活动亦是铺展开来,“最近邑人周静啸、孙云年、蒋云汉等发起组织了一个云璈票房,社员足有二三十人,倒也人材济济。在六月二十一日(旧历端午节),曾假座大娄巷口之中南书场举行一次大会串。京剧有票房和票友当然不足为奇,集私家弹词而成立票房未免有些稀奇,成立票房而更登台大会串,怎不叫好奇的无锡书迷认为本邑的一件破天荒的奇事盛事呢。……最近,云璈票房又开了一次会员大会,议定每日下午四时后在中南练习,每人缴费四角,是作茶水之费。社长周息眉还编了一部《董小宛》弹词,预备供给和训练社员第二次登台时应用呢。”自主筹集活动资金,自编自演是票房这一非盈利组织活动的常态。

除了云璈社,在近代江南地区,涌现了一批知名票房。“湖州吴兴民众教育馆馆长章达三,因嗜聽弹词,特在当地联合引为同调之书迷三十余人,组织一弹词票房,题为群声,于日前在公园韵海楼举行成立大会。”上海作为苏州评弹的发祥地,知名票房相当多:“清平社也是金融业界几个喜欢弹词的所组织,他们真高兴,天天的认真研究唱开篇之外,还带着练习说着大小书。不过他们说的是一部书里的一段,所以上台功架也练好了,社员逐渐增加到二十多人,均能上手。”“大的休讲,即以记者知之有素的清平社业余弹词票房来说吧!虽则历史尚浅,就因领导得人,社员努力,惨淡经营,而卒奠定大局。今当蒸蒸日上,又方兴未艾,一度曾在明远电台代利民广告社播送弹词开篇,博得不少好评,书面要求加入者,大有人在。”放眼全国,“在北京的爱好评弹的朋友自发组织了‘北京评弹之友票房,每月活动一次。”

当时的苏州评弹有着广大的听众基础,利用这个巨大的市场发动群众行善举也是票房组织的常态:“‘起脚色、‘放噱头、‘唱篇子,样样俱全。以前常隶各电台客串播音,成绩极佳!自从民营各电台为了节省电力,相继停播,一般评话弹词票友,没有客串的地盘,消沉已久。最近一部分业余弹词评话票友,为筹款购备夏令药品,施送贫民,特于本月十日(星期日)上午九时三刻起,假座张园书场,会串说书。座券每位国币五角,售券所得,悉数购买痧药水,就放在张园施送。精彩节目:如高述斋弹唱《玉蜻蜓》‘庵堂认母一回,外加开篇,唱周玉泉拗调,几可乱真。陈家炽说《三笑因缘》‘兄妹相会,学像夏荷生快弹慢唱。陈寿瑛开讲《隋唐》‘李元霸出世,叱咤风云,大气磅礴,很不容易!最后一档,由弹词名票秦礼祥送客,独说《珍珠塔》‘绿秋亭赠塔。唱叠句马调,一气呵成。他们为善举登台客串说书,却是很新鲜的创举咧!”此举与豫剧大师常香玉抗美援朝义演捐赠飞机异曲同工。

作为近代上海重要票房组织,银联社也积极组织义演募捐活动,“银联社弹词票友为筹募儿童教养院捐款,假座沧州、东方二书场义唱会书,节目相当精彩。”“海上银联社弹词票友,将于是日赴苏,联合当地票友为善举募捐,假座中央、雅乐等书场会串说书。”苏州评弹的听众因对艺术的爱好而聚到一起,并借助评弹这一平台进行慈善公益活动,增添了评弹相关组织的社会服务意涵。

七、结 语

综上,苏州评弹的听众尤其是票友,作为艺术表演的客体紧密地参与到苏州评弹艺术的各个要素的互动之中。听众促进书目的改进背后反映了社会对于文化的改造、管控和引导,听众在享受艺术的同时也接受着书目里面对于价值判断的潜移默化,也受到来自演员透过书目传递的信息之影响。而听众对书目的选择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宣传的接受程度,前后的变化透露的是社会文化风气的转变。书场作为评弹艺术空间舞台,直接受到社会变迁的改变,但是其内的听众、书目、演员三要素却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苏州评弹的社会功用不止于教化听众,更在于提供了有益的社会文娱方式给人民大众。近代苏州评弹的诸多要素在其艺术本体内的互动反映了苏州评弹作为一门艺术的存在方式和流传机制,为揭示近代苏州评弹发展状况提供了一个契机。听客,特别是票友群体作为苏州评弹的受众,和苏州评弹内部其它要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阐释这些互动关系,有助于了解当时苏州评弹发展的面貌,进而理清近代艺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苏州评弹作为一个传统曲艺门类,可能其艺术生命力有所走衰,但是这种变化的内核反映了国家文化政策的发展由激进转向兼容并包。这是国家更是群众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

(责任编辑:吴启琳)

猜你喜欢

票友
“票友”导演田迪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清末民国戏曲票友舞台艺术摭论
“票友”来历四说
宋宝罗:金石书画界的百岁“票友”
浅析票友对京剧艺术的传承作用
浅析票友对京剧艺术的传承作用
民国时期的汉剧票友与“玩票”
对当前戏曲票友活动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