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分析
2017-05-30李柱张弢
李柱 张弢
摘要 将我国传统村落研究历史发展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分析了我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认为我国学术界对传统村落的研究趋势主要表现为从有形建筑向无形文化方向发展,从物质遗产保护向文化传承转变,从旅游开发向可持续发展保护理念转变。探讨了我国传统村落研究发展方向,强调要加强理论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加强对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拓展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的视角。
关键词 传统村落;古村落;乡村;传统文化;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5-0253-04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China was divided into the embryonic stage, the developing stage and the prosperous period,whil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China was analyzed. Research tendency of academic circles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China was mainly manifested as that it developed from tangible architecture to invisible culture, changed from mate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to cultural heritage, and transformed from tourism development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tecti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China was discussed, which emphasized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enrich research methods, strengthen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ethnic minorities and remote areas, expand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research.
Key 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s;Ancient villages;Rural area;Traditional culture;Tourism development
傳统村落,俗称古村落,又称历史文化村落或历史村落,是古代保存下来,村落地域基本未变,村落环境、建筑、历史文脉、传统氛围等均保存较好,在现代环境里仍能见到的古代村落[1]。传统村落拥有丰富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多民族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传统村落众多。然而,长期以来,伴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重挑战和冲击,传统村落正在遭受建设性、旅游性、开发性破坏,甚至濒临消亡。目前,“千村一面、万村一貌”的特色危机已成为我国传统村落的共性问题[2]。传统村落是人类文明的精髓和传统文化传承的根基,因此开展传统村落研究对于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笔者梳理了我国传统村落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了我国传统村落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我国传统村落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1 我国传统村落研究历史发展脉络
我国传统村落受学术界关注可以最早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学术界对乡土建筑和乡村社会的研究,发展至今,可以大致分为以下3个阶段。
1.1 萌芽期:20世纪20—70年代
20世纪20年代起,一大批留学生从海外学成归国,利用西方学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我国问题,开启了我国本土学术研究的序幕和热潮。乡村作为我国农耕社会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成为最为重要研究对象和内容之一。这一时期国内学术界对我国乡村的研究主要从建筑学和社会学2个角度展开,主要关注点为以下2个方面。
1.1.1
乡土建筑研究。这方面研究以梁思成、刘敦桢、朱启钤等建筑学学者为代表,他们既拥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又接受了西方建筑学的系统训练,怀着研究和发扬我国乡土建筑和传统文化的民族使命感,深入我国各地从事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测绘以及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初步建立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体系。古村落的传统民居和园林也相继被纳入建筑学学者的研究视野。
1.1.2
乡村社会学研究。20世纪以来,在西方工业文明和我国社会政治大动荡的双重冲击下,我国农村问题日益严重,矛盾空前激化。为寻求治病良方,我国社会学学者们利用西方社会学理论,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我国乡村社会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撰写并发表了大量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著作。如费孝通的著作《江村经济》以江苏开弦弓村为蓝本[3],研究了我国江南农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体系,探讨了农村经济体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林耀华的著作《金翼》[4]描述了中国南方汉族农村宗族与家族生活的传统及其变迁。
总体来说,20世纪20—70年代乡土建筑和乡村社会研究是我国学术界研究村落问题的2条主轴,研究成果触及传统村落的乡土建筑、村落面貌、社会结构、宗教文化、民俗习惯等诸多方面,为后人研究传统村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积累和知识沉淀。然而,由于在这一时期传统村落仅仅被当作我国广大农村的一个普通组成部分,对其建筑学和社会学共性加以提炼和研究,因此相关成果均是以零碎散乱的状态混杂在其他研究成果中,未能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1.2 发展期:20世纪80—9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思想和经济交流的限制双双解除,国内学术研究重新活跃。与此同时,传统村落却在经济建设大潮的冲击下面临严重生存危机,传统村落的重要价值被国内学术界重新认识和再发掘。如单德启[5]对徽州的西递、宏村、呈坎等古村落进行深入调查,指出安徽民居具有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洪铁城[6]提出传统村落在规划选址、村落布局、住宅设计等方面对新村落建设均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1989年何重义等[7]的研究开启了学术界探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先河。彭一刚[8]在其著作《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中开始将传统村落的研究重点由乡土建筑转向村落环境景观研究,并指出村落环境景观的研究价值和地位。刘沛林在其论文《古村落:亟待研究的乡土文化课题》中提出了古村落研究的迫切意义并对我国古村落研究动态、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9],在《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建立》中提出了设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来保护古村落的构想[10]。这一时期,国内学术研究的恢复和国外研究成果的引进为我国传统村落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而我国传统村落的生存危机成为传统村落研究的直接驱动力,我国传统村落研究开始蓬勃发展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研究体系。
1.3 繁荣期:21世纪起始至今
进入21世纪,随着学术界对传统村落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保护工作的持续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开始受到政府的重视。2000年在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安徽西递、宏村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2年我国政府修订《文物保护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传统村落在我国遗产保护体系中的地位,并设立历史文化名村制度予以保护。2008年通过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则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了相关保护法规,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政府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视和投入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学术界对传统村落的研究热情,我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入空前繁荣时期,并得以从建筑学、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景观学、旅游学等多学科,文物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环境生态、景观评析、旅游开发等多角度开展综合性研究。
历年相关研究文献发表数量的增长趋势表明我国传统村落研究的发展状况。图1是以“古村落”“传统村落”“历史村落”“历史文化村落”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到的不同年份的文献数量。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村落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在2000年后开始呈现井喷式发展趋势。
2 我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分析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传统村落进行系统性研究开始,我国传统村落研究蓬勃发展,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总体来说,我国学术界对传统村落的研究主要表现出以下趋势。
2.1 从有形建筑向无形文化方向发展
乡土建筑研究是我国传统村落研究的起始点。1988年魏挹澧[11]指出风土建筑是中国建筑的第三体系,应加以重视研究。陈志华[12]强调了乡土建筑和乡土文化研究的重要性,《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13]一书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乡土建筑的著作。刘沛林[1]则在著作《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一书中对古村落作了分类,分析了其意象特征,把传统村落的保护提高到了整体环境保护的高度。随着学术界对传统村落研究的日益重视,传统村落所承载的文化也日渐受关注,并得以从建筑学、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旅游学等多视角进行研究。如刘沛林从文化构成的角度,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精神空间”的形成与特点,指出中国传统村落的“精神空间”是一种包括宗族观念和宗教意识等因素在内的复合型“精神空间”[14]。田传江[15]在其著作《红山峪村民俗志》中不仅对红山峪村的民俗生活进行了全景实录,还动态展示了该村近百年民俗事项的演变脉络。刘沛林和杨载田[16]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研究了南岭山区古村落的形成发展与特征。杨晨鸣[17]从传统“风水”规划理念对查济村落的规划选址进行研究。王葆华和谢叶萌萌[18]从地域因素、传统文化因素、生态因素3个方面分析了湖南古村镇的地域文化特征。
2.2 从物质遗产保护向文化传承转变
由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外显性和具象性,学术界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关注也是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如何重义[19]等1989年提出通过保护和修复村落传统格局、古建筑、传统民居和居住环境等措施来对楠溪江风景区古村落进行保护。刘沛林[20]从建筑古迹和古村风貌保护的角度提出呈坎古村的保护开发措施。随着传统村落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开始认识到传统村落代表的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如冯骥才[21]提出传统村落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当中,保护传统村落是重中之重。祁嘉华和孙琳[22]认为应当将传统村落成为新农村的问题提升到民族的生存文化是否可得以存续、新农村建设是否能够保持中国特色的高度来认识。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中重物质轻文化、忽视文化传承的现象,学术界近年来也开始进行反思。郑土有[23]提出让文化拥有者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克服“自鄙”心理,树立文化的“自珍”意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十分重要。陈勤建[24]提出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是物质文化的保存,更主要的是维系和延续原住民固有的生活方式、生活技艺、生活智慧、生活风尚等非物态的生活流。祁庆富[25]认为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活态传承”,是要让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得到“原生态性”的保留。刘夏蓓[26]认为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要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赖以存在的社会结构。于鹏杰和蒋建华[27]认为,宗族与宗族文化是东莞传统村落保护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力量之源。
2.3 由旅游开发向可持续发展保护理念转变
旅游开发从一开始便被视为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的最佳途径,20世纪90年代就引起学术界重视[28],由此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或从专题切入,对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和保护进行理论研究[10,29-30];或从个案着手,分析传统村落旅游价值,并提出旅游开发的指导原则、方向、具体措施、策略,以及注意问题[31-33]。也有研究对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如徐蕻[34]指出旅游开发导致过度的旅游商业化破坏了古城的传统建筑风貌,传统文化面临被“符号化”,旅游活动对居民的干扰造成原住民大量外迁,旅游开发与居民的互动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叶仰蓬[35]提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存在三大矛盾:传统村落景观遗产的地方性要求与景观现代性矛盾、传统村落景观遗产的真实性与商业化氛围的矛盾、建设性破坏与保护式开发要求的矛盾。旅游开发中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学术界开始探讨如何避免旅游开发的弊端,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生态博物馆模式日渐受学术界推崇[36-37],但该模式也有局限性,由于资金等因素限制,导致其只适合少数最具代表性传统村落的保护,而难以在一般传统村落保护中推广。有學者提出,在传统村落保护区之外规划建设新区,然后以新区为基点进行城镇化是实现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38-39]。齐学栋[40]提出内生性开发模式可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其内部的社会资本进行旅游开发,是传统村落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陈腊娇等[41]则通过实证研究证明村民自主开发模式要优于政府投资开发模式。总体来说,国内学术界对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3 我国传统村落研究发展方向分析
从研究现状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传统村落研究发展迅速,研究领域和深度都在不断拓展。但总体而言,我国传统村落研究还存在很多薄弱之处,以下几个方面是我国研究者研究在未来传统村落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
3.1 加强理论研究,丰富研究方法
我国传统村落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是在传统村落遭受现代化强烈冲击面临生存威胁的紧急情况下才受到重视的。因此,我国传统村落研究从一开始就怀着强烈的实用主义目的,将主要关注点放在传统村落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开发上。由于缺少理论积累和过于实用化的研究目的,我国传统村落研究与西方研究相比,研究方法和形式较为单一,偏重于定性研究,缺少定量分析,研究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均较为薄弱。传统村落研究作为一个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交叉性研究领域,应借鉴多学科的研究理论和分析方法。因此,我国的未来的传统村落研究应该加强理论研究,同时改进和丰富研究方法。
3.2 加强对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
地域不平衡是当前我国传统村落研究存在的一大问题。现有研究中的传统村落绝大部分为已申请为历史文化名村或已开发为著名旅游景点的传统村落,分布地域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和汉族地区,对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的传统村落关注极少。这显然与传统村落的分布状况是不相称的。这一方面是因为研究者以汉族为主体,对汉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亲近性强和切入较为容易;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的传统村落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很多都处于散在山间无人识的状态,极大地限制了研究的开展。然而,经济发达地区传统村落遭受现代化冲击最为强烈,往往已受较为严重的破坏,研究价值被极大削弱。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由于受现代化冲击较小,传统村落保存较为完整,传统文化遗存丰富,具有更高的研究价值和保护意义。因此,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传统村落的调查和研究。
3.3 拓展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的视角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思路侧重于以开发促保护,而在保护开发方式上又几乎全部将关注点集中于旅游开发这一单一模式。这种功利化的研究导致了对传统村落的研究过于关注传统村落物质建筑等“形”的保护,忽视传统文化等“魂”的传承,过于强调旅游开发对于传统村落保护的作用和意义,忽视了旅游开发的弊端和破坏。就我国众多传统村落来说,只有少部分交通便利的古村落已经旅游开发,而更多古村落分散在偏远地区,处于没有开发状态。这么多古村落不可能都具备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也不可能全部都开发为旅游景点。然而,对于这些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国内学术界还少有思考。因而,如何有效避免旅游开发对古村落保护的不利影响,探索出适合不同条件古村落的保护途径是我国古村落研究亟待思考的问题。我国未来传统村落研究需要跳出旅游开发的狭隘视角,延伸和拓展研究视角,多角度、多侧面地探索传统村落保护的其他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2] 周乾松.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N].中国建设报,2013-01-29(003).
[3] 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
[4] 林耀华.金翼[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 单德启.村溪·天井·马头墙[C]//建筑史论文集第六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120-134.
[6] 洪铁城.重视农村住宅设计[J].世界建筑,1987(3):11-12.
[7] 何重义,业祖润,孙明,等.楠溪江风景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探索[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2):26-32.
[8] 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9] 刘沛林.古村落:亟待研究的乡土文化课题[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2):72-76.
[10] 刘沛林.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1):80-87,158.
[11] 魏挹澧.湘西風土建筑与环境[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12] 陈志华.请读乡土建筑这本书[J].读书,1991(9):114-122.
[13] 汉声杂志社.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M].台湾:汉声杂志社,1993.
[14] 刘沛林.论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精神空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3(1):51-55,135.
[15] 田传江.红山峪村民俗志[M].沈阳: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1999.
[16] 刘沛林,杨载田.南岭山区古村落的历史地理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23(5):100-104.
[17] 杨晨鸣.查济古村落的选址风水现象综述[J].山西建筑,2009,35(13):24-25.
[18] 王葆华,谢叶萌萌.湖湘古村镇历史文化特征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39(4):307-309.
[19] 何重义,业祖润,孙明,等.楠溪江风景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探索[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2):26-32.
[20] 刘沛林.徽州古村落的特点及其保护性开发[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7,18(1):86-91.
[21] 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6(8):25-30.
[22] 祁嘉华,孙琳.古村落成为新农村的文化思考:以陕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744-1745,1769.
[23] 郑土有.“自鄙”、“自珍”与“自毁”:关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7(2):135-137.
[24] 陈勤建.保持古村落(镇)原住民的活态生活流:古村落(镇)文化遗产保护思考[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09(00):98-113.
[25] 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3):1-4.
[26] 刘夏蓓.传统社会结构与文化景观保护:三十年来我国古村落保护反思[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2):118-122.
[27] 于鹏杰,蒋建华.东莞宗族文化传承与古村落保护研究:回归传统社会结构的思考[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9(4):8-12.
[28] 欧阳奎,杨载田.试论中国的乡村古聚落文化旅游资源[J].人文地理,1993(3):48-53.
[29] 吴文智.旅游地的保护和开发研究:安徽古村落(宏村、西递)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02,17(6):49-53.
[30] 李凡,金忠民.旅游对皖南古村落影响的比较研究:以西递、宏村和南屏为例[J].人文地理,2002,17(5):17-20,96.
[31] 胡道生.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以安徽黟县古村落为例[J].人文地理,2002,17(4):47-50.
[32] 丁武军,付美蓉.古民居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以婺源古村落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4(2):226-230.
[33] 束晨阳.基于古村落保护的乡村旅游规划:以安徽绩溪龙川村为例[J].中国园林,2008,24(8):9-15.
[34] 徐蕻.对传统古村落旅游开发发展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36(2):15-16.
[35] 叶仰蓬.当前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面临的核心矛盾探究:以江西婺源为例[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5):95-99.
[36] 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J].人文地理,2001,16(6):40-43.
[37] 苏东海.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述略及中国的实践[J].中国博物馆,2001(2):2-7.
[38] 刘建平,韩燕平.我国古村落保护与古村落城镇化探析:兼论古村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348-351.
[39] 韩钦臣,查良松,陈旺亮.古村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实证探析[J].商业时代,2008(29):100-101.
[40] 齊学栋.古村落与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模式刍议[J].学术交流,2006(10):131- 134.
[41] 陈腊娇,冯利华,沈红,等.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金华市诸葛八卦村和郭洞村实证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