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条”带动“大发展”
2017-05-30文◎大兴区委青云店镇党大兴区委青云店镇党委
文◎大兴区委青云店镇党大兴区委青云店镇党委
引领思路 让村民想干
“不靠山不临水,做出品牌唯有借助创意。”对于东辛屯村的發展,村支书杨光有着自己的见解。事实上,东辛屯从一个名不经传的村子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民俗村,靠的就是一个个“金点子”。
手擀面的火爆源于一场东辛屯村党支部组织的“老娘们手擀面大赛”,而大赛的灵感则来源于村里的手擀面得到了人们的好评。2011年东辛屯举办了首届手擀面大赛,充满乡土气息的名字加上给力的手擀面,很快扩大了影响。2012年举办完第二届手擀面大赛后,村党支部便动员手艺最好的“老娘”开办特色农家餐厅,经营风味手擀面。
在青云店镇党委的协调和帮助下,村党支部又挨家挨户动员,并亲自动手、指导村民整治环境,使村民门前的景象得到了很大改善。两年时间的整治,东辛屯先后获得“北京市环境建设先进村”“北京市体育特色文明村”“市级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借此,村党支部积极向镇党委申请,推出东辛屯村特色“老娘”们手擀面,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通过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加大技术培训、党员带头开办等办法,鼓励村民主动申请民俗旅游接待。
随后,整个村子为了打响手擀面的特色名号而进行了新布置。村口“手擀面”大旗格外醒目,主街两侧全是写着“手擀面”的小红旗,连村里的文化墙也做成了手擀面的起源、做法等内容。各家民俗户则一家主打一个风格,红色革命特色、宫灯特色、绿色植物特色……面是一样的面,各家风格却是花样百出。自此,“老娘”们手擀面更是香飘百里,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
引领技术 让村民能干
“东辛屯村村民大部分都是百年前从山西移民的后裔,家家户户天天擀面条、吃面条,这是别的村没有的特色,我们就把挖掘本村传统饮食文化定在了手擀面上。”杨光说。
为了提升村民素质,普及民俗文化旅游知识,做“火”手擀面这个品牌,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村民参加了手擀面培训班。在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45天的系统培训,73名学员顺利结业。其中有36名学员拿到了毕业证书,首批6户民俗户被评为手擀面能手。
近年来,党支部还组织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去外地考察地方特色小吃,学习好的经验。鼓励民俗旅游接待户集体钻研技术,提高手擀面技术含量。“红色驿站”主妇王慧和“灯笼小宅”主妇曹书坤等一起研究,成功制作出卤料“八卤八码”和添加天然蔬菜汁的多彩面。
在杨光的策划下,东辛屯竟拍卖起了“最美乡村生活”,让这个著名的手擀面村以极具创意的形式又火了一把。村里将从农民手里流转过来的土地,以“分”(约60平方米)为单位,将其一年的使用权进行拍卖,市民只需要花费几百元钱,就可以在东辛屯村拥有微型的家庭农场,得到村里颁发的“地主证”。这次拍卖活动吸引了众多演艺明星的参与,最低以800元起拍,最高以2500元成交。此外,“地主们”还可租住在村里,根据每个房间条件不同,价格在每月150元—500元不等。
引领经营 让村民会干
第一拨儿民俗户火了,其他还在观望的农民坐不住了,都纷纷找到村“两委”班子,要求加入民俗户行列,但繁荣的背后也遇到了问题。如何保证菜品质量?怎样避免同质化竞争?以杨光为首的村“两委”认为:必须科学统筹、合理布局,引入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
在质量方面,村里想到了“链式发展”的模式。大学生村官李彪告诉记者,每个民俗户必须有自己的看家菜,而不足以开店的,只要有手艺、有绝活,通过考核就能为全村民俗户配送特色食品,成为全村民俗户的统一供应商。村民李文金家的酱牛肉出了名的香,他家就成了全村的“酱牛肉供应商”。原来在村里开商店的张猛家,则按照严格卫生质量标准变成全村民俗户的后勤配送中心,专门为民俗户供应蔬菜、餐具等商品,送货上门。这样,各家各户的长处被整合,避免了无序竞争,又保证了各家餐桌上的特色。
与此同时,全面放开民俗旅游接待,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村“两委”经过讨论研究决定,民俗户的主题方案、菜品菜单、装修装饰等环节都要上报村委会批准,整个经营过程要接受村委会的监管,完全遵循市场规则,进行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竞争。
引领细节 让村民干好
细节决定成败。一次好的服务,就是一次好的宣传。“碱是骨头盐是筋,碱要少放,盐要按比例放,不能咸,这样手擀面才筋道,有嚼头……”就在这样的点评下,东辛屯的手擀面自然别有风味。
宣传推介重细节。“‘老娘们手擀面,不是‘老娘儿们手擀面……”这是北京电视台《京郊大地》栏目播放东辛屯专题片时,主持人为观众阐述正确读法,扩大品牌影响力。
环境卫生重细节。在东辛屯村,大到村落干道、村容村貌,小到干、湿垃圾桶的摆放位置都有明确规定。村党支部还会每周组织一次检查评比,重点检查餐厅、厨房、卫生间三处,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
小店主题重细节。突出革命主题色彩,“红色驿站”的家具、张贴画、农具都是几经周折才淘回来的。同为红色主题、相毗邻的哥俩民俗户,也是各具特色。因为父亲和妻子都是党员,弟弟张海涛首先开设了“红色驿站”,装修围绕红军的相关历史,爬雪山、过草地、大会师……还搜集了十几件老物什,放在门口展厅里。第二年,看到弟弟生意红火,原在大兴种子公司上班的哥哥张海龙开起了“红色联络站”,延续了红色主题,但由明转暗,以革命时期的地下党组织为主题,和弟弟的“红色驿站”相呼应。
产业发展快,组织做好“传帮带”。村里每名班子成员带 2—3名党员,每名党员带1—2名村民代表,每名村民代表带6—8户家庭,互帮互助,以心交心,凝心聚力。如今,村民俗旅游产业布局更加均衡,形成了吃饭住宿、休闲娱乐、养生教育、特色农产品等完整的产业链。村火了,人富了,环境好了,党群关系更近了,党组织威望更高了,党员形象在群众眼中更闪光了。
(本栏责任编辑:丁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