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有质有效
2017-05-30张莎莎
张莎莎
国家发改委今年第一牵头的改革任务有8项,涉及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农业农村、对外开放、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改革。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目前我国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有效推进,新的一年“闻鸡起舞”。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经济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7%,而2016年印度经济增长率为6.6%,中国經济增速重回全球第一,对此,赵辰昕表示,目前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同时,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正在推进,重点改革和重大政策效果不断显现。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有人对于中国经济增速重回全球第一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中国为了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牺牲了发展质量。赵辰昕回应说,“2016年我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发展出现更多积极变化,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特征更加明显。我们不仅有亮眼的增速,更有结构的优化、改革的突破、民生的改善。所以说我们的发展是有质量、有效益的。”
而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得到印证:
一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6%。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引领带动作用增强。
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有序推进。2016年年初确定的“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较好。钢铁、煤炭去产能的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商品房库存水平持续下降,市场化债转股和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实体经济成本有所下降,重点领域补短板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三是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开展证照分离的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激发了微观主体活力,优化了市场营商环境。
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推进首批28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作用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平均每天新设企业达到1.5万户,比2015年多增3000户,活跃度始终保持在70%左右。
五是改革开放实现新的突破。一批国际产能合作和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国企、投融资、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盐业体制改革、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体制等改革措施陆续出台。
六是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叠加效应明显。各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步伐加快。以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轴带布局趋于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改革创新示范效用不断释放,新增长点、增长极加快形成。
七是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249万人易地扶贫搬迁、600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社会保障和救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李克强总理在2016两会上首次提出新动能时表示,发展“新经济”需要培育“新动能”,促进中国经济转型。所谓新动能,即通过结构性改革等新举措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来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新动能的培育,必须坚持创新、改革、开放,根本上要靠创新驱动。2107年1月20日,国办正式发布了《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强调要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创新行政管理,促进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互动、供给与需求的有效衔接、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协调互动。
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赵辰昕表示,《意见》提出了具体任务措施:一是提高政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主动适应新动能加速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加速法规政策标准动态调整。二是探索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制度,在新兴经济领域贯彻更加包容和鼓励创新的治理理念,构建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三是激发新生产要素流动的活力,进一步完善智力要素集聚流动机制,强化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应用机制,创新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模式。四是强化支撑保障机制,构建统筹协调的组织支撑、优化金融支持体系、完善统计调查支撑等机制,更好服务新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
此外,要积极运用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强化向实体经济聚力发力的意识。依托“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促进实体经济升级,使传统产业在与新动能融合中形成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品和服务价值链,焕发新活力。加快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协同发力,促进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实体经济蓬勃发展。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条件。近年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加快向体系化方向发展,投入运行和在建设施总量近40个。赵辰昕表示,这些设施建设呈现出“技术更先进、布局更完整、运行更高效”的发展新态势。
其中,技术更先进,表现在越来越多的设施技术水平进入全球领先行列。布局更完整,表现在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科学等优势领域的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程技术、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等薄弱领域明显加强,设施布局明显优化,设施支撑完成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核心电子器件研制等国家重大任务,解决了高速列车研制、农作物基因改良等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推动了我国高能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结构生物学等领域部分前沿方向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运行更高效,表现在设施管理运行更加规范,开放共享水平显著提高,集群化、集约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技术综合集成,有力推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高效保障了重大科技成果产出。
近期,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对“十三五”既定任务及时进行调整更新和具体化,在探索预研、筹备论证、启动建设、完善提升等阶段任务安排上,都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有很好的衔接。
《规划》的重点任务是,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从启动建设、筹备论证、探索预研、完善提升四个层面,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和发展,形成循序渐进、滚动实施、动态调整、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统筹布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形成支持设施持续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责任编辑/蓝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