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K干旱指数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2017-05-30单璐璐董海涛谭丽静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5期
关键词:蒸发量降水量

单璐璐 董海涛 谭丽静

摘要 利用丹东地区气象观测站1954—2016年逐月降水量、蒸发量等资料,采用K干旱指数划分干旱等级、监测干旱状况,并检验在实际监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实际的旱情比较,K干旱指数在丹东地区干旱监测中有较好的监测效果。

关键词 K干旱指标;降水量;蒸发量;干旱监测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5-0193-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monthly precipitation and evaporation in Dandong area from 1954 to 2016 , the K drought index was used to divide the drought grade, monitor the drought condition, and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in the actual monitoring was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K drought index had better monitoring effect in drought monitoring in Dandong area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drought.

Key words K drought index;Precipitation;Evaporation;Drought monitoring

干旱是一种重要的气象灾害,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常被视为各种气象灾害之首。干旱是一种正常的气候现象,是一种长时间的累积过程,我国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干旱的主要特點是分布面积大、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时空分布不均匀等[1],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尤其严重[2],未来50年受全球变化影响最大的地区可能是农村[3]。干旱是制约丹东地区农业发展的一个因素,对干旱的有效监测,尽可能地减少干旱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对丹东地区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辽宁省丹东地区地处中朝边境、鸭绿江西岸,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北依长白山,南临黄海,东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相望。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可划分为北部中低山区、南部丘陵区、南缘沿海平原区3类规模较大的地貌单元。丹东地区气候温寒适度,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但由于依山傍海的地理位置,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南部属半大陆、半海洋性气候,北部属大陆性气候,丹东地区复杂的地理特征使之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增大。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干旱指标较多,并且各具特点、互有优势[4-8]。笔者根据丹东特有的地理特征,利用K干旱指数划分干旱等级、监测干旱状况,并检验在实际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为更好地开展干旱监测预测业务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用资料为丹东地区2个气象观测站(丹东站、宽甸站)1954—2016年逐月的降水量、蒸发量、平均气温气候要素资料,以及丹东市水利局干旱灾情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旱变化

2.1.1 干旱程度。

从图1可以看出,K干旱频率的分布形态,丹东由大到小的排列为重旱、中旱、轻旱、湿润、适宜,宽甸由大到小的排列为重旱、中旱、轻旱、适宜、湿润。756个月份中,丹东K干旱指数表明有超过66.77%的月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约50.00%是重旱,其中重旱发生的频率为37.04%,轻旱以上干旱频率为80.56%;宽甸K干旱指数表明有超过66.77%的月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重旱、中旱所占比例较重,其中重旱发生的频率为30.69%,轻旱以上干旱频率为79.23%。

从图2可以看出,利用丹东、宽甸1954—2016年共756个月K干旱指数分析了轻旱以上干旱在1年中各个月份的发生频率,结果发现,K干旱指数计算的各月变化幅度较小,最大分别出现在4—7和10—12月,各月的干旱频率变化幅度较大。从图3可以看出,丹东在秋、冬季发生干旱频率较大,为26%;宽甸在秋季发生干旱频率较大,为26%。

2.1.2 四季干旱指数。

从图4可以看出,近63年丹东地区春季、夏季K干旱指数呈上升趋势;秋季、冬季K干旱指数呈下降趋势。

2.2 监测结果与实况对比分析

为分析K干旱指数在丹东地区典型干旱年份的表现情况,将计算得到的K干旱指数按划分标准转化成干旱等级,列出K干旱指数计算的干旱等级,并与丹东市水利局干旱灾情资料(实况)进行比较(表2)。从监测结果和实况的比较来看,效果比较理想。现选取2008、2015年分别进行对比分析。

K干旱指数对丹东地区2008年春季(3—5月)干旱监测结果(图5a)显示,丹东为轻旱,宽甸为中旱。实况是:入春后,丹东市连续50多天没有形成有效降雨。3—5月上旬丹东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春旱造成丹东市旱地缺墒面积达166.67万hm2,共涉及2个县、市(区)的6个乡镇,主要分布在丹东市元宝区的金山镇;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1.42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大牲畜达0.717万头,共涉及5个县、市(区)的24个乡镇。因地下水位下降,饮水井、电井出水不足或干涸数量达192眼。3月以来,丹东地区降水量偏少1~3成,平均气温偏高0.7~1.2 ℃(图5b),4月份旱象露头,其后未出现有效降水,旱情不断发展。

K干旱指数对丹东地区2015年7—9月干旱监测结果(图6a)显示,丹东为中旱,宽甸为重旱。实况是:轻旱6 726.67 hm2,中旱4 906.67 hm2,干枯1 820.00 hm2,全市8个县(市、区)、31个乡镇、70个村、0.47万人、0.201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丹东市粮食因旱直接经济损失0.71亿元。7—9月丹东地区降水量偏少4~5成,平均气温偏高0.1~0.5 ℃(图6b)。

3 结论与讨论

基于K干旱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划分了干旱等级,实现了K干旱指数在实际干旱监测中的应用。通过近63年来K干旱指数在丹东干旱监测中的应用,经与实况对比分析,K干旱指数在丹东市的干旱监测中有较好的效果。所以,可以初步认为K干旱指数在业务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与PDSI、Z指数、干燥度等[10]其他常用的干旱指数比较,K干旱指数有一定的优势。例如PDSI综合考虑了前期降水、水分供给和需求、实际蒸散量、潜在蒸散量等要素,计算复杂,并且还需要计算土壤水分平衡各分量及土壤上下两层间水分的交换,由于与土壤水分有关的数据目前还存在比较大的误差,因此不利于在实际业务中的使用;Z指数是对降水量进行标准正态化处理,用降水累积频率分布来划分干旱等级,但仅考虑了降水量对干旱程度的影响,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干燥度对于了解区域的气候类型很有帮助,但对于降水量差异大的地方则会有一定的局限性。终上所述,K干旱指数在干旱监测中有较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2个原因:①K干旱指数同时考慮了降水和蒸发的影响,这2个因素也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因素;并且K干旱指数计算过程中由于所含的变量少,由变量所带来的计算误差也就相应减小。②K干旱指数是降水相对变率与蒸发相对变率的比值,这样相当于对干旱指数进行了标准化,消除了量纲不同的影响,使得干旱标准便于统一。

目前这些干旱指标的研究多侧重于干旱灾情的特征研究,不能反映干旱带来的全部影响,缺乏从系统的角度综合研究干旱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效应等区域灾害系统的影响。在未来的干旱研究中,应在分析干旱系统整体特征的基础上,加强对干旱情景分析以及干旱风险管理和管理方法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茂松,李森,李育慧.中国近50年旱灾灾情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3,24(1):7-10.

[2] 张强,高歌.我国近50年旱涝灾害时空变化及监测预警服务[J].科技导报,2004(7):21-24.

[3] 秦大河,丁一汇,王绍武,等.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与对策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3):314-319.

[4] 谢应齐.关于干旱指标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3(2):55-62.

[5] HEIM R R Jr.A review of twentiethcentury drought indices used in the United States[J].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2002,83(8):1149-1165.

[6] HEIM R R Jr,周跃武(译),冯建英(译).美国20世纪干旱指数评述[J].干旱气象,2006,24(1):79-89.

[7] 姚玉璧,张存杰,邓振镛,等.气象、农业干旱指标综述[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1):185-189.

[8] 王劲松,郭江勇,周跃武,等.干旱指标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干旱区地理,2007,30(1):60-65.

[9] 王劲松,任余龙,宋秀玲.K干旱指数在甘肃省干旱监测业务中的应用[J].干旱气象,2008,26(4):75-79.

[10] 赵丽,冯宝平,张书花.国内外干旱及干旱指标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345-348.

猜你喜欢

蒸发量降水量
1958—2019年新兴县汛期降水量的气候特征
成都市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降水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黄台桥站多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1988—2017年呼和浩特市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1958—2013年沽源县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1981—2010年菏泽市定陶区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新疆民丰县地表水面蒸发量分析
达孜县夏秋季大小型蒸发量特征、影响因子与差异分析
基于小波变换的三江平原旬降水量主周期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