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2017-05-30李婷婷

大东方 2017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大学生

摘要: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微信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网络社交工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在此背景下,将微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信是腾讯公司打造的一款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随着微信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微信已经成为时下备受追捧的网络社交工具,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利用微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微信以其独特的优势进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探索微信的潜在影响力,利用微信弥补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某种活动形式来进行,例如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各种讲座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时间和地点比较固定,形式和内容上也比较单一和枯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的参与度和接受度。而微信的出现则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不足。一方面微信能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素材,资源更新和流通的速率更高,极大的增强了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和时效性。另外一方面,微信的实时、互动和共享的优势,可以使学生随时学习随时参与,极大的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性,形成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结合,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2.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在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处于主导的地位,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如果教育者在将内容传递给学生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和逆反的心理,使教育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而微信的去权威化,使得学生能够转化身份,以教育主体的身份参与教育活动,以主体视角感受教育者所传达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认知去解释、消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微信平台中所能够提供的教育内容和形式非常丰富,弱化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将虚拟活动和现实实践相结合,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们的热情和参与度,逐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3.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

微信的受众群体广泛,使能够参与的人在数量和范围上都有所提升,教育活动的发起者和受众还可以互相转化,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是信息的创建者,进一步扩大了参与范围。教育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育内容传递到受教育者手中,随时随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曾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活动局限在校园和课堂当中,无法使社会和家庭参与进来,而有效的思想教育离不开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微信的信息传递方式则提供了一个供社会、学校、家庭交流互动的平台,强化了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

二、实现微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策略探究。在微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形势下,需要不断探索以微信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完善微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微信作为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方便了教育双方的沟通和交流,擴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范围和影响力,但是与传统教育手段相比,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需要教育者研究和把握。如网络诈骗和有害信息的传播等,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构建有效的微信舆论监督机制和动态的思想监测预警机制,帮助大学生抵制负面信息的侵害则十分必要。

2.加强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微信平台现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将教育内容转化为网络媒体信息,利用微信平台的便捷功能,传达到学生群体中去。对于微信平台的建设和维护,教育者应给与足够的重视的支持,组建专业的团队保障平台的有效运营。吸纳专业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心理健康、思想意识等方面进行指导,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骨干,负责信息收集和日常的维护,提升团队活力。

3.提升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增强微信平台中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促使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最大效用的主要途径。在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过程中,要积极创建符合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微信中教育内容的接受度。同时,微信平台中的内容应保持多样性,不能只拘泥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把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事政治等融入到日常发布的内容中,使之更贴近生活,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4.创建“线上”与“线下”教育相融合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与学生的互动,难以使学生产生共鸣,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反馈信息掌握不足,而微信中的创新交流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性思考和正确接纳,正好弥补了不足。而网络中的交流缺乏面对面讲授的效果,缺少教育者随时随刻强有力的引导。因此,应当创建微信的“线上教育”与传统的“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居于首要位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的养成和我国社会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高校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特色,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方法方式,才能实现与大学生的良好互动。在此背景下,教育者积极利用微信为载体,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构建微信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充分发挥微信的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志坚,卢春天. 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J]. 当代青年研究,2015,(03):89-93.

[2]吴玉苹. 以微博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3]田仲金.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

作者简介:李婷婷(1988-02),女,蒙古族,南开大学理学硕士,目前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微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微信
微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