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7-05-30王克遥

科技尚品 2017年3期

王克遥

摘 要:本文介绍了应用于600MW火电机组即以上大型机组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以下简称空预器)漏风原理及降低漏风率的对策。通过分析漏风产生的原因提出双重密封或多重密封降低漏风系数,降低间隙面积,控制空气侧与烟气侧的压力差等漏风控制方法,降低机组空预器的漏风量,为机组安全、高效、环保、节能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空预器;漏风系数;漏风控制

1 回转式空预器漏风问题分析

回转式空预器是大中型电站锅炉常用的尾部换热设备,当前被国内300MW及以上燃煤机组锅炉普遍采用,但回转式空预器具有高漏风率的致命缺点。当过多的空气漏入烟气侧时,它不仅使送、引风机电耗和排烟损失增大,影响电厂的经济指标;有时还会因引风量不足而迫使机组降负荷运行,影响整个机组的安全、经济性。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是运行部件,外壳是静止部件,动静部件之间肯定有间隙存在,这种间隙就是漏风的渠道。空气预热器同时处于锅炉烟风系统的进口和出口,空气侧压力高,烟气侧压力低,二者之间存在压力差,这是漏风的动力。由于压差和间隙的存在造成的漏风称为直接漏风。还有一种漏风叫结构漏风,是由于转子内具有一定的容积,当转子旋转时,就像水车一样,必定携带一部分气体进入另一侧。通过计算得出,结构漏风量与转子内容积及转速成正比,为了降低结构漏风量,在满足换热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转速,因为在转速大于1.5r/min时,提高转速对传热不再有益;转子内尽量充满传热元件,增加金属所占容积份额,提高y值,即转子高度不要留有太多的剩余空间。结构漏风量占预热器总漏风量的份额较少,空气预热器的漏风主要是直接漏风,直接漏风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按如下方法推导出来。把空气侧和烟气侧视为两个一壁之隔的充满气体的无限大容器,空气通过间壁上的微小间隙泄漏到烟气侧。

2 漏风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2.1 降低泄漏系数K的措施——双重密封或多重密封

早先的回转式空预器采用单密封技术,为了降低泄露系数K值,回转式空预器应采用双重密封或多重密封技术。双密封技术主要是指双径向密封和双轴向密封,所谓双密封,就是在任何时候都有两条密封片与密封板相接触,形成两个密封。双密封降低漏风的原理推导如下:采用单密封时,烟气与空气只有一壁之隔;采用双密封时,烟气与空气被过度区域隔开。在工况相同间隙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双密封结构时,漏风先从空气区泄漏到过度区,再从过度区泄漏到烟气区。

2.2 降低间隙面积F的措施

2.2.1 选择合理的转子直径间隙面积

为了控制间隙长度,必须合理选择转子直径。选择转子直径的原则有两个:一是确保烟气和空气在预热器内有适当流速,烟气在空气预热器内的最佳流速为8~12m/s,空气流速等于或略低于烟气流速。二是空气预热器是锅炉系统的一部分,空气预热器烟气侧阻力加上空气侧阻力之和应小于127mm水柱。因为阻力与气体流速和受热面高度有关,流速越大,受热面越高,阻力越大,所以当受热面较高时,可以选用较低流速,即较大转子直径;当受热面较低时,可以选用较高流速,即较小转子直径。

2.2.2 热端径向间隙的控制

热端径向间隙是空气预热器漏风的主要渠道,必须严格控制。热端径向密封片在安装调整时,一般安装成直线,内外侧间隙均为0mm,在热态运行时预热器发生复杂的综合变形,尤其是转子的蘑菇状变形,使热端径向间隙增大,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预热器65%的漏风发生在热端径向间隙。现代预热器一般都采用冷端支撑热端导向定位的结构,热端扇形板内侧吊挂的中心轴上,外侧吊挂在中心桁架上。预热器发生变形之后,热端扇形内侧随着转子中心轴膨胀向上移动,所以内侧间隙是不变的,而外侧间隙则由于转子的蘑菇状下垂和外壳增长而增大。

2.2.3 冷端径向间隙的控制

由于冷端压差大于热端压差,冷端气体密度大于热端密度,因此冷端径向漏风是空气预热器漏风的重要因素,冷端间隙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冷端间隙的控制一般采用冷态预留热态弥补的办法,即在冷态安装调整时,冷端内侧间隙为0 mm,而外侧预留出一定间隙;热态运行时,内侧间隙由0 mm变为支撑端轴的膨胀值,外侧间隙由于转子的蘑菇状下垂变为0mm。

2.2.4 轴向密封间隙的控制

现代大型预热器一般都装有轴向密封装置,当旁路密封(环向密封)不良时,轴向密封可以防止气体通过外壳与转子之间的环形通道绕到烟气侧,也就是说,轴向密封起到第二条防线的作用。实际上,旁路密封的生产和安装精度不易保证,再加上旁路密封片的磨损,旁路漏风是存在的。当旁路密封所泄漏空气从冷端进入转子与外壳之间后,又分为两个去向,一部分通过轴向密封间隙泄漏到烟气侧,一部分又从另一端汇入到空气风道中。

2.2.5 静密封间隙的控制

为了保證空气预热器扇形板和轴向密封板的可调性,在扇形板与中心桁架之间,轴向密封板与外壳之间,都装有静密封。

3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和论述,进行合理选择预热器型号和计算封堵间隙,大大降低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改善炉炉膛风量不足、风机出力不够的情况。近年来我国电站的建设在向大型化方向发展,600MW以上的超大型机组将成为我国今后电站建设的主力。超大型机组对电站经济、高效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以上分析的漏风率大的几点问题也将成为重点,需要通过理论计算进行实际解决。这样锅炉的漏风量会显著下降,热效率明显增加,大大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如600MW机组而言,漏风率由12%下降到6%以下,每年每台机组即可节能降耗210万元,而对于600MW以上的超大型机组产生的经济效益将更加显著,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洪新,姜家仁,苏盛波.600MW机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技术改造及效益分析[J].发电设备,2000,(4):6-7.

(作者单位: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