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民间文化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应用

2017-05-30李典刘姝琳

大东方 2017年3期
关键词:儿童绘本重要意义策略

李典 刘姝琳

摘要:文章简要论述了在儿童绘本创作中应用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意义,说明民族民间文化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

关键词:民族民间文化; 儿童绘本; 重要意义; 策略

一、在儿童绘本创作中应用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意义

1.1为儿童绘本提供丰富的材料

民族民间文化不仅具有单纯、质朴、自然的风格特点,而且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和思维能力,充满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创造力,拥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由于人们对自然、原始生命的崇拜,民族民间文化具有丰富的艺术形态,包括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建筑、民间服饰和工艺等内容,而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儿童绘本的创作源泉,而且,这些丰富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形态可以拓宽创作者的创作视野,为创作者提供很多的创作灵感。

1.2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间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在儿童绘本创作中适当吸收和借鉴民族民间文化,让儿童充分感受到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儿童的思想道德观念,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精神境界,而且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1】。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儿童可以受到民族民间文化的熏陶,并且在其影响下形成优秀品质和高尚的道德,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所以,在儿童绘本中有效融入民族民间文化,是提高绘本艺术价值的重要方式,是弘扬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必然要求。

二、民族民间文化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2.1创作绘本故事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好的绘本不仅需要包含丰富的知识,而且需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气息,以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塑造儿童的精神世界,只有基于而藕塘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创造而出的故事和形象,才能得到儿童的认同和喜爱。但是,由于很多绘本过度强调知识性,忽视了故事语言和主题的表达,故事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从而制约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民间习俗和故事具有神秘感和主观性,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利用民族民间文化创作绘本故事,可以增强儿童对绘本内容的熟悉感和认同感,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但是,仅仅简单地将民间故事和习俗等直接运用到绘本故事创作之中,不仅会降低绘本的质量,而且难以体现民族民间文化的价值,所以,在利用民族民间文化创作绘本故事时,需要深入分析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合理吸收和借鉴民间文化资源,创作出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审美感受的故事情节,让儿童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感受民间文化的深意和内涵,以增强儿童的阅读热情,提高儿童的知识水平。例如我国原创绘本《京剧猫》主要描述了一个京剧猫的世界,它以中国传统的京剧文化为故事的背景,将京剧脸谱与猫本身的花纹想结合,塑造出角色形象,使得角色形象活灵活现、生动具体,而且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妙趣横生,具有幽默感和趣味性,让儿童在阅读绘本的同时,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同时,在故事内容上,《京剧猫》囊括了水浒、三国等中国传统故事,将京剧文化的化妆、表演、脸谱和文学等元素应用到绘本的艺术表现过程之中,以儿童的视角,借助民间文化的形式表现出儿童丰富的情感世界,让儿童在了解民间艺术文化的同时,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2.2表现绘本视觉

在构图、色彩和造型上,民间艺术形态都体现出自然、质朴的艺术特征,能够展示出中国原创绘本的民族韵味。民间文化艺术灵活多样、自由奔放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的观察方式以及质朴自然的思维方式,打破了现实的约束,可以用主观浪漫的情感,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2】。通过抽象夸张的造型、别具一格的构图、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单纯、质朴的表现,唤醒儿童的认同感和熟悉感,可以更容易让儿童理解和接受。

在构图上,民族民间文化具有随性、自由和完整的特质,比如,中国传统的民间版画、剪纸和雕刻等艺术形态,既没有现代设计的透视关系,不受时空的约束,又可以自由、随性的创造出饱满的构图形式。例如,根据中国民间文学著作《聊斋志异》中的一则狐狸精故事改编而成的《荒原狐精》,具有完整、饱满的构图形式,并且通过剪影、平视和鸟瞰等手法打破时空的束縛,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主观想象力丰富、时空观念模糊,充满了自然、质朴的童趣。

在色彩上,民族民间文化具有非常强烈的象征性和主观性,能够渲染画面气氛,表达人们的情感,增强故事的感染力。中国民间艺术以原色为主,常用的有红、黑、白、青、黄五种颜色,具有强烈的对比色彩,能够更好地展示出画面效果。比如《荒原狐精》借鉴了中国敦煌宗教画的色彩,色调明艳,主要有红、黑两种色调,其他颜色为灰色调,并且配有小部分的绿、蓝、黄等原色,利用色彩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情绪,画面中的狐精、土石和昼等是黑色,大面积的黑色刮出灰白色的线条结构,不仅体现出民间木刻版画的特点,而且能够充分展示出恐怖神秘的气氛和强大的心理压力,而主人公大红色的服装色彩能够体现出其坚强勇敢、不惧困难的抗争精神。

在造型上,民间艺术既质朴简约,又成熟细腻,而这种繁简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艺术造型语言,使得中国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在造型上,民间艺术讲求神似,注重体现出内在的精神世界。由于儿童主要是通过形象性思维认识事物,喜欢自由随性、夸张变化的造型形态,所以,在设计绘本角色时,巧妙融入夸张手法,可以增强绘本的趣味性,提高儿童的阅读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侍宏颖,雷青.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元素在儿童绘本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6,(16):49.

[2]张立杰.民族民间文化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1):149-150.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工业与艺术设计系)

猜你喜欢

儿童绘本重要意义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美国儿童绘本出版中的性别理念研究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