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大学新生适应性实证研究

2017-05-30张钟文李晓

大东方 2017年3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适应性新生

张钟文 李晓

摘要:缘于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为促进独立学院新生适应性体系的构建,基于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新生适应性的实证研究,发现他们在人际关系和校园生活方面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学习适应上存在的问题最大,生活的娱乐化和享受化倾向较一般院校稍高,新生对严格的管理最为不满,满意度较低。

关键词:独立学院;新生;适应性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3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以来,独立学院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被明确化,加之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不断发展,独立学院的办学规模有增无减。“2011年全国从独立学院走出本科大学毕业生人数达443503人,占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总数(2590535)的17.1%。”无可否认,独立学院在我国走向教育大国的征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1】

比较难堪的是,由于入学成绩、教育资源、就业压力等多方面的因素,独立学院新生在学习、环境、人际交往上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且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院校,发展时间较短,没有办学经验可借鉴,大部分独立学院都是在摸索中前行。此种情况下,独立学院大学新生的适应性研究就势在必行了,因为新生适应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在大学生活中有所成就,更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这一重任能否实现。

调查表明,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独立学院新生具有学习基础比较差、自主意识较强的特点,在大学这个新环境中表现出更多的适应性问题。本文以笔者所在独立学院——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简称中环学院)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对2016级新生适应性状况展开调查,剖析适应性问题,并从管理者的角度思考对策。

二、研究方法与方向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以《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为基础,对其分量表进行选择,最终选取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满意度四个维度进行研究。本研究面向中环学院全体2016级新生进行调查,分杨柳青主院区和海河园分院区,分院区的存在实际上为新生适应性研究提供了一种变量。

三、中环学院新生适应性的整体情况分析

在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笔者形成了对学院新生适应性的整体情况分析。

(一) 人际关系被动适应,隐患埋藏比较多

调查显示,身为独生子女的男生人际关系适应性最强。在共同经历了两周左右的军训生活后,新生以宿舍为单位相互熟悉起来。这一阶段宿舍内部基本没有矛盾爆发。大学生活步入正軌后 ,10%的宿舍有口头骂战、冷战等微弱形式的矛盾爆发。

第一学期,宿舍内部的矛盾不断显现出来,但尚没有集中爆发,为大学生活埋下了隐患。尤其是女生宿舍,孤立和被孤立的现象很常见。而且,较为奇怪的是,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范围在这一学期无明显扩大,仅仅停留在宿舍内部或者临近宿舍之间,经常一起上课的班级同学反而不是很熟悉,很多同学直到第二个学期才能将全班的同学认齐。这就说明新生人际关系适应存在邻近效应和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二) 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习惯需改进

经统计,新生第一学期的成绩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优秀的同学分数在90分以上,但挂科人次和比率明显高于普通院校,这证明新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基础普遍较弱。挂科的直接原因是学习习惯太差。令人庆幸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渐被培养起来,这是他们适应大学生活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尚没有认识到学习对自我发展的影响,再加上高中生活的压抑需要释放,这一学期在学习上所投精力并不是太多。另外,新生也还没有了解到考试准备的技巧和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挂科率高于其他年级。

(三) 校园生活适应快,基础设施要求高

新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校园生活,熟悉食堂、澡堂、图书馆、教学楼的使用,并以较快的速度向周边扩散,尤其是网吧等娱乐场所,新生会在第一学期迅速进行体验。可以见出,新生在生活上倾向于享受型,他们的家庭一般比较富裕,这也在情理之中。新生一入校就对学校的基础设施进行评价,他们悄悄地衡量这里能否满足自己所需。而独立学院远没有公办高校实力雄厚,基础设施的建设可能存在缺口,这就造成差强人意的新生体验。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由于占地面积较小、陈旧设施维修难度大等原因,导致校园外观破旧,新生的满足感不高甚至存在厌恶情绪。

(四)整体满意度较低,管理模式需改进

新生对大学生活整体的满意度比较低,主要原因来源于独立学院严格的管理模式。通过与高中同学沟通,新生发现,原来自己所在学校的管理是类似“高中”似的严格,他们对大学的想象在第一学期整体性崩塌。同为高等院校,为何独立院校一般要比普通本科高校管理严格呢?这要追究到性质方面。独立学院在实质上为民办院校,所有的资金来源于学生,且自负盈亏,这种情况下,上层管理者当然希望以严格的管理方式来达到安全平稳的目的,因此辅导员的作用也就被设置得极其繁复,类似高中时期的班主任。严格的日常考勤和晚间点名,让新生感觉到大学生活的单调,完全无法释放高中时期压抑的心情,因此整体满意度较低。这种看法的改变只能到工作之后,学生才会慢慢明白学校的良苦用心。就此而言,目前独立学院的管理方式还有极大的改进空间,尤其是在人文关怀方面。

四、结论

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满意度四个维度基本上涵盖了新生适应性的基础问题,研究发现独立学院新生在适应性问题上与普通院校新生差距并不大,新生入学后在小范围内迅速建立起人际关系网络,很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周边环境,然而由于生源质量、生源家庭状况、独立学院自身状况等原因,新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适应性问题最大,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最敏感,对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最期待,构建新生适应性体系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书目

1、杨卫东,《关于独立学院的思考——<独立学院之命运>(代序)》,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8月,第29卷,第4期

2、甘德安,《独立学院之命运》,武汉出版社,2012年出版

3、孙桂芳,《广东地区独立学院新生适应性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科教文汇,2015年12月(下)。

4、唐娇,《独立学院新生适应性的关系分析——基于四川工商学院的新生调查》,黄河科技大学学报,第17卷,第6期。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适应性新生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重获新生 庇佑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