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管理学科“专业科学素养”及培养路径探析①

2017-05-30叶军

中国商论 2017年34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科学素养

摘 要:本文从科学素养以及专业科学素养入手,在对其内涵与基本内容阐述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考试方法改革和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层面,阐述提升专业科学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科学素养 专业科学素养 教学体系 教学组织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2(a)-182-02

1 “专业科学素养”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对科学素养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针对当时提倡的素质教育才开始引进西方教育中这一概念。钟启泉教授(1988)系统地介绍了科学素养的概念与要素,这是我国学者最早最全面地介绍西方科学素养理论。20世纪90年代高凌飚(1994)、王素(1999)又进一步补充完善,对科学素养内容形成了综合化和结构化的内涵。进入21世纪教育部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6要素。目前关于科学素养的观念已经在我国教育工作者中达成共识。

2 管理学科“专业科学素养”的主要内容

由于科学问题本身就是不同“专业”领域的问题,所以我们在阐述“科学素养”问题的时候,必然是以某个专业为载体,即“专业科学素养”。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在内的高校管理学科应具备的“专业科学素养”结合上述科学素养问题的阐述,本文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

2.1 多样化素质的集合

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一是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这是最根本的要求。作为一名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要和党和中央保持一致。同时,在社会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要具备以国际化的视野(包括国际理解意识、相互依存意识、和平发展意识、國际竞争意识)处理纷争国际问题的素养。同时,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也是必不可少的素养之一。二是基本的科学素养。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不仅要求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同时要具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处理诸多繁杂问题的能力。

2.2 多领域的知识融合

主要包括:一是广而博的科学知识。作为新时期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科学、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深厚广博的知识底蕴。不仅要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技术或经济发展史或发展动态。同时,还要掌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共生的理念与理论。另外,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为了能够有效地实现国际合作与交流还需要掌握与了解各国的科技发展史、经济发展史、各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管理制度与机制。尤其是在当今提倡企业家精神的大趋势下,还应广泛洞察成功企业家及企业成长、壮大的历程及经验。这一切为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周密的发展计划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二是扎实的专业知识。这里所讲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不仅要熟练掌握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研究方法;熟悉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中涉及的政府层面的法律与法规;熟练掌握文献查询与检测的主要工具与方法,具备一定的现场管理能力与现场处理问题的技能与方法;能够及时掌握与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熟练运用外语查阅文献;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进行日常的文件处理等。另外,初步具备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如模型量化分析法、调查访谈定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动态与静态分析法等各种现代管理工具。

2.3 多方能力的叠加

主要包括:一是管理的协调能力。随着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由垂直型的计划管理,逐步向信息双向水平流动的“网状”管理模式的转变,管理的边界逐步模糊,管理的强制性逐步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管理的柔性化、协商性的强化。这点提出现代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与协调能力,通过将企业各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进行重组或者并购等,实现良好的公司治理,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与管理的效率,促进生产的快速发展。二是多层面的创新,伴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升。依据经济学中的著名“笑脸曲线”,在企业的产业链中,企业的研发、销售是利润的高回报环节。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无不期待研发资金的投入、生产技术或环节的创新、产学研的融合、销售模式的创新等,这一切都离不开高素质具备相当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

3 基于“专业科学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

基于上述分析,提升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乃至高校管理学科学生的“专业科学素养”需要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组织管理、创新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完善课程体系,优化主干课程

完备的课程体系是专业科学素养培养的关键与核心。因此,在充分考虑社会对管理学科人才的需求、前续与后续课程关联性基础上,首先对于目前涵盖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梳理和修订。即通识课程主要是强调完成大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是每一个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和能力,也是目前我们提倡的宽口径、厚基础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专业基础课主要是要强调夯实学科基础,而且要特别强调规模效益,学院下设的不同专业要注意打通构建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增设或调整相关课程,重点提升学生的专业领域的研究能力。在此基础上,对于管理学科特别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授课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优化。具体来讲:一是对于在授课内容方面存在的重复叠加的问题进行整合;二是打破一般的知识传授体系,按照人才需求与相应的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将课程内容实施模块化,提高授课的吸收效率;三是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比如,引入案例教学法,以中外企业物流管理中的经典案例为切入点,分析研究与比较成功或者失败的根源,促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出一般性的物流管理的观点与结论。

3.2 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一方面对于承担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师,注意选派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且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任教师授课,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质量。同时应该定期选派一部分优秀的骨干教师前往国内外重点大学进行短期的学术访问。另外,对于承担主干课程的专业教师要强化科研能力,而这种科研能力的体现不仅是教师自身学术水平的提升,更主要的是要将教师的学术能力充分在相关课程的讲授中得以体现,这才是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真正目标。

3.3 改革考核方式

为了更好地提升“专业科学素养”,有必要开展课程考核方式变革与创新,例如在课程考核环节中,应该增大创新性实践环节所占分数比例,不仅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而且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另外,在主干课程的闭卷考试题型中应该加大主观题的比例,这样能够充分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效果。同时在考试方法改革中还可以试行课程论文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这样一来,通过闭卷考试能够有效监测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课程论文能够比较真实地考查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采取半开放性质的命题课程论文,能够有效地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4 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未来在保证正常的生产实习前提下,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产学研结合的深度。可以通过骨干教师接受企业委托,承担横向科研课题。从学生就业方面,通过与一些企业合作,使之成为学院定向培训生单位,不仅能够提升学院在社会的知名度,也扩大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这种新型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最大优势在于:一是组织结构的虚拟化。学校与企业联合更多的体现为基于目标一致性的战略联盟,即特定教育合作项目形成的动态联合,项目完成联合解体。二是依托实习基地学校与国外合作大学、学院与企业间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在传统的科层化管理体制中,上下游办学实体之间更多是体现为利益博弈对手。在这种新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中,彼此之间是结成利益一致的合作伙伴。且将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既可以为企业开展岗位培训,也可以深入社会其他机构等,为学生开阔更好的就业前景,最终赢得教学、科研、企业和大学生多赢的硕果。

参考文献

[1] 叶军.管理学科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商论, 2016(8).

[2] 郭传杰等.公众科学素养测评的理论是实践[M].科学出版社, 2009(12).

[3] 胡国胜.基于高校SRTP大学生科研素养培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

①基金項目:天津理工大学2017年校级教改项目暨2016年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双语”精品课建设项目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叶军(1962-),女,湖北省武汉市人,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研究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