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研究
2017-05-30张敏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食品供应链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因此对我国食品供应链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并进行评估和研究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文章考虑到食品供应链网络的复杂性及不同企业间风险因素的相互传导等,运用层次分析法识别和评估风险。结论得出,质量风险和物流风险在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实际食品供应链管理中应该加强对这两个方面的管理。
【关键词】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74;F426.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3-0148-04
0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方面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不足和食品质量监管的不力,造成了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
目前,国内、外在关于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许多成就,M.F.Stringe[1]等学者构建了食品供应链的一般模型,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导致食品安全故障的4类主要因素。Rob Fraser[2]等学者提出一个概念框架来评估最有效的供应链干预措施,从而改善食品的安全性。Okezie I.Aruoma[3]基于食品原材料全球采購现象,提出加强食品管制,提高食品供应链的安全性,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陈小霖和冯俊文[4]指出了食品供应链与一般产品供应链的区别,并认为食品供应链中存在质量安全风险、技术风险、协调风险和信息化风险。林星亮和曾艳红[5]分析了深圳市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可追溯制度、实施全程监管、加快标准化进程、建立生产经营者自律机制及健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李红[6]通过分析我国食品质量监测数据,找出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缺陷环节,并从食品质量安全原因及食品供应链环节中的各个维度,研究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防控点。
总体来看,国内、外对于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的研究并不是非常全面,研究内容不够丰富,并且大多都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风险进行研究,对于食品供应链的整个链条上的研究较少,部分研究缺少定量分析。本文在研究食品供应链运行中的各种风险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一个企业可实际操作的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有利于更全面、更系统地分析食品供应链的风险问题,为企业分析所在食品供应链的风险水平提供一定参考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1.1 食品供应链的概念、特点
食品供应链是由农业、食品加工业、零售业和物流配送业等相关企业构成的食品生产和供应网络,它主要由食品原材料生产、食品加工、食品流通、食品零售等环节组成。食品供应链具有对环境的依赖性强、对储运配送的要求高、质量要求高、风险性高的特点。
1.2 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遵循连续性、显著性、系统性的风险识別原则,结合食品供应链的特点,从食品供应链的质量风险、物流风险、信息风险、合作风险、环境风险5个方面构建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7](见表1)。
2 AHP在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2.1 AHP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8]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用于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不同的因素,按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分层聚类;其次依据客观判断定量表示每个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最后综合计算各层次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值,得到最低层(方案、措施、指标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权值或相对优劣次序,作为评价和方案选择的依据。
2.2 权重的确定
为了更全面地考虑各方因素得到各层中指标的权重,首先需要通过德尔菲法或专家会议法等得出各层的判断矩阵,再根据给出的各层的判断矩阵,由专家确定得到各层中指标的权重。
RI是判断矩阵的随机性指标,由表2[9]给出。
当RI≥0.1时,一般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差,需要反馈给专家重新进行评价,然后汇总再进行检验;当RI≤0.1时,可以认为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接受权重值。
下面采用专家意见法[10],即邀请1位或者几位权威的专家对各准则层及相应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矩阵,若专家人数超过1位,则必须事先确定各位专家所给矩阵对最终矩阵的影响程度,然后再在yaahp软件中,按9分位比率(见表3)输入各级指标的评价值,最后通过软件计算一致性检验结果值和各个指标的相对权重值。
具体步骤如下。
(1)请专家判断,给定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及权重系数(见表4)。
由表4可知:一级指标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CR1)为0.000 0≤0.1,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的质量风险A、物流风险B、信息风险C、合作风险D、环境风险E的一致性比例(CR2—CR5)均≤0.1,因此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表明各因素的权重比较合理,是可以接受的。
(2)请专家判断,给定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及权重系数(见表5)。
由表5可知:二级指标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CR2)为0.000≤0.1,由此可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较高,表明各因素权重值的确定比较合理,是可以接受的。
(3)以此类推,以上是以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的质量风险为例叙述了层次分析法的计算过程,物流风险B、信息风险C、合作风险D、环境风险E的计算过程省略,结果见表6。
2.3 指标层权重总排序
根据上述的汇总表,我们统计了各级指标层的权重的总排序,具体见表7和表8。
2.4 目标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
通过对专家的咨询,在本研究中应该去掉权重低于0.01的指标,从而对整个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因此得到目标指标体系见表9。
通过层次分析法可知,在一级指标中重要因素依次为质量风险、物流风险、合作风险、环境风险、信息风险。在质量风险中,卫生条件与质量管理风险所占权重较高,说明在食品供应链管理中,质量监管与卫生管理欠缺,今后应重点加强管理。在物流风险中,食品损坏这一指标所占权重较高,在物流环节中应该控制对食品造成损坏的程度。合作风险中,信息沟通不畅引起的合作危机是值得每一个管理者思考和关注的。环境风险和信息风险在整个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中所占比例较小,因此应该在充分认识这些风险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分析食品供应链的主要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利用AHP建立了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分析,了解到质量风险和物流风险在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中占有较大比重。根据以上结论,针对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提出2点建议:一方面,完善食品质量监管体制。食品质量监管体制的不完善,将直接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食品质量监管,建立食品质量监管部门评估体系。另一方面,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运输链。食品的质量安全是食品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保证食品质量的安全就必须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物流发展滞后是影响食品供应链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加强物流设施建设。
参 考 文 献
[1]M F Stringer,M N Hall.The Breakdowns in Food
Safety Group. A generic model of the integrated food supply chain to aid the investigation of food safety breakdowns[J].Food Control,2007,18(7):755-765.
[2]Rob Fraser,Diogo Souza Monteiro.A conceptual fr-
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most cost -effective intervention a-long the supply chain to improve food safety[J].Food Poli-cy,2009,34(5):477-481.
[3]Okezie I Aruoma.The impact of food regulation on
the food supply chain[J].Toxicology,2006,221(1):
119-127.
[4]陳小霖,馮俊文.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J].生产力研究,2007(5).
[5]林星亮,曾艳红.加强生产源头管理确保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J].广东农业科技,2006(12).
[6]李红.中国食品供应链风险及关键控制点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0,40(5).
[7]段利真.基于VaR和CVA的多元供应链风险评价[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8]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9]卢中正,谭克龙,雷建年,等.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神府——东升地区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2006(6).
[10]杨玉中,邓叶飞.基于AHP的汽车供应链绩效可拓评价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2011,31(5).
[责任编辑:陈泽琦]
[基金项目]2016年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我国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及监控研究”。
[作者简介]张敏,女,湖北孝感人,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物流1411班学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张雅蕊,通讯作者,女,湖北襄阳人,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