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对策研究
2017-05-30刘闳
刘闳
摘 要:从2014年开始,中央和政府公开把我国经济发展定义为进入新常态,最直接的感受和标志就是经济增速放缓或回落,有人形容为“L”形底部。从国际经验看,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所有比较成功的经济体,都毫无例外地出现了增速放缓,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受国际经济低迷和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影响,区域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只有正确理解新常态、尽快适应新常态,真正实施转型升级战略,面对挑战,抢抓机遇,才能实现区域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 新常态 转型升级 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1(b)-157-02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一个时期后,无论时间长短,也无论发达程度如何,都会出现一个拐点。而且可以看得到的是,这些国家或地区,已经近20年时间都在中低速通道中徘徊或挣扎,有的国家还不可幸免地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目前我国正处在这个关键节点,怎么避免陷入困境,成功实现陷阱跨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须解决而又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样,国内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和部分重点行业,也在大环境影响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但也有部分区域实现“弯道超车”,仍然保持8%以上甚至两位数的持续增长,为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提供了难得的可以复制或借鉴的宝贵经验。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通过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式、动力、政策、制度、人才、劳动力、资源禀赋、文化影响等,为正确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1 正确认识经济新常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
1.1 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及背景
经济新常态这个概念的形成过程非常复杂而且十分慎重,习近平2012年12月在兰考考察时首次提出,而后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反复强调[1];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纳入这一提法,并在随后三年的报告中逐渐丰富其内涵,至今才形成比较统一的共识,并以此战略判断指导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且在实践中又不断明晰其基本特征和科学内涵。
1.2 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必然性
我国经济之所以进入新常态,是由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四个:一是逐渐丧失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对各行各业特别是低成本制造业造成巨大影响;二是由于观念转变、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银行储蓄率逐步回落,存量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三是对外开放外溢效应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降低,致使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成本优势减弱,世界经济的疲软对出口导向型企业冲击巨大;四是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决定了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作用上升,节能减排要求更高,资源更加紧张,环境要求更严,重质量、轻数字已经势在必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
1.3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受到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同样也摆脱不了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虽然有其自身的基础和优势,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和短板,但政策和市场的影响因素,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走向和质量。认识新常态、理解新常态、把握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到引领新常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观念更新的快慢,结构调整的速度和创新发展的力度,直接决定一个区域经济的增速和效益,也关系着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协同发展”理念的实现。
2 新常態下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2.1 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首先,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加速“赶底儿”,标志着经济向新常态转变,最主要的标志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其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一和第二产业的主体地位,逐渐让位于第三产业,投资刺激经济增长进入后时代,三驾马车摆脱失衡,日益协调、齐头并进,居民消费和服务业逐步成为主体,区域差距、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上升较快的是居民收入占比,广大民众共享到改革发展成果;最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新常态出现的时间节点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正相关性,而且都在2008年出现一个低点。从2006年~2016年国民GDP的一些具体经济指标看,比如重要的工业产品,都已经接近或者达到整个工业化、城市化历史的需求峰值。从劳动力情况看,从2012年开始,我国适龄劳动力总量已经下降,老龄化趋势也在加快。从增长质量看,粗放经营、低成本劳动力战略、代工战略、GDP战略等,都已经被集约化、智能化、信息化、自主创新和质量效益型战略所冲击或取代。
这些转折或转变,都意味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是由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并非哪个人、哪个国家、哪个区域的主观选择。
2.2 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地理因素是区域经济中最基本的要素,影响或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等,直接影响一个区域的经济行为。其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界限性:区域具有一定的边界;二是内外部表现特性有区别,内部相似性和连续性表现明显,外部差异性在区域之间也相当显著;三是自有特色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四是互联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同时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
2.3 区域经济研究方法概述
要找到解决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定要对这个概念和这种新常态下必须面对的经济现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科学的研究,以此更好地指导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概念出现得比较晚,是随着区域经济出现差异化现象而出现的。但由于它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著述较早和较多的是国外经济学家,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即区位理论分析及定位、区域经济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分析。这三方面的研究文献比较多。德国经济学家杜能的《孤立国》,先后再版三次,其中的观点就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变化,其中贡献较大地方,在于他把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领域,开创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道路。他说:“在非数学不能求得真理的地方,使用数学是允许的。如果人们在其他知识门类像农业和国民经济一样厌恶数学的倾向,那么我们现在仍处于对天文规律完全无知的境地[2]。”借助数学工具,一种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也应运而生,这就是区域经济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投入产出分析法创始人列昂惕夫,建立了投入产出分析模型,更直观地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相关因变量、自变量的相互作用[3]。目前,国内也出现了些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理论,但综合性强、影响力大的不多。宁钟、魏守华、毛艳华、陈恒西等,分别从产业集群、产业定位、产业结构、政府职能、政策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但都不能完全概括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对现实的指导性也不太强。
3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
如果说中国经济的第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那么,第二次重大机遇就在当前。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转型成功。怎么转型升级?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全面持续提高要素生产率。从大局看,就是要在几个重要领域率先提高,这是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要路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适应这一趋势,就要在深入分析区域经济面临的有利条件和矛盾挑战基础上,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树立全新战略思维,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等有效途径。
一要打破规模速度情结,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导向。面对转方式、调结构、新旧动能转换,需要保持战略平常心,切实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自觉强化质量效益意识,把握好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平衡点,既要保持适度增长,让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做到“调速不减势”,又要抓住时机加快转调,坚持向结构调整要增长、要质量、要效益,做到“量增质更优”。要进一步放开基础产业领域的准入限制,加大竞争力度,重点是能源、铁路、电信等领域。这些领域总体说效率不高,放宽准入、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提升效率大有可为。二要跳出区域条块分割,更加注重协调协同发展。经济新常态下,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突破以前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推动区域间协调协同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应鼓励各地在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借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和经验,探索建立区域间利益协调共享机制,协同推進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一体化等重点领域跨区域合作,释放区域合作潜力。三要充分挖掘转型升级潜力。这里有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平均水平”,处在平均水平或之上的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前景较为明朗;另一个是“最佳实践”,也就是处在行业领域位置上的标杆企业所达到的状态,其他企业将会努力缩短与最佳实践的距离,以至并驾齐驱,或者实现超越。四要稳步推进企业制度改革。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非公有资本与公有资本同等地位,同股同权,引入社会资本等战略投资者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五要加快建立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加快推进各色经济区建设,形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作紧密、竞争力强的区域产业发展新格局。六要加快建立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实施产业领军人才和服务创新团队的引进和支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促进科技与金融、产业深度融合。 加强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加快完善科技转移中心、企业孵化器、中试基地、创业创新服务中心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建立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完善激励成果转化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体系,将侵权行为纳入社会信用记录。七要加快建立协作紧密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强化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展开并大力推动新区建设,支持创建国家或省市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争取政策创建自由贸易港区。深化协作区同城化效应,支持产业转移,加快紧密圈层同城化发展步伐。八要坚持生态文明优先,加快建立永续发展的区域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实施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重点区域造林工程,打造绿色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积极开辟绿色发展新战场,要使“绿水青山”能够变为“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的诸多成果,应当成为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可度量、可货币化、可交易;绿色发展活动,应当获得必要回报,得到绿色财政金融工具的有效支持等。由此派生出的技术、工艺流程、管理方法、商业模式等,都将扩展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界,并且使创新活动直接伸展到生态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
参考文献
[1] 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2] [德]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孤立国[M].商务印书馆,2004.
[3] 崔书香.1986年再版《投入产出经济学》中译本介绍[J].统计研究,19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