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OE视野下邻里公园存量优化途径探索

2017-05-30张夏瑶居阅时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33期

张夏瑶 居阅时

摘要运用了使用后评价(简称POE)收集使用者对邻里公园的反馈,以上海九子公园为例,分析使用者活动及其活动特征、公园环境氛围,针对九子公园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的建议。通过九子公园的使用后评价研究,为邻里公园的存量优化提供参考范例,以期抛砖引玉,使邻里公园能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并适应时代发展趋势。

关键词邻里公园;存量优化;使用后评价;九子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3-0180-03

Exploration on the Ways of Optimize the Reserve of Neighboring Parks from a POE Perspective—Analysis of Jiuzi Park

ZHANG Xiayao, JU Yueshi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00)

AbstractTaking the Shanghai Jiuzi Park as an example, employing POE to collect feedback on the use of neighbouring parks from citizens in this article. Then the users activities in the park,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users feeling of the environment atmosphere there was analysed, thus concrete suggestion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parks were put forward. By studying the POE of the Shanghai Jiuzi Park, the article would be abl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serve optimization of the other neighbouring parks by which the governments can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facilities in the neighbouring parks in order to meet the dwellers demands, comply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imes.

Key wordsNeighbouring parks;Reserve optimization;POE;Jiuzi Park

隨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用地越发紧张,公园使用人口数量明显上升。城市公园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到长足发展,城市公园的大量修建让市民有了休闲健身空间。然而,公园从规划设计到开园历时短,大批量的公园建造隐藏了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原来的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城市公园的建设也从注重速度变得越来越注重质量。

邻里公园是社区内的服务性开放空间,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这种服务半径短、可自由出入的生态空间变得越来越重要。该空间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还能为人们提供休闲交往场所,协调邻里关系。

为了改善现存邻里公园的问题,进而切实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笔者引入使用后评价(POE)对建成并使用了一段时间的公园进行系统严格的评价,提出反馈意见。

1调查内容及方法分析

1.1调查对象

以上海市黄浦区九子公园为例。九子公园位于苏州河畔,旧房改造为九子公园奠定了空间基础,华侨情思促进了公园主题的确定与建成[1]。公园面积只有7 700 m2,于2005年11月开工,2006年1月22日竣工开园,历时仅77 d。

1.2方法分析

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是对建筑物及环境进行系统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对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建筑及环境,应用行为学、心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得出建筑及环境的使用后情况,且比较其预期目的与实际使用情况,从而提出反馈意见[2]。

语义差异量表是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C.E.Osgood)发展的一种态度测量方法,又称为SD法[3]。该方法由一组意义相反的术语构成评价量表每一维度的两极,量表中部可划分为5,7,9个连续的等级,采用数值表示。受访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选择不同的评分等级,反映受测对象的偏好。

以使用后评价获得使用者在公园内的活动情况。在一周内,有意选择工作日和休息日,根据使用者的活动规律选取4个时间段(6:00—8:30、8:30—12:00、13:00—16:30、16:30—18:00),对公园的使用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记录,对园内情况进行不干涉的观察记录,对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并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使用者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并用语义差异量表判断使用者对九子公园的满意度。通过使用情况的分析,探讨“增量发展”过程中九子公园隐含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2使用者行为活动及其分析

调研共4 d观察了使用者531人。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1份,有效率为91%。有意选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使用偏好、不同时间段的使用人群展开调查,随机抽样。采用EXCEL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归纳统计。

2.1活动群体特征分析

调研的4 d共观察使用者531人,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划分标准将使用者分为4个年龄层:未成年(未满18岁)、青年(18~34岁)、中年(35~59岁)和老年(60岁及以上)。其中,未成年人占总人数的35%,其次是中年人占28%;老年人占21%;青年人仅占16%。可见,未成年人是该园主要的活动群体。据了解,九子公园内多家长带着孩子到公园锻炼休闲,其次是附近的中小学生在此玩耍,故未成年人所占比重最大。

2.2活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九子公园的活动主要分布在塑胶广场和健身广场,单个场地的单日活动量均大于或接近50次。南边长方形场地和公园东部场地上的活动也较为集中。

比较同一地区不同时段可看出:健身广场承担了园区主要活动任务,使用率高;靠近北门的塑胶广场多为年轻家长或老人带着孩子运动嬉戏,人流较为集中;南边的长方形广场经常有使用者坐在长椅上休息,其多为带孩子的家长,偶有行人在此处暂歇和等候;另外,公园小径上在工作日午休时间会有使用者在此看书或吃饭。

从空间角度分析,园区大致有2个显著特点:使用者多在开敞空间活动,偏远路径上人较少;园内健身广场使用率高。

2.3活动时间及活动类型特征分析

汇总91份有效问卷,采用EXCEL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时间点统计。调研时公园实行冬季的开园时间(6:00—18:00),观察得知该时节公园人流量峰值在7:30左右,17:00是全天的次高峰期,一天活动的低谷处于午餐时间(图1)。从时间角度分析,园区活动特征为早餐时间是主要活动发生时段,中午园内活动者最少。

通过访谈可知:一天中,公园人流量的夏时令高峰约在

早上6:00,冬季则是上午7:30左右。一周中,附近小学常在

周五举行入团仪式、公益活动等,人流量较大。一年中,公园举行九子比赛时人最多,可容纳1 000人左右。

笔者对不同群体在不同时间段的活动行为也进行了细致观察(表1),多休憩、太极拳、户外游戏、使用健身器材锻炼等活动。

3公园环境气氛感知分析

调查问卷与访谈互为补充,对九子公园环境气氛感知分析如下。

3.1九子公园满意度语义差别量表

确定5个等级: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分别赋值 1、2、3、4、5,形象描绘出使用者对4个方面(自然环境、设施水平、文化内涵和管理水平)的主观判断,从中了解其对公园各因素的满意度。由表2可知,使用者对公园的管理水平整体满意度高,不满意公园的公共康体和文娱设施缺乏。

3.2公园环境综合分析

九子公园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60%以上,绿化覆盖率高。植物参差有序,形态造型各异,植被养护较好,破坏痕迹相对较少。使用者对景观感受良好,认为四季都有景可赏,3月樱花盛开时尤为动人。但公园围合处理不佳,园内可见园外破败景观,影响游园体验,协调园内外景观的需求颇为迫切。

使用者认为园内休闲座椅充足,引導标志清晰直观,公共卫生设施数量充足,满意度较高。但园内康体设施不足,且缺少儿童游乐设施。尽管开园以来,九子公园于2007、2008年两度增加园内基础设施,但伴随健身意识的提高,康体设施依旧缺乏。由于九子公园未成年人较多,缺少娱乐设施这一问题显著。

公园以九子游戏为主题,但平时没有与九子有关的活动,只在一年一度的旅游节期间举行九子比赛,即打弹子、滚圈子、造房子、顶核子、跳筋子、抽陀子等上海弄堂民俗“九子”游戏。公园文化内涵注入不够。

公园管理规范,卫生状况良好。园内全天有保安巡视,管理处就设在公园的西北角。使用者普遍认为公园在管理方式和卫生状况方面做得不错。

4基于POE研究的存量优化策略

4.1九子公园改造建议

据九子公园的使用后评价,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改造建议。

4.1.1

增设公园设施,满足公众活动需求。经调查,九子公园的主要使用者以老人、儿童居多,故改造时优先满足老人、儿童的休闲健身需求。公园缺乏康体和娱乐设施,考虑在使用率较低的空地(图2、图3)上建儿童娱乐广场,增设娱乐设施并配以康体设施便于家长看护孩子。场地选择时考虑到该地原功能与西北角的塑胶广场重复,且塑胶广场更适合孩子嬉戏,故将选择该地新建儿童娱乐广场。

4.1.2改善公园围合方式,提升环境质量。九子公园园外环境不佳,考虑到与周围协同发展的障碍较多,建议改善公园的围合方式以弥补周边景观不足。以绿树花木掩映园外的破旧脏乱景观,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的同时消减噪音,另外,可设计座椅、围栏等配合植物围合公园。

经调查,九子公园现植有合欢、香樟、黄山栾树、山茶、红花槭、日本早樱等,因较多使用者反映3月樱花盛开时公园景观最佳,故多植日本早樱。

4.1.3

丰富文化体验,突出公园主题。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突出九子公园的弄堂文化主题。提出具体的2点建议,一是大力开展文化活动,除一年一次的九子比赛外,每年可增设9次小型比赛,每次以一种九子游戏为主题;二是结合新技术增加文化影响力,如在园内增加可打印出皮筋、陀螺等九子游戏器材的3D打印机,以此宣传上海弄堂文化,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同时通过增加公园活动丰富公众文化娱乐生活。

4.2上海邻里公园优化建议

20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在结构和社会经济特性方面均出现重大转变,其中包括城市化水平增高、社会渐趋富裕、人口逐渐老龄化、平均教育水平提高,以及人口暴增。人口暴增直接导致城市公园使用人数快速增加,同时在公园免费开放措施的刺激下,游客数量激增,而公园对应的健身设施却没有增加。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老年人休闲健身需求增加。

国家重视健身体系建设,《全民健身计划》中提出2020年要形成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奋斗目标[4-6]。上海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建设较为完善,可率先进行邻里公园的存量优化。笔者提出2点邻里公园建设的优化建议。

4.2.1优先安排土地用于休憩及康乐设施建设。上海邻里公园建设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优先安排土地用于休憩及康乐设施建设。公园建设尽可能顾全民众的各项需要,建设一个配备完整并有效率的社区,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4.2.2

优先满足老年人和儿童的休闲娱乐需求。老年人与儿童是现阶段我国邻里公园的主要使用者,需要得到特别关爱。应优先安排场地满足儿童和老年人的康体娱乐需求。关注其心理需求,尽可能在邻里公园设计时引起共鸣。如九子公园源于旧时上海弄堂的九子游戏,这种旧时回忆易引起老年人的共鸣。

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

5小结

邻里公园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存量优化建设对上海市邻里公园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邻里公园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已凸显时代局限性与滞后性,难以满足现代新型社会的大众生活及审美要求。

该研究选取九子公园进行POE研究,得到结论:该公园使用者以老人、儿童居多,故优先满足老人、儿童的需求;其次,为改善使用者游园体验,应协调园内外景观,增设康体文娱设施。结合我国国情,提出2点邻里公园存量优化建议:优先安排土地用于休憩及康乐设施建设,优先满足老人和儿童的休闲娱乐需求。

九子公园的POE研究对进一步研该公园的存量优化有很大帮助,但无法排除主观因素对调研结果的影响。

由于调研数据的偶然性,导致研究受到了一定局限,但POE研究在邻里公园存量优化途径的作用在该研究中已经得到一定的证明。

参考文献

[1] 吴承照,曾琳.以街旁绿地为载体再生传统民俗文化的途径:上海苏州河畔九子公园[J].城市规划学刊,2006(5):99-102.

[2] 陈建华.城市开放空间及其环境使用后评价[J].建筑科学,2007,23(9):105-108.

[3] 宋立民,鲁苗.景观偏好的差异性探究[J].设计,2016(21):27-29.

[4] 周学荣,吴明.新起点 新跨越:《全民健身计划》新点解析[J].体育与科学,2012,33(1):92-95.

[5] 刘媛媛,卓金梅,张朝枝.游客文化差异性特征对其景观偏好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12-16.

[6] 刘灿.综合性公园景观的感知倾向与审美差异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