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方案”显生机
2017-05-30王棕宝
王棕宝
截止2016年底,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入区企业达到232家,其中新注册企业108家。试验区2016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30.3%;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6亿元,同比增长31.6%。一串串数据正是试验区加快建设的新答卷。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从建设之日起,以“改革”为主线,打破行政区划藩篱,立柱架梁,着力构建核心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区域合作可复制、可推广、可放大的“粤桂方案”,为国家区域合作探索出了一条改革新路子。
作为中国唯一的横跨东西部省际流域合作试验区,珠江
西江经济带的标志工程,在诞生之日就肩负着特别使命:探索区域合作可复制、可推广、可放大的经验,为国家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提供示范。
探路“粤桂方案”
位于广西梧州市和广东肇庆市沿西江两岸交界处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是中国唯一横跨东西部省际流域的合作试验区,肩负着为国家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提供示范经验的重任。2014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与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共同签署了《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揭开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两广联合开发建设的大幕。
试验区管委会主任徐文伟对《国企管理》记者说,从大格局来讲,“改革”始终是试验区的主线。从建设之日起,试验区就以“改革”为主线,打破行政区划藩篱,立柱架梁,着力构建核心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区域合作可复制、可推广、可放大的国家区域合作探索改革新方案。“粤桂方案”是试验区启建以来改革创新和开发建设的智慧结晶,为国家区域合作提供了生动的示范样本。
“粤桂方案”独特的核心机制具体体现在:试验区实行“两省(区)领导、市为主体、独立运营”“统一规划、合作共建、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特别机制,探索建立新型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现有行政区划与跨区域、跨流域共同管理的关系,建立了两省区联席会议、肇梧市长联席会议、试验区管委会和开发建设公司等四层管理运营架构。
围绕核心机制,按照“人员对等派驻、统一管理”的原则,组建统一管委会,主任实行届任制,由两省区轮流派任。按照“对等投入、收益对等分配”的原则,梧肇两市政府对试验区开发建设资金等比例共同投入,等比例共同分享开发建设收益。在联合管委会向统一管委会过渡期间实行“四统四分”协调管理方式(即统一领导、分园区落实;统一招商、分产业落户;统一统计、分口径使用;统一政策、分园区管理),保持联合管委会良性运转。按照“东西部及两广政策叠加、择优选用、先行先试”的原则,建立试验区独特的开放政策体系。按照“市场化运作、合力发展”的原则,探索跨区域市场化开发新模式。按照“一体化、同城化、特区化”的理念,突出优化空间布局、对接基础设施、强化产业联动、注重生态保护、共享民生福祉。
徐文伟对记者说,粤桂方案的核心要点就是突破行政区划一亩三分地的桎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让各种生产要素能够正常流动,为经济发展释放更多的红利。
如今试验区国家战略地位不断巩固。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试验区先行先试战略使命,同时,试验区被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列为售电侧改革和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试验区中国
东盟环保技术与产业交流合作示范基地分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和环保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方案。
新尝试新收获
徐文伟对《国企管理》记者说,在贯彻“改革”这条主线时,试验区每年的工作都有不同的侧重点,第一年是优先打好基础,第二年是优先做体制机制的创新。
两年多来,试验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不断推进试验区的发展。创新“经停挂靠”模式,携手广州港开通“穿梭巴士”定期班轮,共享广州南沙港国际国内班轮航线。创新“前店后厂”模式,与珠三角结成产业协作、利益共享合作体系。创新“前台后台”模式,以试验区股权交易中心、环境交易所作为前台,以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和北京环境交易所为后台,打造政策资源共享平台。创新“轻资入驻”模式,创新企业落户便捷化服务供给,实现企业拎包入驻。创新生态发展模式,出台“十大禁投清单”“绿色、低碳、智慧”发展理念赢得广泛赞誉。
2016年广西出台试验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总体方案“1+3配套文件”,全面赋予试验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粤桂两省区金融办批复试验区实施《两广金融改革創新综合试验区20162017年行动计划》,设立产业基金、创业基金130多亿元;广西国土厅出台试验区工业用地改革实施细则,确立“先租后让”“弹性出让”等土地政策,粤桂两地对试验区强力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行示范区和C EPA先行先试基地建设高歌猛进。
试验区管委会主任徐文伟在试验区工作座谈会上说到,“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基础配套、改革护航、开放引领、党建保障为支撑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巩固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的到位资金均超过100亿元以上,以产业的大发展来检验粤桂方案的实际成效。”徐文伟表示,2017年试验区的发展进入第3个年头,在改革为主线的前提下抓产业发展,进而展现改革的成效。彰显国企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试验区内国资国企约占入区企业的10%,主要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这些入驻的国资国企在试验区的产业集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如联合瑞宝力源、中关村智慧环境产业联盟、中兴公司等开展“园中园”开发,推动“借力建区”和共赢发展,同时,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在产品研发、孵化、平台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优势,实现产业资源共享,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服务业企业为产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如试验区与桂林银行等发起成立桂银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发展基金、梧州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发展基金、邮储粤桂城市发展基金等多支基金,为试验区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试验区还借鉴国资国企的市场化运作经验,吸引社会资本与主体参与试验区开发建设管理运作,探索以PPP方式发起粤桂试验区社学片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成为广西梧州市首个以PPP方式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据悉,试验区建设8条综合管廊及相关道路,综合管廊及道路的规划总长度均为21000米,项目总投资约29亿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可研批复,正在开展社会资本资格预审工作。
编辑/蓝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