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城市视觉形象设计推广研究

2017-05-30梁潇王松华

工业设计 2017年3期
关键词:VI设计哈尔滨

梁潇 王松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摘 要:城市形象的打造是如今各大城市的热点,也是象征城市名片的建设,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现代城市建设的需要。人们不断地将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追求生活、工作的便捷,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设施质量的提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是以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城市视觉形象为研究方向,研究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对“VI”系统进行重新设计,为优化哈尔滨市整体视觉形象,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城市视觉形象;哈尔滨;VI设计

1城市视觉形象概念

现代汉语中对城市的解释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方。但“城”和“市”在古汉语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用于防卫的垣,“市”则是贸易的聚集地。“形象”是心理学的一个词汇,指的是人们通过身体的感觉器官在大脑里造成的对于事物的影像。城市视觉形象是城市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包括城市规划、设计、标识、造型、基础设施等,好的城市视觉形象的设计应该是将视觉要素融入城市整体的文化并清楚地加以传递。城市视觉形象是城市的静态象征。对城市形象的研究不仅会将其成果作用于城市的宣传及推广,更能促进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城市视觉形象的概念包括城市形象和视觉形象,其中包括城市物理环境和城市生活的各种物理形式的视觉形式,还有人们对这座城市的主观视觉感知。视觉形象既是表面的视觉形象,又是借助图形、文字、色彩、符号等语言的设计,它是一种复合的形象设计,城市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元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城市的整体运行状态,这种状态反映在我们所谓视觉形象的视觉形式上。人们物质水平的提升促进了精神需求的发展,而另一种随着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人们会在城市中追求主观的视觉体验以及意境的营造。

城市的视觉形象是多元化的,城市形象是否具有意义和秩序实际上反映出了城市的内部是否有具有规划的整体性。城市的价值观与人的价值观一样,都是同时代的进步一同发展和变化的。因此在城市形象的建设中,设计方法、手段也在不断改变,新的城市视觉形象会不断地被完善并且赋予新的内涵。城市形象对于市民和游客而言,都应该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2哈尔滨现有城市视觉形象混乱

哈尔滨的特点就是同时交融了东西方文化,以“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音乐之都”等等多样的美誉而闻名在外,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同时也是东北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哈尔滨的城市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城市整体视觉形象没有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哈尔滨城市中的很多建筑外立面多年破旧无维修、交通拥堵混乱不堪、户外的广告随意粘贴,令人晕头转向的城市空间、参差不齐的标识系统让人们极易迷失方向,部分人们的行为造成了外在认知对哈尔滨城市整体印象失常,不仅对人们的视线进行了混淆,同时城市形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图1)。对于哈尔滨城市形象中存在的问题,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改善哈尔滨的城市建设,加强哈尔滨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全方位建设,以立体思维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变城市的整体形象,促进哈尔滨的建设。

3哈尔滨城市元素提取

哈尔滨是金源文化的发源地,加上百年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背景,体现了哈尔滨整座城市多元化的魅力,闻名于远东,它同时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冰雪文化名城、中华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国内外的热点旅游城市;哈尔滨城市的地域文化主要包含了冰雪文化、中东铁路文化、金源文化、黑土文化以及音乐文化。

3.1冰雪文化

哈尔滨位居华夏大地的最北端,是国内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省会城市。四季分得很清晰,有着漫长而寒冷的冬日。哈尔滨举办了许多大型冬季运动会,具有冰雪世界的地理优势,还推出了前所未有的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冰雪大世界”。哈尔滨举办的年度冰灯游园会以及“冰雪节”、国际冰雕雪雕比赛,向世人淋漓尽致的展示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了北方城市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的独特魅力(如图2)。

3.2中东铁路文化

哈尔滨市从中东铁路的建设兴起开始,在俄罗斯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东方建筑与西方建筑碰撞的新风格,哈尔滨有着独特的建筑文化。哈尔滨的建筑风格,包括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折中主义、新艺术风格,直到今天的哈尔滨的历史保护建筑还有将近300处。哈尔滨的独特的教堂文化也是闻名海外,有历史记载,上世纪60年代左右,哈尔滨被称为逃亡者的城市,同时也被称之为教堂之城,虽然很多教堂比如尼古拉斯大教堂遭到破坏并没有得到修复,不过我们还可以从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圣母守护教堂以及其他风格的基督教堂中体会哈尔滨当年教堂林立的繁荣景象。最具有中东铁路文化代表性的是圣.索菲亚教堂,这座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原本是建造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的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同一年,由俄罗斯商人资助,建设成了全木结构教堂。该教堂于1932年重建,当时在远东地区是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它以精彩优美的建筑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在闻名世界。教堂俊俏壮丽,拥有浓厚的异国风情,成为哈尔滨独特的风景(图3)。

3.3金源文化

金源文化是女真族的传统文化,吸收和融合了中原文化、其他民族、部落文化、时代文化而形成。哈尔滨也曾经是金代和清代两代王朝的发源之地。九百多年前,女真族征服了北方各个部落以及少数民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现今哈尔滨阿城区称帝,定国号为金,从此开始了120多年的金代帝国的统治。这短短的一百多年对我国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中华民族做出了贡献,也为东北地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阿城是女真族定国号为金之后的大金朝国都。一直到中国的首都迁到北京,女真族在阿城一共有四代君王,时间为38年。刚刚建立金国的时候,女真族为了一统各个少数民族,不断积累物资、发展文化,重视人才,在那个时候的金国已经是整个东北亚较为发达完善的城市了,由于吸收了不同民族的历史,金代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精髓,使黑龙江的文明史不断向前推进,创造出最辉煌的篇章,同时金源文化也成为了哈尔滨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4音乐文化

哈尔滨被称作世界的“音乐之都”,在此诞生的不止是中国的第一支交响乐团,人民群众的广场演出在哈尔滨随处可见,如果要说哈尔滨的人们因为音乐而美好,倒不如说音乐早已经流淌在哈尔滨人们的血液里。“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是哈尔滨魅力的典型代表,从第一届(1961年)到现在,已经成长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国际音乐会。哈尔滨交响乐团1909年举行了自成立以来的第一场音乐会,百年来哈尔滨举办了无数场音乐会,当时由于许多外来人口移民哈尔滨,也为哈尔滨带来了很多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形式。2010年6月22日,哈尔滨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音乐之都”的称号。随后哈尔滨市群力区开始兴建音乐画廊、音乐主题公园、音乐谷,在松北区新建了哈尔滨大剧院等,百年音乐史铸就了哈尔滨特有的城市音乐形象(如图4)。

3.5黑土文化

黑龙江是黑土文化的发源基地,以美丽富饶的黑色土地得名。基于地域特色的黑龍江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由于黑龙江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地域文化,塑造了黑龙江人粗犷豪放的个性气质,表现了当地文化中的黑土——坚韧进取的精神。因为物质条件的丰富,生存在这里的人们不愁生计,因而具备了亲和的脾气秉性,思想、心理也兼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黑龙江的民间风俗由于人口的迁入和交流具有融汇性,黑龙江人经过多种环境的培养、人文历史的熏陶,对新鲜事物都有着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黑土文化也因此具备了开放性。随着社会和城市的发展,黑土文化也逐渐充实和丰富,实现了多种文化的交融,吸纳了“关东文化”、“北大荒文化”、“黑土艺术”等,黑土文化的特质是豪放、淳朴、粗犷、多元,整体的文化囊括了黑土地上的农耕文明和黑土地以外的狩猎、渔猎、牧业文明,并且也存有外国入侵文化。

综合以上哈尔滨几点特定文化,分别提取了圣.索菲亚教堂、丁香花、音乐、松花江、天鹅以及雪花并进行抽象再重组进行哈尔滨标识再设计(图5)。

4哈尔滨城市LOGO再设计

城市标志应该集中在城市的视觉形象上,通过形象的特点和个性的形象,把城市的文化精髓传递。该标识是对哈尔滨的城市标识的再设计,其中对哈尔滨的城市元素进行了提取,其中右上角是利用了索菲亚教堂的洋葱顶,中部将音乐符号与丁香花瓣进行了抽象,底部代表了松花江的水,其中巧妙地加入了雪花的负形。整个标识呈天鹅状,代表了哈尔滨是天鹅项下的珍珠(图6)。 基本设计要素和应用设计要素是全套完整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两大构成要素,而标志、标志制图法、标志的使用规范、象征图案、中英文标准字、标志的标准色与辅助色等合称为基本设计要素(图7),此标识颜色采用了代表哈尔滨中东文化也是最具有哈尔滨特色的淡黄色。

5应用及推广

城市标识应用及推广主要体现在城市的视觉形象系统之上,标识系统可以给城市建立独特的视觉符号形象以及城市的品牌形象,经过对城市视觉形象的宣传和推广及应用,达到传播城市的理念、形象、文化的作用,对本市市民来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丰富和对主观感知的升华,对非本市人们达到一种展现城市特征、传播城市形象的目的。城市VI系统的应用主要有三个部分:平面、空间和多媒体。它是城市视觉形象系统、城市空间视觉系统和城市多媒体视觉形象系统。

首先,是对人们最常接触到的生活和办公用品,其中包括对政府和企业形象的设计(图8)。

其次,是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用品进行设计。面向人群是哈尔滨市市民,其中包括购物袋、徽章以及服饰的一些设计(图9)。

再次,是设计哈尔滨多媒体视觉图像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VI设计从平面发展到三维、动态和静态的方向,多媒体推广设计可供外来游客提前了解哈尔滨。其中包括网页设计以及APP设计(图10)。

6结语

本文先对哈尔滨现有的城市视觉形象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了导致哈尔滨城市视觉形象混乱的原因,从而重新归纳总结了哈尔滨的文化与地域特色对城市形象进行再设计。在城市标识再设计以及VI系统推广方面对哈尔滨城市视觉形象提出了改进的策略,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是哈尔滨城市视觉形象的提高与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是基于群众与设计师对于城市文化内涵的理解,从各个细节入手通过视觉形象表现出来。根据视觉传达的视角,整合和提升城市视觉形象,有必要对城市视觉形象系统进行梳理、提炼和完善,再就是要考虑城市形象的功能性、合理性、愉悦性和可持续性四个方面,逐步完善和提升公众对城市视觉形象的感知。

参考文献

[1]刘宝成.VI设计在唐山城市品牌视觉识别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2010(2):94.

[2]张婷.城市视觉形象的整合与提升[J].同济大学报,2013(2):60-62.

[3]杜妍.城市旅游标志与视觉形象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0(08).

[4] 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M]. 方益萍, 何晓军,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1: 35.

[5] 卞宗舜.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视觉形象中的表现策略研究[D]. 浙江:浙江工商大学, 2010:13.

作者简介:

梁潇/男/1993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视觉形象设计

王松华/男/1970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VI设计哈尔滨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哈尔滨“大雪人”落成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刘派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