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感性工学的双肩背包造型研究

2017-05-30杜琰张禹睿黄小玲黄星依郑超群

工业设计 2017年3期

杜琰 张禹睿 黄小玲 黄星依 郑超群

1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重庆北碚,400700 2台湾国立东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台湾花莲,97047

摘 要:研究针对18-25岁学生为目标对象。双肩背包对于学生群体是一个必不可缺的部分,有不同款式、花样、用途等,而这些都关系着消费者的购买背包时决定要素,背包外型更是一个消费者抉择的关键之一。因此,本研究以感性工学探讨背包与语汇的感性意象,透过背包的样本与形容词语汇,以因素分析、集群分析及数量化一类分析做背包外型的分析及解构,由此得到双肩背包造型因子和意象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感性工学;感性意象;双肩背包;数量化一类

1引言

随着社会压力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使用双肩背包,解放双手。双肩背包具有受重压力小、不占用双手空间、容量较大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背负重物时,双肩可以分散重量。例如:水杯、书籍、计算机、等具有一定重量的物品。

1.1研究背景与动机

双肩背包是现今大学院校学生不可或缺的伴读要件,大学生对于后背包的需求,除了产品使用性、功能性的质量外,更要符合他们心里层面的感性;而后背包的多种选择也充分的显示大学生文化及其用途、个性、习惯而衍生出多种造型功能,为了满足学生们不同的喜好,因此设计师必须了解后背包造型对大学生心理层面的影响,增加大学生使用后背包的好感度,并产生好的印象,进而增添更多大学生购买产品的意愿。

1.2研究目的

因此,本研究针对大学生对双肩背包的感性认知和造型偏好进行研究探讨,以了解其真正需求、造型魅力因子,透过样本语汇收集、SPSS统计分析、整理归纳出影响相关度最大值,进而达到建构出学生感性需求及实际需求的后背包设计模式之目标。

2文献探讨

本研究以雙肩背包外型作为研究,目标对象锁定为大学生,探讨其感性意象及后背包外在特征之关联。

2.1感性工学

“感性工学”一词,源于1986年东洋工业KK集团(今马自达集团)前会长山本健一于美国密西根大学发表“汽车文化论”时首次提出;前日本广岛大学教授长町三生于1988年“雪梨国际人因工程学会”论文发表会场,称其先前所主张之“情绪工学”更名为“感性工学”,远在山本氏提出这个名词之前,感性工学的相关研究早已展开。

感性工学是一种关于“心理感受”与“实体物件”关系的人因工程研究,简单的说,就是以工学的手法,设法将人的各种感性定量化(感性量),再寻找出这个感性量与工学中所使用的各种物理量之间的高元函数关系,作为工程发展时的基础,这个感性量,应包含生理上的“感觉量”和心理上的“感受量”。

2.2双肩背包

在研究《不同背包形式对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中指出,背包负重的重量为身体体重百分之十,即会影响人体之动态姿势稳定能力。而在使用侧背包时,身体姿势稳定性比使用后背包时差,因此要特别注意身体的动态平衡稳定。未来研究建议加入更多的背包形式,或以不同重量为变项来深入探讨。

2.3数量化一类

数量化一类属于质性的复回归分析,是一种类别式复回归分析方法(categoricalmultipleregressionanalysismethod),常应用于感性工学,其外在基准应变数是定量的变量,而其他解释自变数则是定性的的类别参数(categoricalparameters),对于类别参数,需使用虚拟变数(dummyvariables)加以定义。数量化理论一类法的目的在于建立感性语汇与设计要素类目的关系,为求某一目的变量与其他各个质性的独立变量项目(取0或1的虚拟变量)间的近似函数关系,利用类似质性的复回归分析的方法,来测定各质性项目对目的变量的影响强度,每个质性变量项目是由数个类目所组成,并假设所有样本在每个质性变量项目中必选,而且只能选其中一个类目,可用于建立回归公式,预测外在基准资料与事件的变异性。

3研究方法步骤与分析

本研究主要针对样本的造型结构做深入探讨,不讨论颜色和材质等项目。透过客观的样本与语汇筛选机制,对双肩背包的造型进行感性评价实验。研究流程与步骤如图1所示。

3.1挑选代表样本

本研究以网络上销售双肩背包网站的样本为主。根据研究的主题和方向挑选清晰并且复合要求的正面样本图片。共80个样本,配合焦点小组法合并删减到35个样本(如图2),进行网络问卷发放,最后有效样本为112份。

3.2萃取感性语汇

本研究从相关书籍和论文中挑选视觉之形容词语汇51个。以焦点小组法筛选出最后5个适合的语汇(如表1)。采用五阶李克特量表,配合样本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束后,使用SPSS程序进行因素分析,得到两组因素(如表2)。并采用阶层集群分析法和K-means分别选出代表样本进行差异性对比(如表3),最终采用K-means将35个样本分成6类。并且在每类中挑选一个代表样本,以作为研究完成后的最后测试。

3.3萃样本形态要素之分析

为探讨得知不同双肩背包造型属性的特定意象,本研究将35个样本进行形态要素分析。将双肩背包的背包体的形态特征解构成5个设计要素。其中,主体造型分成6类,分别是(1)主体造型方体、(2)主体造型曲方、(3)主体造型椭圆、(4)主体造型钟形(5)主体造型梯形(6)主体造型仿生;前袋数量分为3类,分别是(1)单一前袋、(2)多个前袋、(3)无前袋;扣子数量分为3类,分别是(1)单个扣子、(2)多个扣子、(3)无扣子;顶部封口造型分为2类,分别是(1)拉链、(2)抽绳;侧袋数量分为3类,(1)单个侧袋、(2)多个侧袋、(3)无侧袋;细节装饰分为两类,(1)有细节装饰、(2)无细节装饰。如图3所示。

4结果分析与说明

本研究之目的为探讨后背包造型之感性意象,亦即型态要素与感性语汇间的关联性。通过数量化一类拆解形态要素结果如表4所示。

藉由数量化一类之结果得到在进行某个感性背包的设计时,可以看到应该具备何种元素才会偏向那样的语汇(如表5)。由表5可知,造型简洁-复杂的决定性因素是扣子的多少,其次是主体造型;个性-大众的决定性因素是前袋情况,其次是主体造型;柔和-刚强的决定性因素是前袋情,然后是主体造型;可爱-成熟的决定性因素是前袋情况,其次是主体造型,然后是扣子情况。

而将代表样本3、样本9、样本21、样本27、样本29、样本34进行均方根误差验证。可以得到其误差值尚可在接受范围内。

最后使用归纳出的拆解元素进行图片的合成再次进行问卷的调查,可以得到15名受测者将其背包类型的感性语汇分类为高度符合所设计,如表6所示。

5结论

本研究之目的在于探讨双肩背包造型与感性语汇之认知以及关联性,并将将意象转换回造型设计要素。藉由背包造型的形态分析,归纳出型态造型要素与其类目,并由数据上可以得知所应该要有的设计元素为何。并由数量化一类分析,定义感性与型态的关联性,提供给予后续进行背包设计当作参考。

作者简介:

杜琰/女/1992年生/贵州贵阳人/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应用与理论

参考文献:

[1]黄世伟,杨名琦,廖庆华,林彦呈.符合咖啡意象之饮品容器造型之感性研究[J].设计学研究,2013.

[2]洪毓智,林威秀.不同背包形式对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台湾国立嘉义大学.

[3]陈国祥,黄国梁,黄妙雯,陈诗涵.互动设计之共感性评价[R].国科会报告,2012.

[4]Nagamachi,M.KaanseiEngineering:anewergonomicconsumer-orientedtechnologyforproduct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Ergonomics,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