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的柔息,迷朦的意境

2017-05-30樊波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格调物象气息

樊波

作为著名画家方骏的女弟子、高足,陶亚萍显然不只是学到老师的技法,而且更是沿习了老师的不俗的雅趣、格调和气息。这绝不是浮泛之词,然而却又难以一言道明。宋人黄庭坚曾说,书画当观韵。这种“韵”就是一种难以言说的雅趣和格调,它于绘画的形式边缘浮动、弥漫、飘荡,而无以把捉,但却如空气一样可以感受、呼吸到……

我从陶亚萍的作品中就感受到一种女性画家特有的柔曼的气息,你看她笔下那轻盈的树杈,娟秀的拳石山峦,轻流的云烟以及藏映在丛林之中历历可辨的小小的房舍,即可知晓这一定是出自于一位具有敏感之心和灵敏之手的女性画家。当然我也惊异地发现在她的作品中居然也有不少气概宏伟的佳作。受到老师的启发,陶亚萍的山水物象表现也时有采用制作方法加以呈现,山体的质感、峦峰的肌理和树木的繁芜正是在这种方法的衬映下,显得亦真亦幻,且峥嵘嵯峨而令人神往。但即使如此,依然掩不住其间流溢而出的女性风致,因为其内在的笔墨骨髓依然是纤细、柔韧的,绝无强横、粗砺的迹象。其实我对制作手法一直抱有成见,概由其貌似自然而实质违背自然之故。但这种手法如能恰当运用,也并非一概予以拒斥。当我看陶亚萍采用这种手法且能以女性柔曼的情致渗于其间,从而化解了它的人为的、不自然的倾向,我大约可以修订我的成见了。陶亚萍作品中常会有大面积的水——有湖水、江水,成为她绘画的一个重要意象,这种水的意象多以渲染手法而成,有层次,清澈而深邃,波澜不惊,似天空飘下的幽影,又如大地浮起的轻幔,不是那样浩渺无际,而是近人可掬,但又恍然迷离远去,这不正是女性手法的手眼幻化而成的女性气息吗?

我不知陶亚萍是否对元人钱选作过研究。但我曾与方骏先生聊天谈起他对钱选的钟爱,那种貌似稚拙的线条所渗透出的士人格调和旨趣表现出一种脱俗不染尘世的情怀——导师的眼光想必影响到学生,这在陶亚萍树法的描绘中似隐隐可辨。但她在描绘山川时又往往能一改谨细而纤巧的格式,而代之以毫不经意的点染,又似米家手法的挪用和渗合,呈现了一派迷朦的江南风物。我想说,陶亚萍的山水不仅带有鲜明的女性特点,而且这种特点又与她善于展示意境之美联系在一起。宋人韩拙曾提出过“迷远”这一概念,用来说明陶亚萍的作品颇为合适。迷者在于雨,在于雾,在于烟岚,在于烟霭云气……正是由于这一切所造成了迷朦含蓄,故一切物象都仿佛隔开了距离,形成了一种渺渺茫茫的远意,一种变幻不定的远境,因而这种迷遠之境最能引发人们一种惆怅迷茫之情,亦能使人们涌现出一种满怀愁乡的诗意。

所以我认为陶亚萍不仅出版了一本画册,而且还发表了一部无言的诗集,其中荟集了女性的美感和智慧,也流泻了一首缠绵悱恻的歌吟。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师,作为生活在都市繁华中的她,能有这样的情怀绘出这样的作品,令人诧异又令人欣慰。我不知她对艺术怀有怎样的抱负和计划,但我相信她已具画眼诗心,可以开拓出更为幽美佳胜的画境,如果她能进一步领略自然山川的葱郁景象,能进一步精研那万古不灭的传统之深趣,进而又能饱览古今诗人绝妙好词,那就一定不会满足现在的成就。

(作者简介: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格调物象气息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自然的气息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春的气息”
如何打造高格调的农产品
春的气息
一盏台灯如何提升格调?FLOW LAMP阐释何为极简与优雅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