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家风
2017-05-30任芳瑶
任芳瑶
朱德作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曾指挥着千军万马,让敌人闻风丧胆;他又是慈祥的父亲、孝顺的儿子,有着丰富的情感。国之栋梁出于家之苗圃。朱德十分重视家风的建设,他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影响着身边的亲人。他那大公无私、艰苦朴素、孝亲敬老的优良家风,更成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后辈的精神瑰宝。
“你们要接班,不要‘接官”
不占公家便宜,不搞特殊化,是朱德家风的一大特色。1955年我国实行军衔制以后,朱德再也没有拿过元帅的工资。这件事直到他逝世后孩子们才知道。他病危时,曾让夫人康克清把他自实行工资制以来积蓄的存款,全数交给党组织,不给子孙后代留下分文。后来,康克清大姐遵照他的遗愿,把近两万元的存款全部交给了中央办公厅。
1967年,朱德的一个外孙中学毕业后,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劳动生产。当时他刚满16岁,开始时情绪还挺高,过了一阵儿,因为连里分配他喂猪,他挑不动猪食桶,常常洒溅一身,感到又苦又累,就一赌气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要求调回北京。朱德知道后,马上给他亲笔回信:“为人民服务就要不怕吃苦。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很好地在农村锻炼。”在外公的教育下,这个孩子克服了怕脏怕苦怕累的想法,积极劳动,在政治上和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974 年,朱德的儿子朱琦因病去世。朱德的几个孙子都在外地工作。组织上为了使朱德身边有家人照顾,特意把他一个在海军工作的孙子调回北京。朱德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我虽然年纪大了,但组织上对我照顾得很好。你知道,我最大的希望是要你们成为可靠的革命接班人,不需要孝子贤孙。你从哪里来,还是回哪里去吧。”随后,朱德特意把海军首长请到家里,对他说:“你们还是把孩子调到部队基层去锻炼吧。朱琦去世了,我有组织上照顾,用不着他们。”在朱德的说服下,他的孙子最终离开北京,回到了原来的岗位继续工作。
“人们都是‘从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朱德曾給女儿朱敏写下这样一段话:“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做一个又红又专的接班人。”这三个“勤俭”体现了朱德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儿女们的要求,更深切地表达了他对朱敏,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朱德留给自己的亲属和后代的,不是物质上的财富,而是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家风。
朱德住进中南海20多年,除了出访时必要的两套服装好一点外,几乎没有一件新衣服。他的衣服不少都有补丁,就连逝世后遗体上穿的那件中山装也是穿了好多年的;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破了,还舍不得买新的,一直用到他逝世;他的被子、褥子和床单,都用了20多年,打了许多补丁;那只用了多年的保温杯,塑料外壳已经裂了好几条缝,他请工作人员用胶布粘好后,继续使用……
朱德年岁大了,家里的旧沙发较矮,坐下去再站起来很吃力,但朱德坚持不让工作人员买新的,而是请他们用四根木头把沙发腿接高了一截。有一次,工作人员给他放洗脸水,一下放多了,他当即说:“洗脸水不要多放。天旱缺雨,天津市人民吃的水都得由北京密云水库拨给,我们可要注意节约用水啊!”
朱德用的澡盆比较高。组织上考虑他年纪大了,上下不方便,多次提出要修理,但都被他拒绝了。他说:“国家用钱的地方很多,我这已经是很好的了,再修又要浪费国家的钱。”直到1976年6月,机关趁他住院的机会,派人修理了澡盆。但没有想到的是,他却一病不起,再也没有回来用上一次。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抗战爆发后的一年,四川闹旱灾,赤地千里,哀鸿遍野。有几位老乡到延安投奔革命,带来了四川的灾讯。朱德听后十分想念自己年迈的老母亲。但当时的根据地,多次遭日寇扫荡、国民党封锁,八路军供给非常困难。朱德和普通战士一样艰苦,一个月只有几斤小米的津贴,军服的膝盖、袖口上,补丁叠补丁。
朱德没有麻烦党组织,他给四川南充的一位中学同学写信:“我家中近况颇为寥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顾及他们。唯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百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望你做到复我。”这位同学接信后,感慨万千地说到,玉阶(朱德的字)为国出力,为人民献身,千钩重负,我们挨饿也得保证他亲属的生计。当即筹措几百元,设法送到了朱德的家里。
1944年,朱德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时,心情十分悲痛,写下了《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文中一开头就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在文章中,他深刻地写出了一个劳动者的母亲的崇高形象:
“母亲是个好劳力,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本栏责任编辑: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