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X线平片良性骨病变的侵袭征象对比研究
2017-05-30林涛林运团
林涛 林运团
摘要:目的:研究CT和X线平片良性骨病变在影像学上出现的侵袭性征象及其对诊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016年间凌云县人民医院通过CT和X线平片良性骨病变出现侵袭征象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CT组(40例)和X线平片组(40例)。观察记录两组各病例的诊断与病理的符合率。结果:两组良性骨病变的侵袭征象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良恶性符合率作X2检验统计分析及定性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统计分析,两组数据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骨病变在影像学上出现的侵袭性征象多种多样,仅依靠单一的检查方法,容易导致良恶性诊断的混淆,出现误诊。应考虑综合利用。
关键词:CT;X线;良性骨病变;侵袭
中图分类号:R445.3;R445.4;R6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0270.2017.03.08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X-ray and CT signs of benign bone diseases become invasive in imaging and its effect on diagnosis. Methods: During the period of 2014-2016, Lingyu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by X-ray and CT appearance of 80 cases of invasive bone benign signs of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CT group (40 cases) and X-ray group (40 cases).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diagnosis and patholog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Results: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signs of invasion benign bone lesions,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rate statistic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X2 test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diagnosis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data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Benign bone lesions of various invasive signs in the imaging of the diverse, only rely on the single inspection method, easy to cause the malignancy of confusion, misdiagnosi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Key Words: CT; X-ray; Benign Bone Lesion; Invasion
1 引言
良性骨病变种类繁多,所以其在影像学上也表现得各种各样。良性骨病变一般会伴随着发骨髓水肿、骨皮质中断病理骨折、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等一系列侵袭征象,常使得医生为病人检查时出现误诊现象[1]。所以,对其检查的正确性对医生及病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现目前骨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主要在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三大块上[2]。CT和X线平片在常规影像学检查中应用最为普遍[3,4],为探讨CT和X线平片良性骨病变在影像学上出现的侵袭性征象及其对诊断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014年-2016年间县级人民医院通過CT和X线平片良性骨病变出现侵袭征象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试验,现报告如下。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2016年间凌云县人民医院通过CT和X线平片良性骨病变出现侵袭征象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CT组(40例)和X线平片组(40例)。CT组40例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20-68岁,平均(45.5±9.5)岁;骨母细胞瘤9例,软骨母细胞瘤11例,骨样骨瘤1例,Langerhans細胞组织细胞增生症6例,疲劳骨折5例,骨结核3例,不典型骨髓炎5例。X线平片组40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9-69岁,平均(45.7±9.3)岁;骨母细胞瘤8例,软骨母细胞瘤12例,骨样骨瘤3例,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4例,疲劳骨折4例,骨结核5例,不典型骨髓炎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病史等方面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研究方法
CT组使用Siemens 32层螺旋CT扫描机,螺旋方式横断面扫描,层间距、层厚根据需要任意重建,使用后处理技术得到矢状位及冠状位的多平面重组图像,四肢病变双侧同时扫描以便对照,均取骨窗及软组织窗进行观察,部分病例行增强扫描。平片使用西门子DR摄正、侧位X线平片。
2.3 图像分析标准
由两位影像诊断医师单独读片(一位读CT,一位读X线平片),统计出现侵袭性征象的疾病例数,侵袭性征象中,周围骨髓与软组织水肿、有占位效应的异常软组织影以X线平片表现为准,不连续的骨膜反应、骨皮质的中断与病理性骨折、类似瘤骨的钙化骨化或残余骨质以CT表现为准,并统计两种读片方式所获诊断与最终随访或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2.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良性骨病变的侵袭征象情况
CT組骨母细胞瘤9例,软骨母细胞瘤11例,骨样骨瘤1例,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6例,疲劳骨折5例,骨结核3例,不典型骨髓炎5例。X线平片组骨母细胞瘤8例,软骨母细胞瘤12例,骨样骨瘤3例,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4例,疲劳骨折4例,骨结核5例,不典型骨髓炎4例。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11,P=0.926),见表1。
3.2 两种检查方法影像诊断良恶性符合率及病理符合率
对良恶性符合率作X2检验统计分析可得知CT和X线平片两种检查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定性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统计分析,两组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 讨论
为了避免良性骨病变误诊为恶性肿瘤,医学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极力分析侵袭征象如骨髓水肿、不连续的骨膜反应等在良恶性病变中的不同,可是这些侵袭征象总是很相似,判别的时候存在着诸多困难,误诊也就随之出现。好在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价格也在逐年下降,CT和X线平片越来越普及,检查费用几乎接近平片,影像学检查早已不存在经济困难,通过CT和X线平片对骨病变侵袭征象的检查,误诊情况得到了控制。
CT和X线平片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常被应用在骨病变的检查中。由临床检查可知,CT和X线平片存在优势的同时,也有各自的局限性,对它们的正确选择是降低误诊的第一步[5]。CT的优势在于扫描密度分辨率高,骨质破坏范围和肿瘤与周边组织的关系以及骨化、钙化程度能够清晰的跃然纸上,可以显现出肿瘤早期的骨皮质等部位的破坏程度和瘤软性组织肿块。CT扫描的优势有两点:调整窗位和窗宽,可以判断出肿瘤侵犯的程度和范围,然而局限性是空间分辨率较低,对细小骨膜的反应相对较差[6];X线平片的优势在于便于操作,大批信息量,较少的花费,适用于广大患者。肿瘤的发生部位、生长方式、病变范围、以及病变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均能被显现出来,对肿瘤骨破坏程度和破坏类型的判断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协助指导医师判断出肿瘤的良恶性、是否转移或复发等。它的局限性在于其平片是将机体的立体结构压缩在一个平面上,反应的是重叠影像,部分组织和结构不能够清晰的显示,无法准确判断[7]。在本次研究中,CT组骨母细胞瘤9例,软骨母细胞瘤11例,骨样骨瘤1例,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6例,疲劳骨折5例,骨结核3例,不典型骨髓炎5例。X线平片组骨母细胞瘤8例,软骨母细胞瘤12例,骨样骨瘤3例,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4例,疲劳骨折4例,骨结核5例,不典型骨髓炎4例。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良恶性符合率作X2检验统计分析可得知CT和X线平片两种检查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定性診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统计分析,两组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仅使用CT或者X线平片检查,两者结果相差不大,但实际上却可能存在一些检查或者误诊的现象出现,我们应该考虑两种检查方法同时使用。
综上所述,良性骨病变在影像学上出现的侵袭性征象多种多样,仅依靠单一的检查方法,容易导致良恶性诊断的混淆,出现误诊。应考虑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李慧.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1]的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35-36.
[2]高金楼.恶性骨肿瘤组织肿块CT和MRI表现特点及临床应[1]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2(1):133-135.
[3]方成,胡永成,黄洪超等.CT血管造影技术辅助下球囊临[1]时阻断术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1]杂志,2014,11(10):1128-1130.
[4]刘露,李光明,熊娟等.DR、CT、MRI在原发性良、恶性骨肿[1]瘤中的诊断价值比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4,29(6):[1]525-526.
[5]孙士庆,耿青,李晓飞等.良性骨病变的侵袭征象—MRI,[1]CT,X线平片对比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2(35):[1]267-271.
[6]石晓莹,任翠萍,程敬亮等.双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对原[1]发性骨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1]杂志,2014,22(3):186-190.
[7]李志明,韩义强,王力学等.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或肿[1]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2015,22(11):1324-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