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生物多样性调查
2017-05-30李必成王军馥方国富
李必成 王军馥 方国富
摘要[目的]了解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生物多样性状况。[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兽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鉴定出鸟兽6目11科15种(兽类9种,鸟类6种),其中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鹇(Lophura nythemera)、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为国家 Ⅱ 级重点保护动物。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的兽类依次为北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华南兔(Lepus sinensis)、小麂(Muntiacus reevesi)等;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的鸟类依次为白鹇(L.nythemera)、大山雀(Parus major)、勺鸡(P.macrolopha)等。核心区红外相机所拍摄的物种数显著多于缓冲区。[结论]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长期监测工作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红外相机技术;鸟类;兽类;生物多样性;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S759.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6-0083-02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biodiversity of mammals and birds in the Qingliangfe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Anhui Province.[Method]From December of 2015 to March of 2016,the biodiversity of mammals and birds in the Qingliangfe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camera infrared technology.[Result]15 species,11 families,6 orders(including 9 mammal species and 6 bird species) were identified.Among them,Syrmaticus ellioti and Muntiacus crinifrons were Class Ⅰ state key protected wild animals,and Lophura nythemera,Pucrasia macrolopha and 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 were Class Ⅱ state key protected wild animals.Based on the relative abundance index,Niviventer confucianus,Lepus sinensis and Muntiacus reevesi were ranked as the 3 most abundant mammal species,while L.nythemera,Parus major and P.macrolopha were ranked as the three most abundant bird species.The number of recorded species by camera traps in core area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in buffer area.[Conclusion]The study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longterm monitoring and conservation of wild animals further.
Key wordsCamera infrared technology;Birds;Mammals;Biodiversity; Qingliangfe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受制于野生動物行为习性和生境多样性差异,野生动物尤其是兽类监测长期以来面临着诸多困难[1]。近年来,随着红外相机技术(主动式/被动式红外触发相机)的广泛应用,利用影像资料记录野生动物种群[2]、分布和行为[3]的报道迅速增加。红外相机技术正逐渐成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本底资源调查和长期监测的重要手段[1]。
近10年来,尚未曾对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特别是鸟兽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对一级重点保护物种的记载缺乏实际野外观察数据,对其分布、活动区域等了解甚少。由于当地生态旅游和经济树木培育等因素,保护区部分生境及人为干扰强度出现频繁改变,对当地野生动物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解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现状,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笔者利用被动触发式红外相机对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林下鸟类和兽类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旨在为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安徽省绩溪县和歙县交界处(118° 45′49″~118° 53′38″ E,30° 03′34″~30° 09′40″ N),东与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最高峰清凉峰海拔1 787.4 m,为天目山系主峰。安徽清凉峰保护区总面积7 811.2 hm2,保存了较为完整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且集中[4]。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保护区开展了多次动植物科考[5],记录了梅花鹿(Cervus nippon) 、黑麂( Muntiacus crinifrons) 、云豹( Neofelis nebulosa) 、金钱豹( Panthera pardus) 、白颈长尾雉(S.ellioti)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在内的脊椎动物377 种。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按照海拔高度分层布设4组相机,每组3台,组间距在1 km以上。布设时兼顾保护区地形特点和巡护路线,相机间隔大于50 m。所有相机每月检查运行是否正常,并适时更换电池和存储卡,其中1台由于雨雪等原因损坏,实际正常工作相机为11台。
所有相机均为ScoutGuard(DTC-560K)被动触发式红外相机,安装高度0.3~0.6 m,相机拍摄模式为照片,连拍3张,时间间隔为1 s。相机周边视野均比较开阔。
1.2.2数据处理。动物分类采用Smith等[6]、郑光美[7]和蒋志刚等[8]的分类系统。统计独立有效照片數量,独立有效照片的标准为:①相邻照片间隔时间至少30 min;②单张照片中出现的同种个体均记为一个[9]。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RAI)反映物种相对数量,其计算公式为:RAI=(独立有效照片数/相机总捕获日) ×100。
运用EstimateS 9.1统计软件[10]以及Excel 绘图功能拟合兽类、鸟类及二者总物种数与相机捕获日之间的关系,绘制稀疏化曲线(Rarefaction curve),检验取样的充分性[11]。
2结果与分析
此次调查累计1 199个相机日,共获得照片6 010张,有效照片2 075张(组)。经鉴定,独立有效照片133张,可识别兽类和鸟类6目11科15种,其中兽类9种,鸟类6种。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为国家 Ⅰ 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鹇(Lophura nythemera)、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为国家 Ⅱ 级重点保护动物(表1)。单台红外相机所拍摄的物种数为0~11种,平均2.6种。
按照独立有效照片比例大于1%的原则,保护区主要常见种为白鹇、大山雀、北社鼠、华南兔、小麂、黑麂、毛冠鹿、野猪和鬣羚。北社鼠为兽类中最优势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为18.72,占有效照片总数的77.44%。鸟类中最优势物种为白鹇,占有效照片总数的2.26%。
从图1可以看出,鸟兽物种数均随相机日的增加而增加,兽类优势种在77个相机日内均已拍摄到,而鸟类优势种在737个相机日内拍摄到。从曲线的饱和度来看,兽类物种数在300个相机日后趋于平缓,而鸟类物种则在800个相机日后趋于平缓。
采用Mann-Whitney Test分析保护区核心区红外相机所拍摄的物种数与缓冲区红外相机所拍摄的物种数,结果表明核心区红外相机所拍摄的物种数显著多于缓冲区(Z=-2.319,P=0.017),而海拔梯度与红外相机所拍摄的物种数无显著相关性(χ2=-6.029,P=0.110)。
3结论
此次记录的兽类物种数占当地历史记录兽类物种数的18.8%,鸟类物种数占当地历史记录鸟类物种数的5.0%[12]。81.2%的兽类和95.0%的鸟类并未记录到,可能有以下原因:①此次调查为按照海拔高度的系统取样,并未涵盖所有兽类和鸟类的活动范围和分布情况。②红外相机监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只能记录部分地面活动的鸟类和兽类。
结合此次调查结果以及物种稀疏化曲线可知,总物种数不断增加。因此,从监测鸟兽多样性的角度,应继续增加布设相机的数目并延长放置时间。此外,结合该研究中红外相机监测结果,同时也在继续开展传统的样线法调查,二者的结合将有助于全面掌握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为保护区实施有效管理措施提供科学支撑。
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核心区红外相机所拍摄的物种数显著多于缓冲区的物种数,说明人为干扰仍是影响保护区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和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核心区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同时,合理利用缓冲区和试验区,尽可能降低人为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干扰。
参考文献
[1]
肖治术,李欣海,姜广顺.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监测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多样性,2014,22(6):683-684.
[2] 李欣海,于家捷,张鹏,等.应用红外相机监测结果估计小型啮齿类物种的种群密度[J].生态学报,2016,36(8):2311-2318.
[3] 斯幸峰,丁平.古田山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鸟兽种群动态的红外相机监测[J].生物多样性,2014,22(6):819-822.
[4] 邵小平.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和垂直分布带谱调查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55-56.
[5] 方国富,邵江山,邵小平.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S2):6-10.
[6] SMITH A T,解焱,HOFFMANN R S,LUNDE D,等.中国兽类野外手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7] 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8] 蒋志刚,马勇,吴毅,等.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J].生物多样性,2015,23(3):351-364.
[9] OBRIEN T G,KINNAIRD M F,WIBISONO H T.Crouching tigers,hidden prey:Sumatran tiger and prey populations in a tropical forest landscape[J].Animal conservation,2003,6:131-139.
[10] COLWELL R K.Estimate S software[EB/OL].[2016-12-20].http://viceroy.eeb.uconn.edu /EstimateS.
[11] 袁景西,张昌友,谢文华,等.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资源的初步调查[J].兽类学报,2016,36(3):367-372.
[12] 程爱兴,陈建新,翁东明,等.清凉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综述[J].当代生态农业,2001(Z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