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教学中“导学”法应用分析
2017-05-30冯学强
冯学强
摘要: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应用“导学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独立锻炼身体、正确参加体育活动,而且更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独立思考,更有利于学生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在本文中,将对大学体育课教学中“导学”法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新课导学和旧课导学为两个切入点,进行对“导学”法应用策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体育课;“导学”;大学
大学体育教学工作不同于其他学习阶段的体育教学,在大学阶段,体育教师必须保证能够基于学生更加优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而这也是大学体育教师之间经常讨论的一个重点课题。目前国内教育界,针对大学体育教学工作提出的了较多的教学模式。例如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分层次体育教学模式,分组轮换体育教学模式等等。但是相比这些教学方法,“导学”法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具体课堂中也更容易操作,是高校教学改进教学质量中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
一、新课导入法的应用
(一)手势导入法
手势导人法是通过教师的各种手势,让学生做各种不同的身体练习的方法。如:在足球课程中。在热身活动进行增加诱导性练习,当教师的手向左前方推进时,学生就可向正前方推球后向此前方运动到球的相应方向;向右推进时,学生就往球的右运动等。这样,学生在准备活动中不知不觉已体会到了左右移动与球的位置关系,慢慢过渡到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学习。
(二)创设表演情境的导学式教学法
在现代教学工作中,所经常性提及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力的重视,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为有效的在体育活动中感知到运动的魅力和优良的体育精神。只有重视其这些根本性的教学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在大学体育课堂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和表现机会。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足球练习教学时,教师可先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给学生预留一段时间,让其自主或分组探讨足球的踢球部位和身体哪些部位参与,在这期间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思考或讨论进度,并且让姿势比较标准的学生在同学们面前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或原有经验,然后教师再在学生表演的基础上,对其正确的地方进行鼓励,错误的部分进行指正,并培养学生养成的踢球动作和腿部运动轨迹。从而给予其他学生以鼓励,推动其他学生也能够在课堂进行演示自己的思考成果。同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要求同学们再继续思考,例如,踢球力度等问题,顺势而言更加自如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者,教师也可在结束一个阶段的思考和总结后,对其他内容进行以表演的形式的导入,让学生优美的动作,从而对这一运动产生向往的感觉。而这就是我们经常在课堂中进行的示范性引导,以教师正确的动作表演过程作为示范,从而让学生更能抓住教学重点,思考如何发力、触球、摆腿等问题。
(三)富有吸引力讲解导学法
通常情况下,讲解是在大学体育课堂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在采样这一方式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具体内容,在联想讲解、形象讲解、比较讲解等讲解形式中选择一种进行采用。例如在跳远起跳这一动作的导学工作中,学生始终不能理解什么是“快速起跳”和“快速起跳”的要领是什么。这时体育教师就可采用联想讲解的方式进行导入学习内容,即把踏跳比作一块烧红的铁板,而又将人体动作的瞬间联想成为一个人无意中踩到了烧红的铁板,从而将动作形象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从而让学生更够更为自然的将两种表象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一个非常具体的动作形象。并且采用这类讲解式导学方法还能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更加深刻,注意更加集中,更好的进行动作理解。
二、复习课导学法的应用
除了新课之外,在大学体育教学体系中,复习课的开展和联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复习课的有效导学,可以既进行好对学生旧知识的检查,又进行好对旧知识的巩固。而在复习课的导学法应用中,最常使用的就是问题导学法,即针对上节课或需要检查巩固的知识内容,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从而利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回忆,从而促使其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好自己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一边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一边分析問题。同时,为让学生在复习课中也能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教师还应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再次挖掘具有新颖性的因素,从而借助某些新要点的提出和引入,让学生能够对复习课也能够达到新课学习的兴趣度,从而保证复习课的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在大学体育教学课程中,充分应用“导学”法进行教学工作,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并借助不同的应用形式,丰富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完成成长、提高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毛振明.“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关系[M].中国学校体育,2004(5).
[3]毛振明.简析当前体育课程教学的形势及课题[M].体育教学,2008(12).
[4]罗宁,等.注重课堂调控提高教学质量[M].中国学校体育,2008(12).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