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校创客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综述
2017-05-30王佑镁
前面的话:我国高校创客教育的实践路径有两个源头:一是新技术革命与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国际创客运动与全球教育改革互动助推了创客教育的发展,使之成为當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二是国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蓬勃发展,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这将有力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祝智庭教授认为,广义上创客教育应是以培育大众创客精神为导向(Make Spirit-Aimed Education)的教育形态,狭义上的创客教育则应是一种以培养学习者创客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从现实看,创客教育是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教育理念,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和以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这一模式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实践性。在此背景下,国内高校通过优化资源、融合专业、面向创新、兼顾创业,系统开展创客教育,并且从体制机制、机构、模式、课程、教学等不同要素的创新与整合出发,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以创客发展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开展的创客教育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性的复合型教育,强调创客精神培育、创客文化的积累,重视过程性的、发散性的培养实践;上海财经大学以创新创业核心素养为突破口,培育一流创新创业人才和青年创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将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纳入大学整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形成创业教育融入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态势;宁夏大学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探索高校创客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实践运行;黑龙江大学确立了“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分类培养、强化实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山东理工大学强调创客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实现由单纯的“知”进化为“知、行、创”的统一;温州大学积极探索高校创客空间建设新模式,构建“1+X”的分布式创客空间,系统推进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专业教育的创客教育教学体系;浙江科技学院构建了由“理念-路径-机制”组成的“343”创业教育体系;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创客精神引领“素养·管理·创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创新与创业教育并举、创业与就业相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体系。为充分展现我国高校创客教育实践的现状及理论思考,厘清我国高校创客教育实践的理论认识,助力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高校创客教育”这一主题进行梳理和思考,这些观点综述充分展示了不同高校独具特色的创客教育实践,同时体现了各高校在实践中的深刻认识。
关键词:创客教育;高校实践;理论思考;观点综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17)04-0020-13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7.04.003
一、高校创客教育的几个实践误区
陈姚(中国人民大学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教授):近年来,随着美国政府实施STEM教育计划,中国政府将创客文化纳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创客教育迅速成为国内教育界流行起来的重要概念。其实,当今创客教育中的很多理念和做法,在过去提倡高校素质教育、创新实践教育等的过程中也有过类似的。在双创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及时审视当前创客教育存在的实践误区,对创客教育的未来应该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创客教育实践不能与工程教育实践简单划等号
高校创客教育与高等工程教育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必须承认目前绝大多数的创客教育模式、方法和技术皆来源于工科门类及其学科范式。但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高等教育层次的创客教育是跨学科、综合性的复合型教育,强调的是创客精神培育、创客文化积累,重视过程性的、发散性的培养实践。这与我们熟悉的某个学科、某个专业的工程教育范式是有本质差异的,后者更强调明确的成果导向、围绕技能和产品展开。当然,随着新兴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和跨界融合,这种差异也正在产生形式和内容上的某种融和,例如当前关于“新工科”教育的讨论。强调两者的差异,意在不能因此人为设定创客教育的学科界限和实践壁垒。搞机器人、计算机的创客,如果不吸收心理学、神经科学等交叉学科的知识,显然无法触及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的前沿;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创客,也未必搞不了信息技术和网络工程的创新,马云、刘强东等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创新创业过程强调的是价值创造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过分依赖工程技术创新。创客实践除了技术发明之外,理应包含的生产要素、新的生产流程、新的商业模式,包括文化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社会创新等。
2.创客教育实践不能与创业孵化简单划等号
以创客成立企业多少、是否获得投资、孵化成功与否来评价创客教育实践显然本末倒置,但是也不能忽视这种现象的思想根源及其实践影响。孵化归根结底是一种实践育人的过程和手段,需要课堂教学、专业教育和实习实训相结合,方能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效果;如果将创客教育或创客孵化脱离人才培养体系,盲目鼓励学生脱离课堂投身社会,那么上述种种“以利诱人”、“以利导人”的急功近利现象,甚至将产生严重的价值观问题。创客教育理应包含教学、训练、比赛、孵化等的复合型教育实践,基于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成果,适用就业、创业、科研等多元化发展的评价机制;同时应始终明确创客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功利观、理性的创业价值观,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
3.创客教育实践不能与创业比赛简单划等号
创客教育赛事化、甚至提倡“以赛代练”,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双创教育中值得警惕的一种倾向。比赛的方式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将创客学习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科研创新、前沿应用和成果转化。但以比赛成绩论英雄、以赛事培训代替实践训练,不仅可能扼杀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意灵感,更违背了创客所倡导的自主创新、独立创造、协作共享的精神,会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走向异化的歧途。创新创业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比赛”,需要的是一种“永远在路上的精神”。比赛不是终点,更应该是起点;比赛最重要的不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另外,据教育部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创新创业赛事已经有一百余个。高校的创客教育组织者,不应该继续做加法、增加创客参赛的负担;而是要做减法,应该根据不同赛事的情况特点,形成自办赛、省市赛、全国赛等有梯级、系列化的长效赛事组织模式,有针对性、阶段性地组织参赛,避免比赛过多对学生学业的影响。
4.创客教育实践不能与众创空间简单划等号
高校众创空间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实践训练环节的延伸,承担了将创客教育由第一课堂的教室转向第二课堂的赛场、实训场、孵化园区和社会资本的承接功能,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联系起来。但是众创空间不能脱离校园、脱离“第一课堂”,以为建了众创空间就能“包打天下”。问题的关键是众创空间的建设定位和使用管理。如果对其赋予创客教育实践的全部内涵,则众创空间无法承载的同时,也必然导致管理使用的混乱和失序。创客实践中该由学校完成的任务,如创业苗圃、移动工位、创客共享的设施设备等,学校就应该花大力气去打造;该由社会资本力量完成的方面,高校应该放手与校外的孵化器、加速器等建立合作关系,设立校外实践基地,有机构建创业生态系统。
二、高校实践需要把握创客教育本质
李涛(山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以“激发创新与分享”为目标的创客教育发展起来,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创客教育活动。面对“全民创客”教育热的现象,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冷思考,正视创客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把握创客教育的本质,真正发挥创客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从而避免创客教育演变为一场运动或者是一场学校创客空间建设竞赛。
第一,创客教育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等认为(2015 ),当前创客教育发展出现了“大跃进”“泡沫化”苗头,表现为“不遵循教育规律,缺乏科学的教育设计,过分关注技术的炫酷等,缺乏基础性学科知识融合注入,使得创客教育变成学校秀场”。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客教育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现有教育体系融为一体,而不是独立于现有的教育体系。创客教育并非传统的“第二课堂”,也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这种教育新理念需要融合于学校教育系统和课程要素。
第二,创客教育是创客式教育,而不是培养创客的教育。创客式教育把“基于创造的学习”或者“通过创造学习”作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培养创客的教育则强调的是创客人才培养。当前,大多数高校开展的创客教育是基于创客人才培养的教育而不是创客式教育,从而使得创客教育变成一种小部分人的精英教育。实际上,创客教育不是培养“创客人才”的教育,而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创造力教育,而不是一部分感兴趣或者热衷于创造的创客教育。创客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开发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开创性个性。
第三,创客教育不是单纯的动手实践,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创造中学习”是创客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创造的过程虽然常常包含动手实践的环节,但动手实践并不是创造的全部。创客教育贯穿了“创造性”思维,提倡学生以“创造性”的思维投入到实践过程中。这与传统的动手实践教育有所区别。单纯的制作过程常常有明确的起点与终点,常常以已知的、具体的模型和程序作引导,而这些模型或程序则往往是在制作开始之前由他人设定的,因此,单纯的制作过程难以形成制作者自己的价值选择,缺乏做人的目的与智慧。而创客教育没有操作步骤,只给出相应的目标,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完成作品的设计、创造等一系列完整的过程。
第四,创客教育不仅是工具和技术,而且是利用工具和技术开展创新思维与创造力教育。创客教育离不开工具,但绝不只是工具的使用教育。“事实上,看似繁荣的创客教育,其实空心化严重,比如盲目让学生去学习开源电路板、大量采购3D打印机、机器人等进课堂等,甚至3D打印一度成为创客教育的代名词。”(黄利华等,2016 )这种现象从当前中小学以及大学中开展的创客活动中可见一斑。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积累和环境支撑,创客教育甚至是机器人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或者STEM教育的“翻新”。实质上,创客教育的实施虽然离不开工具的支持,但创客教育关心的是利用工具和技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创客教育的实践中不应只关注工具和技术的工具性价值,而应更加注重其目的性价值,使創客教育走出“唯工具主义”的误区。
第五,创客空间不是创客教育的核心,只是创客教育有效的载体之一。许多高校认为,建设了创客空间并开展了创客活动就是实施了创客教育。实际上,创客空间只是创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创客教育包含三大元素,即创客教育课程、师资、实践平台(创客空间),其中创客教育课程是基础,师资是关键,实践平台是载体。因此,应加强创客教育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加强创客教育师资的培养。只有建立在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和专业的创客教育师资基础之上的创客空间才能够真正发挥其教育功能,否则,创客空间将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创客教育的兴起源于对创造力的追求与实践。人天生就有创造力,但传统的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人的创造力培养。创造是创客教育的核心,它能够真正激发人的创造与发展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实现由单纯的“知”进化为“知、行、创”的统一,更为重要的是创客教育支持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包括在精神和情感上。创客教育是一个新的事物,在实施创客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跟风,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创客教育的本质并着力构建相应的教育文化环境和完善的教育技术配套条件,完善创客教育的元素与生态,通过创客教育释放人的创造力。
三、高校创客教育的动因、转型与关键问题
李俊(浙江科技学院创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创客教育源自美国STEAM教育,它强调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创客教育是STEAM教育的主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和跨学科知识,通过共享和协作将创意变成实物,从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当前,我国迈入了“众创”时代,高校已经成为创新创业和创客空间的主要聚集区,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激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此,有必要站在新的起点重新分析和思考高校创客教育的发展动因、转型升级和关键任务。
1.众创时代高校创客教育发展的动因
2015 年,李克强总理考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盛赞“创客”充分展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这一年被认为是“创客教育元年”。2016 年至今,创客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创客教育必将迎来崭新的“众创”时代。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再次强调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同月教育部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把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成果是否显著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遴选条件。高校创客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扩大就业渠道、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对国家、区域、高校、社会还是学生个体,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众创”时代高校创客教育转型升级的动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经济进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高校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二是适应“互联网+”新一代技术影响下中国创业环境深刻变化的外在需要。创业的竞争不仅来自业界里或者区域内还来自全民性和全球性,成功创业不能依靠个人英雄主义而必须要靠团队合作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创业者不仅为了生存和赚钱还会考虑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
三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
2.众创时代高校创客教育发展的转型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显著成效,大力推进双创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目前已有20个省以省政府名义,11个省以教育部门名义,制订并向社会公布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浙江省所有高校都建立了创业学院。当然,高校创客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创客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创业实践都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众创”时代高校创客教育发展重点在于把握以下三个转变:一是高校创客教育从面向少数群体提供少量课程的教育,转变为面向全校师生融入学科专业的教育;二是从仅由某个部门孤立的开展若干项教育工作,转变为普遍建立面向全校性的创客教育服务平台;三是从高校孤岛式的、低影响的、单一性的开展创客教育,转变为协同外部资源构建教育孵化一体化的创客教育生态系统。为此,浙江科技学院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构建了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教育343体系,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动力,以多元联动、资源集聚、互惠共享为目标,发挥校企合作的协同效应,构建由“理念-路径-机制”组成的“343”创业教育体系,即“三感三创”育人理念、“课程、导师、基地、文化”等四大协同路径、“激励、沟通、可持续”等三大保障机制(董颖等,2016)。
3.众创时代高校创客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未来高校创客教育将体现系统化、学科化、实践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等特性,做好高校创客教育需处理以下五点关键问题:一是优化高校创客教育生态系统。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保障,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构建完善、开放、合作的创客教育生态系统。二是实现创客教育与专业行业的深度融合。以专业学院为依托,开发工程创业和技术创业方向,实现创客教育与专业和行业的深度融合。三是促进创客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立面向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使大学科技园成为成果孵化和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四是加强创客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培养懂行的创客教育师资,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持教师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实现师生同创。五是要着力推进创客教育国际化。面向经济全球化需要培养一批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要求、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创新创业人才。总之,创客教育将推动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加速转型,培养大批“实战型”科技创新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四、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邓汉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尚未形成专业学科及完整的课程体系,主要以通识课程形式设置。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目标,而创业能力的形成,显然不可能通过有限学时的创业课程一蹴而就。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明晰思路,是将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纳入大学整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形成创业教育融入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态势,才有可能在大学校园中培养出能力卓越的创新创业人才。
依据这一思路,有必要构建一个既包含规定教学动作(计划学时的课程教学),也包含长期课外实践教学和创业指导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包括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基本创业能力训练等环节,也需要经过长期的创业实践历练;由此,逐步进阶成为思维敏锐、能力卓越的创业人才。我校一个典型的大学生创业案例——“吃喝茶山刘”,进一步实证了这一人才培养过程。该企业创始人正是通过上述循序渐进的创业能力培养,毕业后通过开发纯天然草本健康飲品而成功创业;谈及创业成功的过程,他深有感触: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保持个性又活得滋润的唯一方式,就是你掌握了那些“老总们”不懂的技能和实力。今天,他创立的“吃喝茶山刘”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依然存在,成为有创业意愿学生的创业实践基地,陆续向社会输送创业人才。
依据多年创业教育的教学实践积累,结合我校大学生创业活动实证分析,可以总结出大学生创业者的一般成长规律:学习创业知识,形成创业意识→实训创业计划,掌握创业技能→参加创业竞赛,形成创业能力→全真创业活动,提升创业能力。当然,也有可能存在市场和资源高度束缚下,由机会新奇性导致的个别学生 “即兴而作”创业行动,但该规律基于大多数学生的创业实例,具有典型意义。事实上,由于缺乏先前经验和创业资源,大学生创业的“即兴而作”行动往往面临失败的风险。因此,我们观测到的“即兴而作”大学生创业者,在实施创业行动过程中迅速采取了学习创业知识、掌握创业技能、提升创业能力的一系列措施,从而融入了大学生创业者一般成长规律。
图 “课堂教学-课外延展”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大学生创业者的一般成长规律,我们以创业能力培养为主导,提出“课堂教学-课外延展”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图),将创业人才培养有机融入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由上图可以看出,课堂教学面向全校学生,属于基础教育层次,以普及创业知识(含有课程计划规定的少量创业实训)、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为教学目的。课外延展被划分为创业实训和创业实战两个不同的“进阶教学”层次。创业实训的教学对象,是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部分学生,通过与企业家互动的“创业沙龙”、培育创业竞赛项目、指导创业大赛行动等实训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这一创业教育层次以课外延展教学为主。创业实战则面向开展全真创业活动的学生,他们通过前面两个教学层次脱颖而出,因而学生占比明显较低(见上图)。该层次以创业活动的教学指导、问题诊断为主,达到进一步提升他们创业能力的目的。由于全真创业活动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课外延展教学时限可能涵盖创业学生的大学生涯。
这一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两大特点:
第一,创业教育既面向全校学生,也兼顾个性化培养
目前,创业课程已经列为我校所有本科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课堂教学方式普及创业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种以全校学生为教学对象的普及式创业教育,通过本土优化的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或改进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群体中的个体创业潜质,而且有利于学生在专业领域形成创新思维方式。同时,该模式在普及全体学生创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外延展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次、类型的个性化创业能力培养,最大程度提升有强烈创业意愿学生的创业能力。鉴于创业能力个性化培养所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的“全通道一体化”创业实践指导方法,在课外延展两个层次的创业教育(创业实训和创业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注重理论指导下的创业实践
大学生创业活动以机会型创业为主。创业理论综合相关学科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对机会识别与开发的行为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可为机会型创业提供理论支撑。因此,我们在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是课堂教学阶段还是课外延展阶段,均注重创业理论对创业活动的指导意义。对此,业界尚有不同的认识,认为创业活动大多是冒险行动,难以通过理论上的“纸上谈兵”得到阐释。事实上,单纯的冒险行为不利于规避创业风险,成功的创业活动均表现为创业者理性思考与冒险精神的结合。对于大学生创业活动来说,教学指导有必要、也应当提倡创业理论指导下的计划行为。Delmar和Shane (2003)的研究证实,计划行为对新企业创建具有正面的影响。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实践“课堂教学-课外延展”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全程注重运用创业理论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训和创业实战。
此外,“课堂教学-课外延展”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导思路,是基于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我们在实践该模式过程中并不刻意去追求产生多少学生企业家,正如我校党委书记张中华教授所指出:创业教育绝不仅仅是培養一批企业小老板,而是应当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五、面向双创核心素养的青年创客培养
刘志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杨丹:“核心素养”已经逐步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在国家“双创”战略和高等教育“双一流”计划的实施带动下,以创新创业核心素养为突破口,培育一流创新创业人才和青年创客,增加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主动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成为一流大学的自身使命。
1.双创核心素养是青年创客培养的关键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有创造性的人的全面教育而非单纯创业项目的教育,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业技能教育。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还是应该回归核心素养本质。综合国内外对核心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的认识,我们认为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应该从知识、能力和思维三个维度来建构。从知识的层面,应教授学生和青年创客创意、创新和创业的知识;从能力的层面,应培养对新事业的领导力、增强把握机会的能力、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从思维的层面,应培养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应对思维和和创造性思维。上述三个维度密切相联,能力培养以知识获取为基础,思维培养以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为基础,同时又支配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养成。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双创核心素养有别于常见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往往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培育其职业技能和任务完成能力。这种训练往往能高效地帮助学生适应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但在快速迭代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环境下,具有双创核心素养的人才因其对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往往更能敏锐发现市场动向,勇于创新并敢为行业先。
2.平台建设是青年创客培养的抓手
围绕核心素养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校园创客培育,需要高校做好顶层设计和合理构建,不应局限于单纯的课程体系设计或是实践能力培养,而应该针对双创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整合各类资源,搭建教学、实践、研究和孵化等四个平台,从不同角度共同发力,推动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学平台主要由通识课程、核心课程组成,同时包含专业课程、实验课程、实践课程等多维度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为双创人才培养奠定基础。要倡导多元教学方法,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将创意开发、商业模式优化和产品中试等实验教学活动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激发创客创新创业灵感。实践平台可以帮助青年创客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学会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平台通常以实践基地、实训基地为主,各高校可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在现有基地的基础上,进行有机整合和规划,做到优势互补,既为专业课程教学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资源,也要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研究平台对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掌握创新创意创业知识十分重要,没有一流的研究就无法引领学生去新的世界开发开拓。研究平台通常主要由研究中心、实验室、案例中心等研究机构构成。高校要努力打通本科学生创新实践与研究中心之间的阻隔。更应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引导企业为在校生提供实践课题,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践课题研究。孵化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和创客的领导力,把握机会能力,塑造其不确定性应对思维。孵化平台往往包括空间、路演平台、大赛、基金等要素。总之,双创教学是创新创业的知识导入,实践是创新创业的实操训练,研究是创新创业的理论指导,孵化是创新创业的成果转化,四个平台互相促进和融合,共同推进学生双创核心素养的形成。
3.上财“服务+”实践和青年创客培养
上海财经大学具有百年历史和商学底蕴,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民族企业家和金融家。在读期间就参与“挑战杯”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校友张勇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校友陈敏创立的“途虎养车网”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后市场B2C电商平台;校友肖逵创办的“运去哪”进入2015中国B2B企业品牌影响力百强榜。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从2000年开始起步,经历了十多年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7月整合全校资源成立创业学院,“匡时班”同步开班。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大特色就在于走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服务+”道路。上海财经大学商科专业特色明显,校友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但是技术和项目缺乏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短板。早在成立创业学院之初,上海财经大学在比较国内外同等院校基础上,做了清晰的定位。上财的金融、会计、工商等学科专业都是“服务”,应该从“服务创新”而不是“技术创新”入手,推动“服务+”新技术、新模式,培养“服务+”项目,形成新“服务业”,培养新服务业时代的青年创客。迄今,上财 “服务+”模式已经陆续培养出了一批大学生青年创客领军人才。其中,匡时班张思雨创办的“精通创服”,聚焦于初创企业的品牌建设,迄今已经服务300多家大学生企业,成为双创服务的典型。张思雨获评2016全球创业周上海“30位30岁以下青年创客”称号。曹一纯创立的“E电充”项目已与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合作,通过共享经济打造停车充电领域的Uber。目前该项目已经成为上海市新能源充电桩的排头兵,估值达到1亿,成为新时期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
六、基于“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全价值链 的创客培养
刘玉峰(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文勇(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学院院长):黑龙江大学自1998年实施创新工程,到200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九所创业试点院校,学校确立了“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分类培养、强化实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逐步形成了以“课程教学-项目研究-竞赛实训-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为核心的“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全价值链,由此构建了创客培养的纵向和横向体系,初步实现“学校主导、教师参与、学生自主、企业介入、政府扶持”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与素质。
1.高校创客培养的定位和内涵
如何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合理地培养符合科技发展趋势、社会经济所需的创客,是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现实课题。学校秉承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深化和具体化,是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深入融合的大学教育全新发展方向的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个性化教育进行充分融合,并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学科专业的特点,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创客培养。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与意识;二是面向具有创业潜质的部分学生,培养创业精神与能力;三是面向具有创业意愿的少数学生,培养创业知识与技能。学校以创客培养的机制和体制为落脚点,将创客教育的理念与内容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分融入專业人才培养总学分、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实践融入专业实践教学、创客孵化融入就业教育与指导、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措施融入本科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将创客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多元主体参与的创客培养纵向体系
在创客培养纵向体系中,形成学校、企业、政府、资本、社会的多元参与主体,充分发挥参与主体的优势,有效整合资源培养创客。在学校的层面上,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启发创新创业意愿、培养创新创业知识,促进创客实现基础积累;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研究,增强科研精神与思维、提高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创客实现学思结合;通过创新创业竞赛实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创客实现学以致用;通过创新创业科研成果转化,对接专业技术前沿所需、转化科研成果市场应用,促进创客实现知行统一;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孵化,打造企业管理运营能力、提升抵御市场风险技巧,促进创客实现项目落地。在企业层面上,基于校企合作将企业的科研技术、项目运营和管理经验优势引入校园,通过教学、竞赛和实践实训等形式补足教学资源短板,协同开展创客培养。在政府层面上,出台有利于创客培育的各项政策制度,投入引导资金提供创业补贴,规划引领高校开展创客教育和创客孵化工作。在资本层面上,政府和高校协同引导社会资金开展针对创客的小额贷款、创新创业种子基金,面向科研成果和创客团队开展投融资扶持。在社会层面上,加大扶持创客的政策宣传,弘扬优秀创客和典型事迹,形成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和氛围。
3.多维要素互动的创客培养横向体系
在创客培养横向体系中,结合创客培养的过程,形成知识教育、技能培养、平台载体搭建、导师帮扶、资金对接、心理干预及指导和政策保障7个维度,全面达成创客培养的效果和质量。在知识教育层面,学校通过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教育、创新创业知识教育和校企合作教育课程,并结合第二课堂的科研立项、专业竞赛、论坛讲座等实践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为创客培育提供知识储备。在技能培养上,学校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加大专业实践教学的比重,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开展以创客培养为指向的创新创业竞赛、项目路演、创新创业训练营等实践实训活动,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意愿、提升创新创业技能。在平台载体搭建上,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依据创客孵化的进程构建创客空间、创业园、校企合作基地、加速器、大学科技园,并明确各孵化平台的定位和功能,全方位保障创客孵化。在导师帮扶层面上,为创客对接项目导师和创业导师。项目导师主要负责创客项目研究的专业指导,而创业导师主要负责帮助创客的创业项目市场开拓和投融资等项目运营,“双导师”制的帮扶,有效地促进了创客项目的成果落地和转化。在资金对接上,学校筹措校友企业家等多方资源,建立了创业种子基金、“崔重庆”创业基金等,并积极对接社会的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和各类创业基金,开展形式多样的投融资对接活动,为创客孵化提供资金支持。在心理干预及指导层面上,利用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专业团队和心理学专业教师,针对创客进行创新创业心理辅导培训和“一对一”的创业心理咨询工作,并结合各类创客活动弘扬创客文化,形成浓郁的创业氛围。在政策保障层面上,学校出台鼓励创客培育和孵化的57项具体政策和服务创客孵化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并在项目成果转化、专利申请、小额贷款、投融资等方面有效对接省、市、区各级支持政策,有效保障创客的孵化和快速发展。
七、分布式创客空间的构建与探索
施永川(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温州大学积极探索高校创客空间建设新模式,实施“一学院一空间”计划,构建“1+X”的分布式创客空间,系统推进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专业教育的创客教育教学体系。学校实施创客教育四级孵化机制,通过搭建开放、创新、共享的创客学习空间,落实大学生创业项目培育机制,构建了学生专业创客工作室——学院创客空间(创客中心)——学校众创空间——社会创客实践平台四级孵化机制,形成贯通专业课内外、创业园内外、学校内外的创客教育生态链。
一是校院协同共享。学校构建了功能集约、资源优化、开放充分、内外融通、运行高效的校内外创客教育实践教学平台。根据学生创客的需求,有效组织和激活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各种要素,打造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开放式众创空间,为大学生创客提供创意孵化、创客交流、创业培训、工商注册、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同时,确保每个学院建有至少1个紧密联系专业的创客空间。支持各学院依托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与重点实验室,建立一批具有创意发展、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技术转化等功能的特色化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小屋、创新基地等新型创新创业空间,这些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创业服务平台,推动了大学生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业态。
二是大力支持师生共创。鼓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做助手共同研发各类课题,在科研成果转化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支持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自主创业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并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在确保学生团队主体的前提下,支持教师以技术、项目、资金、经验、资源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共同创业。每年,学校都会遴选10余项教师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到众创空间孵化,师生共同组建创客项目团队,在“传帮带”的过程中也助推了大学生创客的迅速成长。学校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为众多的大学生创客团队对接不同的专家教授,并提供最专业的导师指导咨询服务。学校按照“导师+公司+创客”的模式,为每个大学生创客团队对接校内外导师各一名,校内导师主要提供项目运营过程中的指导,校外导师则主要是导入相关行业的资源,这样可有效地降低初创公司的创业风险,提高成功率。
三是助推产教融合。通过推进众创生态建设,积极对接地方优势产业,通过产教融合,提升地方系统创新能力。学校通过与地方政府共建创客空间联盟、创客学院等形式,与地方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创业园区等创新主体多方协同,建立深层次的合作交流机制,拓展空间的服务覆盖面,优化创业服务流程,打造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众创空间,形成创客培育良性生态系统。通过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吸引众多大学生创客投身区域创新创业,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有效集成。
四是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为了提高众创空间的服务质量和服务内容,学校引入税务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风险投资机构等社会专业机构,服务内容涵盖了工商、税务、法律及融资服务等内容。同时,根据创客团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3D打印技术、互联网媒介、商业模式、竞争力分析、项目融资、法律风险等专业化的服务与辅导。定期邀请企业家进校园宣讲,组织创客团队赴企业参观考察,更好地帮助创客深入了解市场,对接社会实际需求。这些资源的整合为入驻众创空间的大学生创客团队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保障和强有力的支撑。
八、创客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实践运行
薛屏(宁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当前,创客活动在全世界蓬勃发展,创客空间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创建,而关于创客的学术研究却仍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很需要创客教育的学术研究。笔者以宁夏大学创客空间为例,看如何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探索高校創客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实践运行。
1.高校创客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创客活动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而创客空间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创客、创客导师、创客教育生态环境是构成高校创客教育生态系统的主导要素。
创客 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中,“创客”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说:“我到访过许多创客空间,看到年轻人有许多奇思妙想,他们研发的产品可以说能够带动市场的需求。真是高手在民间,破茧就可以成蝶。”因此,创客是开源文化的代表者,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践行者。宁夏大学创客空间的创客包括在校的大学生和部分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创客是来自于西部地区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宁夏大学机械学院2010届毕业学生王磊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双创”中成立了自己的新型显示器公司,成为宁夏大学毕业生中科技引领型创业者的典范。
创客导师 当前开展创客教育,需要大批的创客导师,而师资的缺乏是制约创客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杨现民和李冀红(2015)提出创客导师应具备以下核心素质: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熟练掌握各类设备和工具的操作;夯实的学科知识,且能创新应用;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宽广的人际圈子。宁夏大学创客空间一方面充分挖掘现有创客师资资源,另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创业经验和学术背景的社会创客导师。创客导师张冬是宁夏大学创客空间的开拓者,曾经两次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在2013年获得国际发明家协会“最佳计算机实施发明奖”,并且创建了创客网站和创办淘宝店铺等多个项目。
创客教育生态环境 创客教育生态环境是个体实现创意的基础,主要包括线下的物理创客空间和在线的创客社区(Sheridan et al.,2014)。物理创客空间主要为创客提供必备的创新工具,如木工、金工、电焊台、激光切割机、加工设备以及3D 打印机、热风枪、热熔胶枪等一系列手工、电动工具等。在线的创客社区,展示创客产品,分享创新创业知识和经验,并与社会其他创客空间进行交流,共同形成创新创业项目团队。
2.高校创客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运行
(1)组织创新创业竞赛,以赛促教
宁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每年举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及多次学科创新竞赛。2016年6月,成功地举办了宁夏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同时,C语言程序设计大赛、自平衡创新设计大赛等多项学科创新竞赛也风靡大学校园,使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大赛深度挖掘了教师及学生的科研成果,促进了创客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以赛促教的良好机制已形成。
(2)构建良好的校园创客文化
创新理论的开创者熊彼特经济学大师特别强调企业家精神,即创新创业精神,追求成功、勇于冒险、挑战困难、不断创新(Neck et al.,2004)。宁夏大学创客空间通过“创新创业校园论坛”、 中华博士会“双创”校园行、“多闻科技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征文比赛、宁夏大学2016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等多种创新创业活动酝酿良好的校园创客文化,这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向和激情,释放大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3)创客教育与实践训练
创客教育与实践训练整合跨学科领域知识,提供开放式资源,学生通过动手制作、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分享创客文化,激发创意并实现创意。宁夏大学创客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应用,仿真模拟、案例教学、创新创业论坛、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实践中,通过做中学,让大学生感受创客文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
创客教育的出现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颠覆了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力。
九、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展创客教育的思考
許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就业创业训练中心主任)、潘峰:与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国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创业教育存在起步晚、质量低、观念滞后、目标与定位不明确、同质性高、个性化创业教育研究不足等问题。因此以“高效、不浪费、对市场反应快速”为特征的精益创业模式应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适应新常态的最佳选择。
1.高职院校创客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有创客力量仍然薄弱。现在这些活跃创客绝大多数是刚接触创新创业的新人,往往出于兴趣爱好而投入创客活动,他们之中大多数的专业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对开源硬件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更加有限,所开展的创新项目本身不够成熟,更加没有产业化、商业化的深层次需求,能够积极投入创业活动的创客更加少,同时在专业技术、商业意识等方面有待提升。
项目缺少资本投融资渠道。创客们不乏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但是缺少资本投融资渠道。真正解决创业企业及创客的资金需求,有赖于专业化的天使投资人队伍。而试图通过政府、信贷机构等解决创客的资金需求是一条不可持续发展道路。硅谷创业生态中不仅有成千上万的创业者,更为可贵的是有比创业者更为专业、具备风险识别和排除能力的天使投资人。柳州市目前只有一家投资型众创空间,面对十分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来说显得杯水车薪。
创客的创新产品实现难,成果转化更难。创客的创新项目面临困难多,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对于创客群体来说,好创意不少,但是能够真正制作出实验室样品的却不多。创客们在开发创新项目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多,需要专业指导时,往往不知道从何处获得。创客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创客之间进行创新项目合作开发的更少,往往只是在小范围内开展创新开发活动,习惯于单兵作战、单打独斗,还没有形成创客们合力共同开展的意识。创客的创新成果转化难。由于投融资渠道、商业模式选择、市场理念、生产和人才管理欠缺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好创意只能停留在样品上,难以转化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 此外,大部分青年创客面临着房租、人力支出、生活成本、生产及税收等种种压力,在没有得到有效资金、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即便有较好的创新项目,也不愿轻易尝试创业。
面向创客的专业化教育培训体系尚未形成。在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众创空间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创客数量尤其是以高校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创客正飞速增长,其对创新创业专业教育和培训需求随之提升。然而现有的创业培训力度却跟不上青年创客的步伐,尤其在开源硬件、程序编程等专业培训方面,青年创客们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专业系统培训。
2.高职院校开展创客教育的实践路径
结合地方优势产业引导高职众创空间建设。重视各类投资建设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驱动作用,结合地方众创空间实际发展情况来进一步加强产业引导,紧密对接实体经济,同时建议制定资金、税收等扶持政策为其发展助力,以有效支撑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其一,从软硬条件和根本内涵上实现众创空间的升级;其二,政府动员社会化专业机构参与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其三,构建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的专业化众创空间。
营造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倡导“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自强不息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引导更多青年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大潮;通过青年创新创业系列赛事活动,展示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和优秀创新创业项目;通过评选“优秀创新创业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先进集体,表彰一批有特色、有建树、有引领作用的创新创业者和创业企业;通过举办“创客论坛”“创客故事会”“青年创新创业典型报告会”等活动,推广一批创新人物的创新创业事迹;引导众创空间发展与地方战略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相结合,使其对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更大的作用。
3.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客教育实践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无法像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利用巨大投入来推动大型众创空间实体的建设发展。学校依托“产学互动、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需求;并以创客精神引领“素养·管理·创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各专业围绕总体定位,系统设计“二维”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了创新与创业教育并举、创业与就业相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体系。学校进行了包括就业与创业训练中心、创新工作室、民族工艺产品设计研究中心、数字化制造和设计创新中心、协同创新研究院等为主体的创客校园建设;成立了以不同专业为背景的专业社团和创新工作室,如电子创新工作室、博奥机械协会、软件开发工作室、艺术设计工作室、电子商务协会、驰美汽车协会等,以产品开发和各类竞赛为载体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认可。
參考文献:
[1]董颖,郑友取,李俊(2016).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4):95-98.
[2]黄利华, 包雪, 王佑镁(2016). 设计型学习:学校创客教育实践模式新探[J]. 中国电化教育, (11):18-22.
[3]杨现民,李冀红(2015).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 23-34.
[4]余胜泉,胡翔(2015).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4):13-22.
[5]Dougherty, D. (2011).We Are Makers[EB/OL].[2011-
09-02]. http://www.ted.com/speakers/dale_dougherty.
[6]Delmar, F., & Shane, S.(2003).Does Business Planning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Ventur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4(12):1165-1185.
[7]Neck, H. M., Meyer, G. D., & Cohen, B. et al.(2004). An Entrepreneurial System View of New Venture Creation[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42 (2): 190-208.
[8]Sheridan, K. M., Halverson, E. R., & Litts, B. K. et al.(2014). Learning in the Making: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of Three Makerspaces[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84(4): 505-531.
收稿日期 2017-03-21 责任编辑 田党瑞
Foreword: The practice of maker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ake place in such two contexts: International maker movement and global educational reform interacts to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maker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ich has led maker education to become an important orientation of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world;“Nationwide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in China continued to flourish,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come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and breakthrough in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integ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conomy and the society, and at the same time speed up the large-scal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willingness to practice. The maker education i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and compound education, which emphasizes the accumulation of maker spirit and maker culture with a focus on procedural and divergent training practic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s nurtured first-clas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and young makers, taking the core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has put the training goal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the goal of training talents in the University, forming the trend in which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integrated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Ningxia University explores the component elements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of maker education ecosystem of univer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system theor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s established the“integration” innovative business education model of “oriented to all, based on specialized subjects, classified training, strengthening practice and integrating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mphasizes that the maker education enables educators to realize the unity of “knowing, doing and creating” from pure “knowledge” ; Wenzhou University actively explores the new model of maker spa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nstructs the “1+X” distributed maker space to promote the system of maker education integrated wi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all student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constructed a “343”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idea-path-mechanism”; With the compound technical skills training objectives guided by the maker spirit of “literacy-management-innovation”, Li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build a combin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through the entire proc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 educ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fully manifes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oretical thinking of maker education pract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o help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 China,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ave combed and thought about the theme of “make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ese viewpoints fully demonstrate the unique maker education practice of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reflect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universities in practice.
Keywords: Maker Education; University Practice; Theoretical Thinking; Review of View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