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娥“梦”断 红楼依旧
2017-05-30周蓓怡
周蓓怡
《红楼梦》,是中华灿烂文化中的一块璞玉,书中诗词歌赋更是作品的精华所在。作者在《红楼梦》书中,创作了大量的意隐义深的诗词,除了使小说具有更丰富、更华美的文学价值外,影射出侯门小姐、丫鬟的悲惨命运,预示着封建社会走向没落、走向崩溃的历史进程和必然结果。书中描写女性的诗词尤其精彩,而且许多都影射女子的命运。
当年那个大管家王熙凤一手弄权作恶,一手贪财害命,在贾府呼风唤雨,可不料,风水轮流转,最后却落得获罪坐牢短命而死的下场。一首《聪明累》唱出了她的一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她的泼辣也悄然埋葬于皑皑白雪之中。“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20岁选入宫闱为“贤德妃”,世人眼中看到的是无尽的荣华富贵,只有她一人知晓宫墙冰冷,宫中勾心斗角的暗流。她,元春,最终也难逃成为宫墙下一缕冤魂的命运。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寄人篱下、郁郁寡欢却最具才情的潇湘妃子黛玉,在大观园里收获了友情也遇见了爱情。他们一见如故,似是三生三世命中注定,“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他们追求婚姻自由,反抗封建礼教。他们是“木石前盟”的陪伴,胜过海誓山盟的轰轰烈烈,可最终这段镜花水月般的爱情,也只换得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葬花词》,吟出了一曲动人离歌,“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喊出了身处逆境的无奈;“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唱出了为爱浪迹天涯的渴望;“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道出了悲惨命运的结局。黛玉,像大观园中最清冷的一朵海棠,花开花落,至少这一季,曾被甜蜜盖过了伤害。而她,薜宝钗,纵使再世故圆滑,深谙人性,也没能抓住宝玉的心,不得不面对“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的现实,不得不接受被冷落的无情结果。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迎春,人如其名,花柳一样美丽、纯洁的小姐,禁不起封建宗法制度的摧残,出嫁一年就被“中山狼,无情兽”折磨死了。“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春,生在这个已没落的封建大家庭里,才华夺目,却不得不远嫁“一帆风雨路三千”,梦魂难见家人。“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看到三个姐姐的悲惨命运,看破红尘,皈依佛门做了尼姑,在青灯古佛旁了结一生。秦可卿、妙玉、史湘云、贾巧姐、李纨等侯门贵族女子,在描写她们的诗词中,体现出各自的悲哀,控诉着封建社会的腐朽。
大观园中地位低下的女子,都是被买来、抢占的奴隶,没有名姓,没有人格尊严,没有人身自由。全书有称呼的丫鬟、奶娘就有50多人,还有许多打杂的女子,她们的人生都由主子主宰。“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遭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她是被赖大买来养大的,是奴才的奴才。但心比天高,敢于反抗,遭到妒恨而短命夭亡。她,晴雯,却成为了宝玉心心念念的芙蓉仙子。“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袭人,性格与晴雯相反,出身穷苦,几两银子卖进贾府伺候宝玉,因奴隶身份与公子无缘。“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曾是小姐的香菱,不幸被人拐走,卖给“呆霸王”薜蟠做小妾,遭其妻迫害而死。
一句句诗牵引着故事的走向,一首首词完美诠释着角色的形象。诗词,是《红楼梦》的动脉,也是讀者心之所向。一盏香茗,白烟缭绕于书页间, 一个个文字,仿佛在茶香中发酵一般。其实它早已发酵,沉淀在璀璨的中华文化中,但它永远不会腐烂,因为它将永驻于岁月长河。这就是诗词中的《红楼梦》,一部不朽的经典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