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教学绽放异彩
2017-05-30韩莹
韩莹
中国是诗词的王国。五千年的文化熔铸了璨若星辰、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篇: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叹息;那“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豪迈;那“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的悲怆……诗词是永恒的主题,纵使穿越千年的雨雪风霜,仍响彻在我们的耳畔,留在我们的心中。如何把这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学生对于古诗词的习得至关重要。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孩子都最怕上古诗课。说起古诗,强记、枯燥、乏味等这些词语总会不自觉地从学生嘴里蹦出;而比起琅琅上口的篇篇美文,一些教师也感叹最怕教学生古诗。因此,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积极性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古诗词的实践中,我总结了一点关于诗词教学的方法——“四重奏” 古诗词教学模式。
一、课堂“留白”,奏出“诗意”
诗,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在有限的篇幅里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诗中营造的意象与意境,为学生留出了广阔的欣赏空间,也提供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所以,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应少一些个人风采的展示,多一些切实为学生服务的应变。
而在平时的诗词教学中,普遍存在“满堂灌”的沉闷局面,甚至形成枯燥的模式——写写重点词语的意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效果总体来说不是很理想。要想提高诗词教学质量,必须调动学生学习诗词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尝试给课堂一个“留白”,让学生精细地咀嚼诗词,从而深刻地理解诗意。在理解诗词的过程中,学生一旦发现了疑惑,便可确立研讨目标,之后小组合作,查字典、结合图片、找近义词,进而再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分析、综合。学生们互相争辩、互相启发,这样的形式不仅扩大了他们的视野,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当然,理解古诗需要相关的古汉语知识、历史文化知识,学生不可能了解得这么多、这么全。因此,在学习古诗词时,学生可参考相关资料,先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古诗词学习,讨论结束后,教师再加以点拨、总结。这样,就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和情感体验的前提下,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巧妙地“扶一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拉近传统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以新的生命力。
二、紧扣“词眼”,奏出“诗情”
如何教好诗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指导学生去主动地、积极地、充满兴趣地学诗词。诗词,往往都是浓缩的精华,概括、凝练、精当甚至有些生僻,所以我们教者要做的,首先就是让诗词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生动、丰满起来。古诗词往往都有“词眼”,一般是全诗所要表达的情感的体现。如李白《静夜思》中,诗人主要表达的是游子的思乡情怀。所以,全诗的词眼,可以定位为“思”。其实,词眼往往都比较容易提炼概括——古人所表达的情感或是相思离愁,或是家国危及、怀才不遇,亦或是借物抒怀、喻明事理等。这就要求我们要理解诗人内心最想表达的情感,紧扣诗词中的“词眼”,引导学生联想、品悟、积累,去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找到与诗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达到情感的共鸣。
在执教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时,我尝试在“无遗力”“纸上得来”“躬行”这些词中做足文章,放大词境,拓展教学。学生联系自己的知识储备,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闻鸡起舞”“囊萤映雪”“纸上谈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当孩子们道出那一条条熟悉的名言警句、一个个生动的成语故事,一句句睿智的总结感悟时,课堂上便激起层层智慧的涟漪,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就真实而又充满生命力了。
三、用心品读,奏出“诗境”
(一)诵读为本,读中提升
读,是语文教学之魂,更是诗词教学之魂。要融入诗词的意境中去,理解诗人的境遇和情感,全在于一个字:读。读能使诗词的精华润物无声地渗入到学生的心灵中,诵读、吟咏、背诵,在读中感悟、想象、积累,读出诗词的韵味,这是教学古诗的基础。基于学生不同的朗读水平,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个训练坡度:读准,字正腔圆;读流畅,有韵律;读出韵律,表现情感。这样,能力稍差的学生也能够“跳一跳,够得到”。在读好的基础上,还可以再进一步尝试吟诵甚至吟唱。一段熟悉的旋律,学生打起拍子,和着音乐,手舞之,足蹈之,定会乐在其中。如果在诗词教学中忽视了“诵”这一重要环节,而对诗词本身做过多地讲解和分析,结果往往是学生囫囵吞枣,强记硬背,根本谈不上去品味诗词的意境。
(二)关注“情趣”与“诗象”
“情趣”与“诗象”是古典诗词的文化“内核”。古诗主题教学就意在引领学生披文入诗、潜心会文,透过诗言感受诗人跳动的脉搏,触摸诗人的灵魂,从而在学生心中留下一份精神的感动、情感的共鸣,留下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意象。感悟古诗,不能肤浅地停留在解释字面意思,而应从诗句背后去把握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感、那种韵味呢?那就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积累,展开想象的翅膀。
课堂上,问问学生:“读了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紧紧抓住“诗象”这一中介,实现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情来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难生成的。“情”要靠“象”去显,课堂上,当悠扬的歌声响起,学生怎会不沉醉其中?当战马嘶鸣、铁蹄肆虐、战火纷飞的画面在孩子们面前呈现,此景此境,怎不让学生顿生悲切凄凉之情?当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入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实践证明,有效的多媒体资源引入,能尽快地让孩子们进入一定的氛围之中,心理上会与诗人产生共鸣,而对于理解诗的主旨便容易得多。在学习《七律·长征》这首古体诗时,由于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画面离学生的当下生活太遥远,孩子们无法感知当年战争的残酷。因此,我找来了电影视频资料,进行截取处理后,带学生回到了那不一样的年代。学生安静地看着,沉浸其中,一个个仰起头,眼中写满了敬佩。此后,学生生动地讲述了自己对“暖”与“寒”的感受。一段影片资料,让孩子们走近了历史,感受到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成功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類比迁移,奏出“诗趣”
每一首古诗,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彼此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总是孤立地教,要尽量进行类比迁移。可以把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诗作摆在一起,通过比较,让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从而让学生更易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达到情感的共鸣。
在教学《题秋江独钓图》时,课前我进行了一些思考,打破了常规的诵读、解释、交流、背诵模式:“一曲高歌一樽酒”是个很特别的句子。因为渔者“高歌”,其目的不在鱼。于是,我出示了上学期刚学过的《小儿垂钓》,让学生品读比较两位垂钓者的形象。学生讨论后提出小儿的“怕得鱼惊不应人”与独钓者“一曲高歌一樽酒”的心境、目的不同,从而总结出独钓者的悠然自得、怡然自乐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境。以此为例,继而学生还交流了古诗中的很多“垂钓者”形象。尝试自己创作,围绕“垂钓”作诗。学生跃跃欲试,创作出了一首首略显稚嫩却又富有创意的诗篇,“快乐的渔翁”“心急的渔翁”“孤独的渔翁”等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尽管一些诗还不合平仄,也不押韵,但孩子们学习创作的热情却令我激动不已。于是我对他们充分肯定,大加赞赏之余,还充分满足一些学生“表现”的欲望——让他们面对全班同学大声诵读自己的作品,然后谈谈自己创作的过程。一首首小诗,传递出孩子们真诚的情感与灵动的想象。诗词课堂教学中,运用智慧,多一些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多一些拓展和延伸,带给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是无限的。看着孩子们充满生机的笑脸,宛如小诗人一般尽情享受诗词学习的乐趣,体验着创作成功的喜悦。我想,这样快乐的诗词课堂一定是孩子们喜欢的!
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营养,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化,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民族语言的演变和渊源。诗词深奥的语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和想像力。如果我们能在创设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相信古诗词“四重奏”教学模式定能绽放异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