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桥

2017-05-30陈贝佳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7年5期
关键词:人行天桥许仙天桥

陈贝佳

作为恐高的胆小鬼,我不喜欢天桥——人行天桥。

过马路原本不是让人畏惧的事,然而此刻我需要在这城市之上,在最接近烈日的地方,表演高空过桥。

于是我开始质疑这天桥的存在意义。显然,人行天桥是城市化到极致的产物。从前桥是两地的连接,如今天桥却是一地上空的赘肉。但若要说它多余,好像显得我不明其理。天桥作为桥的一种,自然也有渡人之用,只不过此桥是为方便底下的车流,而以往纯粹是便利其上的人潮。当一个城市對车的重视超过了对人的重视,那么对这漠视人心的钢筋之物,我想我讨厌得有理。

诚然,人行天桥具有“交通”的意义,可如果它只具有交通的意义,我们也定要为了它的降生欢呼鼓掌么?我观桥上行者,步履匆匆,恨不能插翅飞到另一端;料其见我应如是。心火愈扇愈旺,这并不是我们的过错。江南以小桥流水闻名,网师园三步而逾的引静桥,白娘子、许仙相会的西湖断桥,都滋养着百姓心底的柔情。过园林小桥,缓步来赏池中禽鸟、点点红翠;西湖雪霁,纵游人如织,亦有闲情漫步桥上,或可见“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是别样的淡妆浓抹。桥,当是让人驻足、惹人流连、牵住人心的所在。可在天桥上,你有什么停下的理由呢?唯见桥下再不用顾忌行人的车辆呼啸而过,快快快,开去一个没有桥的地方。

人行天桥是留不住人的。它的存在,不过为日新月异的城市徒增一抹仓皇与无措罢了。

没了天桥,世界会怎样?或许只是慢一些,而日子还是这样过。林语堂曾说,中国的传统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当桥高高架起时,它便在不知不觉中同生活,同艺术割裂了,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我怀念《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场景,甚至可以想象华灯初上时,北宋大大小小的桥上是怎样一种热闹繁华。因沟通了此处与彼处的人们,建造物才有了生命力。而今,艺术已不愿上桥,而无人驻足的天桥,亦是寂寞的。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物是人非或许难免,我只愿桥能接一接地气,让现代人的情感得以栖息。

猜你喜欢

人行天桥许仙天桥
发胖也有好处
上海银城路人行天桥的设计与分析
五六十年代的老天桥故事
许仙人
处暑
天桥
大跨人行天桥的自振频率初探
千年等一蛇(二)
即墨市文化路人行天桥舒适度设计
一座坊墙式人行天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