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霉菌检测应注意的问题
2017-05-30艾格木别尔地·铁木尔
艾格木别尔地·铁木尔
摘要:霉菌在饲料中寄生繁殖能够产生大量霉菌毒素,这些毒素会严重影响到饲料质量,这些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被动物进食之后,轻者会出现中毒症状,重者会导致动物中毒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饲料生产企业来说,必须重视饲料霉菌的检测,确保饲料质量。本文主要结合實际情况就饲料中霉菌检测应注意的问题您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饲料;霉菌检测;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7-0193-01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饲料加工行业以及畜牧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对饲料质量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严格控制好饲料中霉菌含量是确保饲料品质的重要微生物指标。饲料中的霉菌通常情况下对温度条件极其敏感,如果控制不好,将会对饲料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饲料中霉菌含量超标会显著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动物的繁殖能力,干扰动物的免疫系统,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因此,饲料中霉菌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检测,为饲料企业和饲养户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切实保证饲料质量。本文主要就霉菌检测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论述,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霉菌接种计数
霉菌检测主要采用平板计数方法进行,要严格按照相应卫生保准对待检样品的污染程度进行全面评估,然后对饲料样本的做至少3个稀释浓度梯度,保证能够准确计数,保证每一个稀释度都要充分混合均匀,每次递增一次稀释度就需要更换一支吸管,确保每次稀释液浓度不会受到污染。
2 确定合适的培养时间
霉菌检测和细菌检测的时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霉菌检测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环境才能繁殖生长,相对于细菌来说起培养难度更大,因此,霉菌检测需要更长时间的培养。在进行饲料中霉菌检查过程中,很多霉菌通常在接种3d后才能观察,有些不容易生长的霉菌需要连续培养7d以上才能观察到霉菌形态和特征。但是对于很多检测样品在培养3d左右已经无法准确进行计数的,因为这些霉菌生长繁殖十分迅速,尤其对于饲料中的毛菌、根菌等通常在培养的较短时间内就会快速生长繁殖,如果等到培养3d后再观察特征,霉菌已经疯长,覆盖住了整个培养皿,所有对于这类繁殖速度较快的致病菌需要在接种2d内就要观察,不然会因为繁殖过快不能准确计数。实际试验证明,培养3~4d中培养皿霉菌的数量和持续培养一周的菌落数量并没有多大差异性,所有为了保证计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对饲料中霉菌数量进行检测过程中要从接种48h内开始计数。通常情况下如果只是单纯的对霉菌数量进行统计,则培养4d左右就可以结束培养。如果要进一步对霉菌种类进行鉴定和区分需要还需要继续培养更长时间,一般为2周以内。
3 培养基的选择
培养基类型分为了高渗培养基、低渗培养基和选择性培养基。目前,在进行饲料中霉菌检测过程中主要采用高盐察氏培养基,这种培养基类型主要适合高渗性霉菌生长,由于在饲料中能够产生毒素的真菌主要是曲霉菌、青霉菌和镰刀菌属,这些菌属中的很多真菌都使用该种高渗培养基的,因此选择使用高盐察氏培养基作为饲料霉菌检测的主要培养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时在进行具体检测过程中为了比较全面的反应出各种饲料样品中的真菌的总体数量,还选择使用低渗培养基作为培养基质,如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此外,在检测过程中为了更好分离某种类型或者特定的产生毒素的真菌种类,常常选择使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区别诊断。
4 确定合适的培养温度
在进行饲料霉菌检测过程中不同霉菌有不同的温度要求,通常情况下霉菌检测主要在恒温的培养箱内进行,温度一般维持在25~28℃之间。绝大多数的真菌生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左右,而对于一些能够分泌曲霉素的真菌往往需要更高的温度,如黄曲霉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中只能35℃左右,构巢曲霉的适宜生长温度为33℃,烟曲霉的生长温度为37℃左右,因此,在进行霉菌检测过程中要结合诊断目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温度。
5 计数范围
霉菌菌落通常情况下是由包子和菌丝组成,十分扩散,在固定的培养皿中,菌落数量稍多就会出现重复、交叉和重叠的现象,从而对准确计数产生不利影响。如果过早计数就会因为产生的菌落数量较少不能准确计算,因此选择适当的稀释度进行计数是确保检查结果准确、科学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具体检测过程中应该选择每个培养皿10~50个的稀释度进行霉菌计数,在计数过程中对于培养皿中菌丝数量众多,菌落特别扩散的霉菌,则应该在更少的范围内进行计数,一般情况下每个培养皿30个稀释度以内计数,这样才能够确保计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总之,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饲料品质和质量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需要相关检测人员高度负责,认真细致,熟练掌握相应的操作规整和檢测要点,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邓惠中,贺建华.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