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割裂学术传统的中国大学

2017-05-30李国良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国大学创新性

摘要: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通过逐渐反古西化、艰难摸索的革命和建设进程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也付出了忽略华夏文明博通诸家与崇尚人伦的学术传统的代价。简要概括学术传统的发展及其在我国大学中的断裂表现,如给中国大学带来了学科倾向事后解释、封建知识集权影响依旧、包容创新意识缺失等不良后果,在功利主义教育、文化演进等因素中追溯割裂的根源。

关键词:学术传统;割裂;中国大学;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6-0001-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6.001

对学术传统这一起源于欧洲的现代观念,在国内常被学者教条式地套用于中国学界,或急切试图构建起一种令人向往的学术殿堂。究其根本在于学者并未结合中华学术文化的实际发展,对学术发展的历史缺乏客观性认识;且对国外学术的发展考量仅限于学术范围内,缺乏涵盖社会文化环境与经济法制基础等整体格局的视角。

一、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统的形成

(一)學术文化的发展

学术起源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人们对之进行反思且力求解决;在此过程中逐渐积累起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的飞跃,出现相应的组织或载体对其继承、传播和发展时,便形成了初期的学术文化。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落后和人类智力有限,学术通常与原始宗教信仰混为一谈,黄帝撷项时代便有巫觋专司人神为职,至殷商之时形成设置专门职位掌管学术与国政的建置史官的制度传统;至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失,维持千年的王官之学解体,开启了自由讲学、私家著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盛景象;至汉代学者奉先秦儒学原典“六艺”以为“经”,始取经天纬地的常道义形成了经学,后为达到帝国政治的目的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和立经学博士的文化制度[1];到魏晋时期汉帝国政治文化瓦解,士人意欲冲破旧礼法,融贯儒道乃使个人情趣得以彰显,形成了学术风气转移的魏晋玄学(注重探求义理、强调辩名析理、讲求平等多远的玄学清谈);至隋唐时期,自汉代传入中土的佛教在大乘空观与中国传统的心性之学的整合背景下逐渐得到认同,加之隋唐寺院经济与僧官制度的建立而构成了隋唐时代的学术主潮;至宋明之时,惩于魏晋之乱与前朝衰世人伦道德的败坏,宋代文化制度变更,伴随着新宗法思想建设而重构伦理秩序与道德观念,催生了融合儒、道、佛家思想内涵的宋明理学(又分内心体会与探求外物的明理思想);至清代以来,鉴于明末空疏颓败的学风兴起了对心学的批判进而对宋明理学反思,加之兴文字狱等文化政策的影响,开创了注重实学(考证)精神的清代朴学。

至近代的内忧外患,在举国开始反古西化的背景下,国粹学派导师章太炎倡导的平等学术精神(肯定孔子及学说和倡导百家并举)和实证学方法(政治国故运动的兴起)实际上已孕育了五四新文化的合理内涵[2];与此同时伴随学习西文、西艺、西化运动的不断深入和五四运动影响的推进,逐步建立了现代学术传统的内涵,在治学观念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确立了注重实证和关怀现实的两大学术传统[3]。缘于现代文明与科学知识“后发外生国家”的地位,为追赶先进国家与全面恢复国家生产,或出于学者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或出于政府的着力引导,将学术同时代使命相结合一直成为现代中国学术的主要基调,而这一基调也为1957年的反右派阶级斗争(反对知识分子)的扩大化与随后的文化大革命等狭义的“反知识反革命”埋下了祸根。到九十年代后期,教育更是承担着拉动国家内需的国家建设重任,也是在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高校改革的第二波浪潮“合并风”盛行,教育一统的格局和分权管理的模式初步建成。

(二)学术传统的形成

从表1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及内容来看,学术传统的成型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

第一,学术文化的发展始终贯穿着行政引导的传统。自学术文化形成的王官之学,到磅礴的汉帝国文化再到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及现代民族复兴,历史长河中由行政引导发展的学术传统已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至今依然深刻反应在我国重视应用研究忽视基础研究的科技管理体制中。这一传统也足以解释为什么现代中国大学出现“不管则乱,一管则死”的不良局面,强行移植或急切建立学术自由高楼的做法有违我国学术发展的实际基础。

第二,作为文以载物的学术主体的各大学派及其论著,都是囊括多学科的百科全书式的综合体。在学术内容上,从史官建置时治病的巫医、祈神的巫吏、祈雨的巫师等学术文化中就包含了历史、天文、医学等学科,再到随后发展起来的诸家著作更是现代各学科的综合,包含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并分成有机联系的天道和人道,是万物的本体和规律、最高的政治原则、最高的道德规范[4]。在学术研究指导思想和方法上,更有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关学领袖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所彰显的力图综观古今、心怀八方的宏大理想。

第三,整个学术历史的进程中,人伦孝道是无论何时何地及何门何派都极力倡导的,也是我国学术传统的突出特点。孟子曾有言“三代之学,一言以蔽之曰:明人伦”,自尧舜时代用人“先荐举、次察品德,然后试之”,夏商周三代学共之而“考其德行,察其道艺”,汉代以来便开设常科孝廉,召人伦道义杰出者用之,且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儒家经学在我国学术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儒学又重在倡导“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隋唐兴科举制后延续1300余年至1905年废除,科举给出身,吏部铨试观“德行、才用、劳效”授予官职[5]。另一方面,崇尚通学的学术作风实为通人之传统,其目的在于光大人伦道义:如“学而优则仕”、“以德治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等思想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学术传统在大学中的割裂表现及危害对照行政引导、博通诸家与崇尚人伦的学术传统根深蒂固且在现实中亦明显存在,不再赘述;将着重阐述现代大学中存在的割裂了博通诸家与崇尚人伦学术传统的表现及其危害。

(一)学术传统在大学中的割裂表现

第一,对于博通诸家传统的割裂具体表现在实用学科研究的持续火热与人文学科的门可罗雀,自然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日趋专门化细致化。首先,对实用学科如工业师范等科来说,从建国初期的院校调整来看关于工业师范类的高校数、相关专业设置数、学生就读数量及所占学生整体比重都呈迅猛增长的趋势,而相应人文科财经政法等院校、专业、学生数及比例呈严重下降或削减的趋势[6]。据2008年科技部的研究与发展课题经费统计分析:自然科学17%、农业65%、医学84%、工程与技术627%、社会人文54%,且较2007年比只有社会人文科学经费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其他均有提高[7]。另外,更不必说由于实用学科因投入充足、资源丰富、设备技术先进、就业前途广阔等吸引了更多的优秀师生而带来的一系列“马太效应”。

其次,建国初期实用科学如工业师范专业得到了快速与越加专门化的发展,相应人文社会学科(文科财经政法)却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随后的阶级斗争与文化大革命则彻底出现了否定知识分子的倾向。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考恢复,教育事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以教育部统计资料的专业设置数进行论述。从表2可知2002-2004年伴随国家第二次的院校调整效果的显现及成人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部调整了以往统计表格的层次与方法;各专业的进一步分化的趋势在专业总数的增长及各学科领域专业数的增长中得到体现;而专业点数总计的巨幅增长(远超于学校总数增长)显示了合并与创办综合性大学风潮的功效,这种在学科日趋专业化基础上采取的平均主义策略更加削弱了政策性整合的综合性效果。

第二,崇尚人伦学术传统的割裂则表现在现代学术研究中的人文精神的缺失、广大师生共同体人文信仰的冲突。首先,对于现代学术的人文精神缺失就如科技部关于2008年各学科领域研究与发展经费的分布情况所显示,本来我国现代文化就属于“后发外生”型,再加上关于本土化或传统性研究的文化相关人文社会领域的投入滞后与比例下降,因而我国的科学研究(包括人文研究)总是处在追随国外发展脚步的水平上,中国学术自身的内生型传统研究优势得不到发扬:“二十四史”的宏大、《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的璀璨、中医学的博大精深等为世人揭示了伟大震撼的中华文明,但在现代学术研究中学者对于纯学术人文精神的诉求没能得到有效彰显,以致学术不端、对他人研究成果移花接木替自己请功的不耻现象层出不穷。

其次,在广大师生人文信仰的冲突方面,大学的割裂表现得更加明显。西方民主法治基础上市场经济的引入,国人缺乏文艺复兴后西方新教“原罪论”信仰,五四运动后又冲破封建“宗法”旧礼制道德观念的束缚,以及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与竞争法则的认同等,让广大师生与高校群体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交融中处于首当其冲的地位。面对空前的社会变革、政治经济文化上出现的各类新情况,师生信仰取向势必多元化;面对市场经济带来残酷的社会“高生存代价”现实,师生信仰追求势必实用化带有现实性;面对璀璨的中华文明传统、爱国情怀、社会时代使命感,师生的价值选择势必伴随我国传统人伦道义与现代市场利益竞争的冲突交融而带有不一致矛盾性特征。

(二)学术传统在大学中的割裂危害

第一,学科发展倾向事后解释。在钱学森院士发出“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惊世之问后,关于这一解答学界无不诉之于“政学不分”的弊病,强烈呼吁学术自主与自由。但若只要留心考察了我国学术发展与了解学术传统的脉络,能够发现其实质并非仅限于单一的“行政主导”,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和国内学术发展现状的考察等问题。教育强国都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整体性方面重视学术氛围的积淀:美国相继颁布了大量重要的教育相关法律《老骗子撒旦法案》《莫雷尔第一(二)法案》《军人权利法案》《民权法案》《国防教育法案》《国家在危机中报告》等,德国、英国等教育强国也因得益于整个社会共同建设的学术传统而始终处于教育领先地位。面对我国学科发展的问题将焦点仅限于“学政不分”,实为未充分理解我国当下学术发展存在的“博通百家”学术传统割裂和未深入考察“行政主导”学术传统的根源。对于学科发展问题的解释不能仅限于国内外对比得出的结论进行事后分析,更需要依托本土化考察得出更适用于国情的结论:如我国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滞后与“博通百家”学术传统的割裂相关,自然应用学科则与缺乏西方学术自由自主与民主法治基础上的学术研究传统相关。

第二,包容創新意识缺失严重。由于我国学术传统有崇尚人伦的特点,然随时代的发展,关于伦理的论述内容也应相应融合时代特色,并力图在继承既有学术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努力平衡新时代学术文化的先进。在我国的学术文化发展过程中,儒家,道家,佛教的内涵伴随着不同时代的特点相继得到了充分的吸纳、融合甚至创新;然到现代从上述学科设置与研究经费投入等现状中可以看到:学术界对西方学术体系的借鉴融合与原始性创新研究进展相对滞后。而关于创新的另一个层面,即西方学术先进部分的本土化进程,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大潮中一次次的证明,西方先进学术如马克思列宁主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等只有得到本土化后才能发挥其先进的学术动力功效;然由于缺乏大量的本土化研究与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的匹配进一步阻碍了学术包容与创新的发展。

另外,还有封建知识集权影响依旧等危害。在学术发展中“行政主导”传统既定,但仍有春秋战国纷争、魏晋君子风骨、五四青年觉醒等异流的涌起,在主流中也有大唐“文学经学之争”,宋朝“科举废除”危机等试图冲破旧礼制的反抗。然现今中国大学自然人文社会科学无不以西学发展主导,大学自身也千篇一律朝综合性发展。

三、割裂苦果的追因

这种学术传统割裂让基于西方理论的学术文化、学术系统、学术方法等充斥与中国大学,实践上的应试教育、机械教法等也无不来源于西方;若需深入追因则应考虑到学术发展的历程与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一)功利主义教育在中国

黄帝时代王官之学的建立强调关注原始生活,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为实现个人理想抱负进行自由讲学游说,汉代为实现帝国政治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政策,魏晋君子风骨重视冲破旧礼制融合儒道,隋唐佛学的融合实为解决社会趋一统时期的个人信仰问题,宋明理学试图重建礼制与伦理道德秩序,清代朴学通过注重实证批判空疏颓败学风,再到近代的富国强兵、民族复兴等,功利主义教育充斥整个学术发展历程。物极必反,虽行政主导的趋势未改,然富国强兵、民族复兴的基础即冲破旧封建礼制,学习西方的进程也从西艺、西政到全面西化,此功利主义教育引导下博通百家、崇尚(原)人伦的(旧)学术传统自然被边缘化而淡出学术主流视野。

(二)文化传统的演进

学术文化引导着社会文化发展,而社会文化发展反之可以实践并印证学术文化。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结构维度”理论将文化划分为男子主义、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不确定性容忍、长期目标导向(该处为后来研究中国文化加入修正)[8]。我国社会文化中向来有重男轻女,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思想;自大秦一统便为中央集权国家,君与民的权力距离随尾大不掉的官僚体制非常大且甚至“惟权威是瞻”;由于宗法制度与乡绅治理的长期实行,国民大多习惯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各自为政,因而孙中山先生曾多次强调国民若改掉这种一盘散沙状态则更容易超越西方以个人为单位的社会组织;古代文化强调平均主义“不患穷而患不均”,因而彰显个性而冲破旧礼法并不得到认可;最后由于功利主义的影响、朝代更迭、封建等级制度的危害,君民的目标大多以短期时效倾向为主。我国文化传统的这五个结构维度,基本奠定了学术文化缺乏包容创新意识、博通诸家理想的学术割裂格局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许结.经学构建:中国古代学术文化 [J].古典文学知识,2004(1).

[2]罗检秋.五四新文化与晚清学术传统[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5).

[3]胡逢祥.“五四”开创的现代学术传统[J].探索与争鸣,1999(5).

[4]熊铁基.试论中国传统学术的综合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5]刘海峰,等.中国考试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李国良,赵俊芳.对我国建国初期院校调整的回顾与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1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官方网站-科技统计报告(总第464期)[EB/OL].http://wwwmostgovcn/kjtj/tjbg/.

[8]海爾特·霍夫斯泰德文化层面网站 [EB/OL].http://wwwgeert-hofstedecom/.

猜你喜欢

中国大学创新性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中国大学英语考试能力构念三十年之嬗变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论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
论钱钟书《谈艺录》中引文翻译的创新性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