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若羌县喀腊达坂西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17-05-30何文璐

科技尚品 2017年7期

何文璐

摘 要:喀腊达坂西铅锌矿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阿尔金山山脉东段,属红柳沟—拉配泉奥陶纪裂谷带。铅锌矿化带产于拉配泉组中酸性海相火山岩中,矿带长约2km,宽20~180m。矿体形态为似层状、脉状、复杂透镜状等,走向NEE,倾向北为主,倾角40°~75°,南带倾角较缓、北带高角度倾向北.矿体平均品位Pb+Zn 1.5%~4.2%。围岩蚀变主要为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硅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矿床成因分析初步认为,喀腊达坂西铅锌矿与海相火山活动密切相关,受期后断裂控制的海相火山块状硫化物型铅锌矿床。找矿标志是发育黄钾铁矾化、磁铁矿化、黄铁矿化等含铁的高硅质岩石。

关键词:达坂西铅锌矿;海相火山;高硅质;中酸性火山岩

1 区域成矿条件

工作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阿尔金山山脉东段,南邻柴达木盆地,处于红柳沟—拉配泉奥陶纪裂谷带(图1—I12)。大地构造演化十分复杂,具有多旋回的地质作用,构成多样化岩石序列。

目前该地区相同层位已发现有喀腊达坂铅锌矿、喀腊大湾西铅锌矿、穷塔格铅锌矿、更新沟铅锌矿等铜铅锌银矿床达5个以上。

该区赋矿岩系为一套与海相火山喷发有关的双峰式火山岩夹正常沉积岩建造。多旋回火山喷发为本区提供了有利的成矿条件。

1-新生代逆冲断层;2-中生代走滑断层;3-北阿尔金古陆块;4-红柳沟-拉配泉奥陶纪裂谷带;5-中阿尔金中元古代裂陷槽;6-南阿尔金地块;7-柴达木盆地;8-祁曼塔格早古生代弧沟系;9-工作区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奥陶系拉配泉组(∈Olp),分布于研究区中部,是区内铅锌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岩性以深灰-灰绿色变质玄武岩、英安岩、安山岩、凝灰岩、流纹岩夹少量硅质岩、灰岩、粉砂岩为代表的海相火山喷发有关的双峰式火山岩夹正常沉积岩建造。

2.2 矿区构造

区内构造线方向呈东西向、北东东向,走向60°~ 110°。地层为向北倾斜的单斜,倾角30°~75°。次级小断裂构造发育,局部出现小型褶曲和糜棱岩化带。

2.2.1 褶皱

矿区处于喀腊大湾复向斜南翼,表现为拉配泉组地层单斜向北倾。受构造挤压及岩浆侵入活动影响,局部形成露头尺度的宽缓褶皱、直立 尖棱状褶皱、层内不对称褶皱等。岩石破碎,发育碎裂岩,常见细小石英、方解石脉,伴有轻微褐铁矿化、黄钾铁矾等蚀变。

2.2.2 断裂

矿区断裂带走向以北东向为主,以F4及F6为代表,是铅、锌多金属矿化控矿构造及储矿构造。断裂破碎带宽度一般6~10m,最大宽度50m,走向75°~95°,倾向北,倾角 40°~70°。为压扭性构造,伴随黄钾铁矾化、孔雀石化、蓝铜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等,局部的辉绿岩脉、石英脉。

2.3 矿区岩浆岩

侵入岩为志留纪中酸性及奥陶纪基性侵入岩,岩性复杂、具有多期侵入的特点,一般规模较小,多呈岩株、岩脉产出。

志留纪侵入岩出露于矿区北部、北东部,沿构造侵入拉配泉组。主要岩石类型有浅灰白色中细粒斜长花岗岩、浅灰绿色斜长花岗斑岩、灰绿色细粒 英云闪长岩、浅褐色花岗岩等。

基性侵入岩零星出露于矿区北部,呈岩墙或岩脉状沿断裂侵入拉配泉组 中,主要岩石类型有辉绿岩、辉绿玢岩和辉长岩。

3 矿床地质特征

区内近平行分布3条矿带,产于拉配泉组第三段第二亚段的浅变质火山岩中,受地层层位控制。圈出的3条矿化蚀变带至北向南分别为Ⅰ号铅锌矿带、Ⅱ号磁铁铅锌矿带、Ⅲ号铜铅锌矿带。垂向上,底部为铜铅锌矿,上部分别铅锌矿、磁铁矿。部分矿带附近发育重晶石、萤石、石膏等典型的 喷流沉积型硫化矿物。

规模最大的矿带为Ⅲ号铜铅锌矿带:呈带状分布于矿区东北部。矿体围岩主要为含黄铁矿化硅质岩、黄钾铁矾化石英岩、含黄(磁)铁矿绿泥石石英片岩等含铁高硅质岩石。矿带总体走向北东东向,倾向320°~350°,倾角35°~70°。该带断续长约3100m。带宽10~300m,控制延深240m。矿(化)带脉状、透镜状产出,受黄钾铁矾化或黄铁矿化带的控制,主要矿体有Ⅲ1、Ⅲ3、Ⅲ5、Ⅲ11、Ⅲ12等5个矿体,平均品位为Pb+Zn 2.7%~5.6%、Cu 0.1%~0.18%。

3.2 矿石质量

矿石结构有他形粒状结构、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和碎裂结构,其中最有意义为他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以条带浸染状、条纹浸染状、星散浸染状构造为主,部分矿石具星点状、细脉状、条脉状、致密块状构造。

矿石矿物组合比较简单,金属矿物以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为主,其次为磁铁矿、磁黄铁矿、黝铜矿、钛铁矿、毒砂;氧化后的矿石矿物主要为褐铁矿、铅矾、锌矾、黄钾铁矾,次为赤褐铁矿、白铅矿、孔雀石、铜蓝;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绿泥石、绢云母、白云母、黑云母等。

3.3 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弱,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绿帘化、黄铁矿化、次生石英岩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角岩化等。

4 矿床成因

4.1 同位素特征

4.1.1 硫同位素特征

喀腊达坂铅锌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见表1。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喀腊达坂西-大湾西铅锌矿区矿石的±34S的分布范围为+16.7‰~+19.81‰之间。

与自然界中的硫同位素相比较,与海水比较相近,大致为海相蒸发岩的平均值。因此,喀腊达坂西铅锌矿床具海相喷流沉积型矿床硫同位素相似的分布特征。

區内34S黄铁矿>闪锌矿,与常规富集规律一致,说明成矿系统内黄铁矿与闪锌矿之间相对平衡,其后期改造作用相对较弱。

4.1.2 铅同位素特征

喀腊达坂地区主要矿床铅同位素组成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阿北铅银矿床、喀腊达坂铅锌矿床、喀腊大湾铜矿床的206Pb/204Pb变化范围为18.3667~18.6356,207Pb/204Pb变化范围为15.6307~15.6359,208Pb/204Pb变化范围为38.1126~38.1508,3组的同位素的变化率均不超过1.5%,反应3组具有同源性。

可以看出,3个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投影均落入洋岛火山岩(造山带)区域,位于下地壳区与上地壳区交界附近。说明洋岛火山岩成矿物质来自来自深部壳源物质。

4.2 赋矿地质特征

矿体围岩以变质中酸性火山岩、沉积岩为主。矿体与围岩为过渡关系。

矿体呈北东-北东东向展布,向北倾斜,倾角约40°~70°。矿体与围岩火山岩产状基本一致,主矿体与围岩界线模糊,反映成矿期与成岩同期大致相同。

矿区的矿石类型有致密块状铜矿、角砾状铅锌矿、纹层状铅锌矿、磁铁矿等。块状黄铁矿型铜矿呈现典型的块状硫化物特征;产于硅质岩中的纹层状矿石,金属硫化物颗粒比细小,属典型快速结晶沉淀的产物;磁铁矿、铅锌矿、重晶石、莹石的组合关系,为典型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特征;角砾状铅锌矿以颗粒极细的矿石矿物为基质,以石英、云母、黄铁矿为角砾,表现为坍塌角砾的特征,这些现象与海相喷流沉积型矿床的“黑礦”特征极为相像。

综上所述,该矿带上的铜铅锌矿与火山建造有关,矿床类型为与海相火山岩相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VMS)。

5 找礦标志

(1)寒武-奥陶系中酸性火山岩建造是寻找火山沉积型块状硫化物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最有希望的目标层;

(2)与矿化关系密切的变质组合:重晶石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

(3)表生氧化标志:褐铁矿-硬锰矿-黄钾铁矾、黄(褐铁矿)-孔雀石-铜蓝;

(4)原生晕 Cu、Pb、Zn、Ag、Ba等独立或组合异常;

(5)物探激电:中低电阻率、高视极化率值异常;磁场:中高值磁异常或具有环状特征的磁异常。

参考文献

[1]程松林,马金林,张黎,等.新疆哈密市宏源铅锌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J].新疆有色金属,2010,33(4):4-6.

[2]沈世多.铅锌矿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17):362.

(作者单位:广西有色金属集团资源勘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