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差险酿冤案
2017-05-30北风翼
北风翼
古案再现
清代嘉靖年间,安徽省六安知府高延瑤是个清官,且善于断解疑难案件,很受当地百姓尊崇。那时当地常有乡民利用秘密宗教组织团体,煽动武装起义,清政府对此严密防范,把宗教结社定为严厉禁止的行为。
有一年春季,安徽省巡抚接到下面寿春和宿州官员报送的一份呈文,说是怀远县有匪徒集会结社,企图聚众闹事。巡抚即派六安知府高延瑶速查此事,要他查明真实情况火速上报,巡抚亲自带兵去清剿。
高延瑶不敢怠慢,带着随从骑上快马,直奔出事地点。在途中听到路人传言说是官府已经动手了,捉了400多人。高延瑶想教匪如果集会结社,他们受蛊惑会很执着的,怎么会束手让人家轻而易举地捆起来,一点反抗也没有?这件事假如不细细查访,不分出黑白真伪,定会惹出大乱子。
到了离怀远县不远的地方,他叫随从和仆人远远跟随,自己独自一人,来到一个村庄的私塾。他假说自己是到北京应考的举人,路过此地,听说教书的先生很有学问,便前来拜访请教。先生一听连忙说道:“我们这里刚刚发生一起重大冤案。”高延瑶忙问详情。先生叹口气接着说道:“最近几天,我们这里官府因为查办教匪,竟然将‘轿头误作‘教头,株连逮捕了几百号人,恐怕不少无辜的村民要惨遭杀戮了。”高延瑶奇怪地问:“究竟为何官府要抓这些人呢?”先生说:“我们当地百姓习惯把抬轿子的轿夫称为轿头,但凡村民百姓家办喜事准备花轿,办白事准备挽幛,都是请轿头来操办。前两日离这里不远的一个村庄,有位姓赵的贡生死了父亲,安排出殡事宜,依照惯例要通知参加吊唁的亲朋好友,在出殡那天来参加葬礼。”
“这会有什么问题呢?”高延瑶不解地问。先生又叹口气接着说:“问题就出在这儿,丧家按照名户开具了一个参加葬礼的名单,共有200余人,请一个姓张的轿头操持,到各地挨家挨户通知。张轿头因为还有别的活儿,就把名单交给手下的一个姓李的雇工去办。这位姓李的小工,因为有一件在宿州当铺的棉衣急着要赎,当晚赶到宿州当铺已经打烊了,只好睡在不远的城隍庙里,被巡逻的营兵盘查时拿住。他被送到官府衙门,在他身上搜出那份参加丧礼的人名单,官府的人看到名单上这么多人,就问他是怎么回事,姓李的小工就说是轿头派他通知这些人的。官府的人误把‘轿头当作‘教头,又联想到近期有人举报说河南那边有教会的人图谋聚集起义,便把这些人都当作是会友,全部捉拿归案了。”
高延瑶听罢感觉事关重大,又细细地询问一些情况,私塾先生说有吊唁参加葬礼的名单可以核对。高延瑶觉得有道理,就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他,说是省里派他了解情况,如是冤枉可以据实禀报。私塾先生主动带路,领着高延瑶来到赵贡生家里拿到这份参加葬礼的名单。
高延瑶连夜赶到县衙,将关押的200多人逐一与名单核对,果然一人不差,与会友之说绝无干系。当夜高延瑶将查访到的情况写了报告派人送往省城,又怕一纸文字说不清楚,一大早也起程赶回省城,直接向巡抚汇报。巡抚听了高延瑶的汇报,派人将赵贡生、轿头和私塾先生传唤到省府,连夜询问,终于弄清真相,最后将关押的一干乡民全部释放。
点评借鉴
一字之差差点要了200多名无辜乡民的命,这事发生在几百年前,如果没有高延瑶亲自调查访问,任凭糊涂官员任性下去,凭着先入为主和自以为是,大刑伺候,很难说有谁能抗得住,到时一个个屈打成招,一桩千古冤案可能就沉冤在历史的长河里了。好在有明官明断,躬身下访,获取了真实信息和证据,最后还无辜乡民清白。
对于我们基层派出所民警来说,要牢记一点,办案中的调查访问也好,上报公文材料也好,窗口服务也好,一定要心细,一念之差或者一字之差,有时会决定一个案件的真伪,决定群众的一生命运。据报载十几年前某省一派出所民警在给一位村民办理户口时,将名字中的“峰”写成“丰”,迁到外省上不了户口,加上种种原因,该村民后来成了黑户,享受不到自己的权益,最近才予以纠正。当年这一字之差所造成的麻烦也不少。细致地做好我们的基础工作,是我们基层派出所民警应当牢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