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汽车排气污染现状与发展

2017-05-30叶争春

科技尚品 2017年7期
关键词:控制汽车

叶争春

摘 要:我国在当前是汽车产销大国,汽车保有量大,汽车排气污染成为仅次于工业生产的污染大户。当前汽车排气污染情况堪忧,应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国家标准,严格执法,以便有效控制汽车排气污染。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仅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排气污染;控制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加强,汽车排气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汽车产业面临汽车排气污染治理的挑战,大气污染控制的国家行动计划,以及国家第五阶段汽车排放标准(简称国Ⅴ)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实施。在国家重点整治的情况下,全国空气质量有比较明显改善的趋势,不过这只是在说明环保强度正在增加,污染现状还没有太大改观。尤其是工业及机动车排放强度居高不下,其中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排气污染始终呈现增加趋势。因此探讨汽车排气污染现状有助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1 汽车排气污染现状

1.1 全国空气质量现状

2017年4月份,环境保护部发布2017年3月及第一季度重点区域与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据介绍全国338个地级(含)以上城市在3月份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3.1%,同比提高11.8%,PM2.5浓度为48mg/m?。同比下降17.2%;PM10浓度为85mg/m?,同比下降25.4%。第一季度平均优良天数71.0%,同比提高0.9%,PM2.5浓度63mg/m?,上升3.3%,PM10浓度100mg/m?,下降4.8%。从这些数据看,我国空气质量总体上在逐漸改善。

然而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3月份平均优良天数的比例只有66.3%,第一季度只有52.1%。长三角区域的25个城市3月平均优良天数为85.9%,第一季度的数据是76.1%。珠三角区域的9个城市3月为95.0%,第一季度为90.0%。从京津冀区域的空气质量看,据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研究总体专家介绍,空气质量与去年相比不容乐观。据分析结果看该区域工业和机动车排放强度居高不下,给空气质量改善带来较大压力。

1.2 汽车排污情况

结合上文看,机动车排放强度居高不下成为影响全国空气质量的一个重大因素。汽车排污物主要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碳氢化合物。城市PM2.5主要来源就是汽车,而且汽车尾气排放的化学物质也会在化学反应中形成PM2.5。从上文的数据可知,全国PM2.5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京津冀区域浓度相比2016年上升了26.7%,长三角区域下降了13.6%,珠三角区域则是上升了25.7%。从这些数据看,汽车排气污染情况不容乐观。

汽车排气污染成为空气质量欠佳的罪魁祸首之一,主要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快速,全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使汽车成为机动车排放污染的主要贡献者。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截止2016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9亿辆,其中汽车1.95亿辆,在机动车总量中占比约67.2%。而且机动车驾驶人为3.6亿,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3.1亿人,可以预期汽车保有量还将持续增加。同时截止2016年底,全国有49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18城市超过200万,6个城市超过300万,其中北京有548万辆,成都拥有412万辆,重庆328万辆,上海322万辆,深圳318万辆,苏州313万辆。

2 汽车排气污染防治发展

2.1 加快推进排放标准

汽车排放标准方面,中国相比国外明显是滞后的,90年代末才开始实施汽车排放标准。到2010年才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国Ⅳ标准,而当时的欧洲已经在实施第五阶段的标准即欧Ⅴ。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2016年)国家环保部开始筹备国Ⅵ,2016年5月份发布关于国Ⅵ的征求意见稿,期限为1个月,年底正式出台,于2020年开始实施。国Ⅵ相比刚实施不久的国Ⅴ,加强了污染物的排放限制,国Ⅵa汽油车一氧化碳排放限制加严50%,国Ⅵb汽油车THC和NMHC排放限制下降50%,而氮氧化物排放限制加严42%,并增加对加油过程污染物的控制要求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试验要求。当然十三五期间还配套了新能源汽车规划,这样一来可以预见汽车排气污染将逐步降低。

2.2 加强环保定期检验

一方面,根据性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进口企业、应当向社会进行信息公示,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负责。在国Ⅴ实施的当下,对车企的要求更加严格,这显然在倒逼车企落实国Ⅴ标准。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监管,强化环保定期检验,凡是未经过排气污染检测合格的车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予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而其在当前是汽车上路必须要携带的标志之一。但为什么会存在“假国标”车上路,原因在于部分地区存在“黄牛党”,这些人为车主提供上牌服务。所以关键还是要严格执法,应严格实施先领取环保标志才能上牌照,整肃外部环境,以便严格落实国家标准。

2.3 加强环保标志管理

环保标志是当前汽车上路必须携带的另一个标志,分为绿标和黄标,加强环保标志管理,重点就在于管理黄标。积极采取限行措施,并鼓励淘汰黄标车实施不同程度的补贴,以便推动不符合环保标准的车辆退出,同时应加强柴油车升绿改造,通过加装针对性的DPF和SCR来控制排气污染。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汽车排气污染始终居高不下,未来有可能超越工业生产成为第一大空气污染贡献者。因此,制定并严格实施新的国家标准,并配合新能源汽车战略,逐步淘汰污染重的车辆,既保证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又要落实环保。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但是能够起到一定参考价值,希望能够与业内同行探讨,共同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健,李小川,苏利亚.汽车排气污染防治现状及对策分析[J].北方环境,2013,(5):83-87.

[2]李海宗,潘梅.浅析机动车排气污染及防治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5):38.

[3]蒋晶,谢有生.浅析现代汽油机节能减排新技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S2):165-167.

(作者单位: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猜你喜欢

控制汽车
2019年8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仍呈下降
汽车的“出卖”
关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分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