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学及评析

2017-05-30朱煜伍德友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8期

朱煜 伍德友

一、发问关键词梳理课文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大家事先都预习过了,请读屏幕上的词语。(出示,生读。)

胳膊 毒疮 挣扎 呻吟 勉强 折了腿

师:读得慢一点,把第三声读到位,后鼻音、前鼻音读清楚。

(生再读)

师:读得不错。老师也来读,老师读的是课题。老师读的时候大家要仔细听,听一听老师强调的是哪个词。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我强调的是哪个词?

生:“第一个”。

师: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比第二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早多少年?知道的举手。(生举手)真棒,说明同学们预习得很到位。再听。

师: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强调了哪个词?

生:“发明”。

师:知道“发明”与“发现”的区别吗?

生:“发明”是制作出来一种东西,“发现”是原来就有一种物体,那种物体不是他制作出来的。

师:在这里不用“制作”,用“创造”会更好些。这个同学虽然讲得不是最清楚,但他说话的方式很好。老师问“发明”和“发现”的区别,他先说“发明”是什么,然后再说“发现”是什么,这样别人听了,就明白了。再请一个同学说说看。

生:“发明”是创造出来的东西,“发现”是本来就有的东西,被找出来了。

师:再听,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我强调了什么?

生:“麻醉剂”。

师:课文中的麻醉剂叫什么?

生:麻沸散。

师: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强调了什么?

生:“人”。

师:是谁?

生:华佗。

师:抓住课题中不一样的关键词来提问,能给我们带来许多信息。这些答案基本上用一个自然段就可以回答出来,是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

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这样,华佗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他的发明比外国早了一千多年。

(生齐读)

师:读得很整齐、很响亮,语速如果稍快点就好了。

(生再读)

师: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示范读句子)

(生齐读)

师:这次进步啦,因为你们注意到了停顿,掌声送给自己!

(生鼓掌)

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往往比较简单,很多课文读一读开头和结尾就能得到很多重要的信息。这篇课文也是如此。(出示开头)

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有一位著名的大夫叫华佗。由于他医术高超,被人们称为神医。

(生齐读)

师:这次有停顿了,我听到了。学语文要细心,一个字、一句话、一段话都不能轻易放过。看看你们细心不细心,发现什么了?

生:神医应该加引号的,屏幕上没有加。

师:你觉得可以不加吗?

生:不可以,因为他并不是神。

师:华佗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是个人。发现得很好,掌声送给他!(生鼓掌)在课文里,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他不是一个万能的神,是一个会遇到困难的人。(出示)

生:(齐)然而,有一件事却使他深感不安。那时候没有麻醉药,动手术的病人常常痛得连声惨叫。

师:细心的人又有发现了?

生:从“然而”开始,课文里是另起一段,屏幕上没有。

师:“然而”表达意思的转折。另起一段是为了强调,引起别人注意。所以,要另起一个自然段。我们把它改回来,再读一读,既然要强调,就应该读得重一点。

(生再读)

二、理解关键词关联上下文

师:那个时候动手术,病人好痛苦,因为没有麻醉药。在这里,老师又发现一个关键词,这个关键词叫“深感不安”。华佗深感不安,是因为——

生:是因为他没有麻醉药,动手术的人痛得连声惨叫。

师:华佗深感不安,是因为——

生:那时候没有麻醉药,他看到做手术的孩子痛得连声惨叫。

师:还可以说得更流畅,华佗深感不安,是因为——

生:华佗深感不安,是因为那时候没有麻醉药,动手术很痛,他想让病人动手术的时候不要再那么痛苦。

师:读了课文,要把课文里的句子变成自己的话,掌声送给刚才发言的同学。(生鼓掌)单说连声惨叫太笼统了,我们都不明白,还好,第3自然段写得很明白。我们一起读第3自然段。

生:(齐)有一次,一个小孩胳膊上长了毒疮,需要割去腐烂的肉。华佗给他动手术,那小孩痛得乱蹦乱跳,发出撕心裂肺般的惨叫。华佗只得叫来几个大汉死死地把他按住,又用绳子捆起来,才勉強把手术做完。

师:同学们,朗读要注意轻重缓急,要有快有慢,不要用同一个音调、同一种语速来读。

(生再读)

师:听出撕心裂肺了吗?好像没有。听出乱蹦乱跳了吗?好像也没有啊。再请一个男生读。

(生读)

师:朗读的时候不要拖音。还有谁能够把撕心裂肺、乱蹦乱跳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

师:有进步了!

(生齐读)

师:掌声送给自己,进步很大。没有太明显的拖音了。

(生鼓掌)

师:请看屏幕,能这样改吗?(出示)

华佗给他动手术,那小孩发出惨叫。华佗叫来几个大汉把他按住,又用绳子捆起来,才把手术做完。

师:如果你觉得不能,请围绕“深感不安”分析原因。

生:如果不用“撕心裂肺”,就体会不出小孩发出的惨叫有多痛。

师:如果不用“撕心裂肺”就体会不到小孩的痛苦。

生:如果把“撕心裂肺”去掉的话,就体会不出小孩的痛,也体会不出华佗的深感不安。

师:很好!这位同学联系“深感不安”来分析。

生:“死死地”不能去掉,因为去掉就表现不出小孩挣扎得很厉害了。

师:可惜你没有联系“深感不安”来说。

生:如果不用“死死地”就体现不出小孩有多么痛,也体现不出这些大汉要用怎样的力度把他按住。

师:也体现不出华佗的——

生:深感不安。

生:如果把“勉强”去掉就体现不出华佗做完这个手术是多么不容易。

师:正是因为做手术是那么的不容易,所以华佗深感不安,因为他心系病人。他不想让自己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如此痛苦。联系上下文理解了关键词,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这样的词语在课文中还有不少,比如第5自然段。一起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朗读这个自然段。

(生齐读)

三、对比关键词理解人物

师:“发出昏睡的鼾声,一点儿也看不出有什么痛苦”,可以读得慢一点,让人感受到病人正在睡觉。

(生再读)

师:比较一下两次手术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第一次手术病人是痛得乱蹦乱跳,第二次手术病人没有这样。

师:两个手术情况正好相反。

生:小孩痛得乱蹦乱跳,而这个汉子一点儿痛苦也没有。

师:这个小姑娘说得越来越好了。

……

师:在刚才的发言中,大家都提到了一些重要的关键词。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学习单。两人一组合作完成。第一次手术,你可以从书中摘录关键词;第二次手术可以摘录,也可以发挥想象自己写,但要和第一次形成对比。

(生练习)

师:请一组同学来交流,一个同学利用关键词说说第一次手术的情况,另一个同学说说第二次手术的情况。

生:第一次给小孩做手术,华佗看到小孩乱蹦乱跳,听到小孩撕心裂肺般的惨叫,手术是勉强做完的。

生:第二次是给醉汉做手术,华佗看到醉汉任人摆布,听到醉汉昏睡的鼾声,手术顺利做完。

师:说得真不错。再请一组交流。

生:第一次华佗给小孩动手术,华佗看到小孩乱蹦乱跳,听到小孩撕心裂肺般的惨叫,勉强把手术做完。

生:第二次是给醉汉做手术,华佗看到醉汉软绵绵的,任人摆布,听到醉汉发出昏睡的鼾声,手术做得十分顺利。

师:哪位同学想到了第二次手术的关键词?(环视)没有。是有些难,回家以后可以再思考。

师:同学们,两次手术如此的不一样,華佗产生了疑问,有了思考。请一位同学扮演华佗,我扮演随从,请华佗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生情境表演)

师:先生,你看这个人昏睡过去了。他喝醉酒了,所以动手术的时候没有一点痛苦。先生,你还记得上次给一个小孩子做手术,小孩子痛得乱蹦乱跳吗?我有个好主意,以后我们给病人动手术,我们就让他喝酒。他如果不喝,我们就把他灌醉,这样动手术就顺利了。

生:这样不行。

师:为什么?

生:因为小孩子喝酒会影响身体健康。

师:哦,小孩子不能喝酒,这话倒也对。那怎么办呢?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我们来发明一种不会

影响身体健康的药,让他们喝。喝了以后,做手术就没有痛苦了。

师:看来这种药只能由先生去发明。我只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把他们全灌醉。

师:这位同学真是机灵,把华佗的想法都说出来了。还有谁愿意试一试?

师:这次我扮演抬醉汉的人。请一位同学扮演华佗。手术做完,如果你是华佗,你会怎么问周围的人?

生:这是咋回事呢?这个人昏睡着,一点没感到疼痛?

师:先生,今天我们聚会,叫了一桌菜,买了很多酒,他喝醉摔倒了,把腿摔断了。

生:哦,那要是发明一种药,喝下去就像醉了一样,不就好了吗?

师:什么好了?先生,您说什么呀?

生:就是要发明一种药,人喝下去后就会昏昏沉沉睡着,这样做手术的时候不就没痛苦了吗?

师:上次听说您给东村的小孩子做手术,他痛得要命,最后勉强做完手术。那您赶紧去发明,造福老百姓。再见。

生:再见。

师:这位同学表演得更好了。

师:华佗看着小孩,他心里在想,有什么办法不让人这么痛苦呢?看着醉汉,他有了灵感。华佗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出示,生齐读。)

看着痛得死去活来的孩子,华佗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动手术的病人不感到疼痛呢?

看着这醉汉,华佗沉思起来:如果有一种药,让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样,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

师:刚才我们找到很多关键词。有的关键词和上下文相关联,有的关键词意思正好相反。这些关键词往往和课文内容以及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系。对这样的关键词我们一定要好好琢磨,那样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四、寻找关键词自悟人物

师:(出示)请看屏幕,你能不能从中发现一两个关键词,或是针对它们提问,也可以说一说这个关键词给你带来的感受。同桌之间商量一下。

从此,华佗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同桌商量)

生:我找到的关键词是“终于”,说明华佗经过很久才发明麻沸散。

生:我找到的是“时时、处处”,因为他是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的。

师:“时时、处处”是什么意思呢?

生:“时时”是经常,“处处”是到处。

师:这说明华佗发明麻醉剂很——

生:艰辛。

生:我找到的关键词是“留心”。

师:这个词好特别,老师也没发现。

生:如果没有留心观察,就发明不出麻醉剂。

师:发明麻醉剂需要反复试验、研究。(板书:试验、研究)请一起朗读屏幕上的句子。(出示)

从此,华佗时时留心……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生齐读)

师:华佗被人称为“神医”,除了医术高明,还有别的原因。你看着黑板上的提示,能说出来吗?

生:还因为华佗为人民着想。

师:应该是为病人着想。

生:为病人着想,所以才成了“神医”。

师:华佗被称为“神医”,除了医术高超,还因为——

生:他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并研究、试验,最后发明了麻沸散。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板书:关键词)同学们在阅读时,如果不去关注关键词也能读懂文章。但如果你关注了关键词,看到了它们彼此的联系,看到了意思相反的关键词,看到了意思相近的关键词,再去理解课文,你就会有更多收获。下课!

【总评】

朱老师的这堂课让人为之一震。我们平常看到的阅读课,大都尽可能地在有限的时间里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其结果却走向了面面俱到而面面不到的尴尬境地。而朱老师的课只为做好一件事——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读懂课文内容。那么,朱老师是怎样达成这一目标的呢?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朱老师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分四步走:一是直接告知学生“深感不安”是关键词。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大体上弄懂“深感不安”的原因。第二步,把课文第3自然段内容“变脸”,也就是给学生搭建一个寻找关键词的支架,让学生很容易找出“乱蹦乱跳”“撕心裂肺”“死死地”“勉强”这四个最能体现“深感不安”的关键词。第三步,通过对比第3、第5自然段,寻找第5自然段中最能体现醉汉手术与小孩手术不同的关键词。并小結:有的关键词是和上下文“相关”;有的关键词是意思正好“相反”。第四步,出示课文第8自然段,让学生实践,自己寻找关键词。这样的设计,由底层开始,让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攀登,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彰显出朱老师严谨、充满智慧的课堂教学能力。朱老师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教学,是不是在教课文呢?不是。朱老师是在教语文,是在教阅读的方法。这堂课好在设计上的大气与目标专一,还好在处处关注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一、抓课文的开头与结尾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对于小学中段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重要训练点。虽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但由于本课的特殊性,朱老师趁机用几分钟的时间就教给了学生一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特殊方法——抓开头与结尾,更彰显了朱老师的教学智慧。

二、纠正学生朗读的坏习惯

读书要有自然停顿,这样听者才会听得更清楚。读书要有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的变化,这样听者才能听懂你想表达的意思。但从现场学生的朗读表现来看,学生的朗读技能是没有达到中段学生应有水平的。所以朱老师在朗读上的几次指导是很有必要的,也能看出学生的朗读在朱老师指导下的改变。“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总体看来,朱老师这堂课教得很实——目标专一;引导得当——在学生的不足处及时指导。不走过场,脚踏实地地走完了这堂课的每一分钟。

(作者单位:上海市建平实验小学/四川成都市大邑县东街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