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工作者应具备高度职业生命力
2017-05-30邵燕
邵燕
一、社区社会工作者职业素养需求
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倾向于政府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在实际就业过程中,能够在在党政机关、工青妇等社会团体、新闻单位及人口、劳动、环境保护、城乡发展等部门任职的情况较少,从事于社会工作的人才主要还是分布在社区、社工机构等基层单位。在梳理不同机构对招聘社工要求及岗位职责,可以发现除了对助人自助的社工理念,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社工服务有明确要求外,在社工职业生涯中,还有其他各类需求,但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专业的策划执行能力
1、遵循助人自助理念,运用专业社工技能开展服务,使服务对象在身体、心理、社交及灵性上得到全面、优质、持续的照顾,提高服务对象解决问题能力及生活品质;
2、个案咨询辅导:为有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个案,满足个别化需要,提供专业咨询和辅导,协助其解决个人、社交、家庭等问题;
3、小组服务:为有共同需要和问题的服务对象提供小组服务,让他们在互动性的游戏和分享过程中,获得潜能发展、解决问题;
4、社区服务:为新入住居民或不能适应社区生活的居民提供导向、咨询和辅导服务,并联络转介相关的服务和资源给有需要的居民,帮助其尽快适应和融入社区生活;
5、个案管理:针对需整合社会资源的按住,链接社工、心理咨询师、医护人员、校工人员、政府官员等构成跨专业团队,进行综合评估和介入,并通过个案会议定期评估服务成效;
(二)严谨的文稿宣传能力
6、整理服务信息记录、服务档案等相关文书,保留工作痕迹;
7、梳理服务经验及成效,制作研究报告及成果展示资料;
8、负责新闻稿、图片视频等信息采集制作,及日常微博、微信、网站的运维,参与制作及宣传机构刊物的编辑;
(三)包容的组织管理能力
9、志愿者管理:积极发掘和联络社区内外有为社会服务热情的人士成为志愿者,统筹管理提供志愿者服务,做好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与激励,确保服务质素;
10、团队建设:对一线社工给予适当情绪支持、督导工作,引导新入职人员尽快适应工作,协助其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11、风险把控:对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隐患及时预测并排除,灵活应对各种危机及突发情况;
12、任务导向:能够精准把控任务过程与结果中的各个要素,制定严谨可视化的工作计划、指标及各类工作规划:
(四)宏观的公关运营能力
13、了解各项政策及可利用资源,处理日常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区等公务工作,统筹各项资源;
14、负责社工机构、创新园、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行业协会等不同场域的运营、发展、项目运作;
15、必不可少良好的溝通协调能力。
二、社会工作者职业生命力探讨
相比较而言,社工这一职业在发达国家已有100多年历史,在中国香港也已存在50多年,但在内地却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职业。
在社工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憧憬与体验之间的落差形成困惑也伴随着大家的成长。无论春天是否到来,但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职业,关于这个职业的生命力,包括要不要一直从事一线社会工作,如何寻找自己的特质,如何处理社工和服务之间的关系,机构的选择,社工职业生涯的关键点等,我们也可以有一些探讨。
(一)社会工作是一个具备长久生命力的职业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快速发展,社工行业组织迅速壮大,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行业发展,社会工作领域不断扩展同时岗位也更加细分。社会工作领域已从最初帮扶妇女、儿童、老年、残障等弱势群体扩大到参与禁毒、信访、司法矫正、医患关系建设,再到如今作为多元化主体之—参与社会治理、民生公共服务建设。而且可以预计,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对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人民大众对社会需求不断演化,未来社会工作的发挥作用的领域还会不断扩大,可以说社会工作正在经历着春天生机勃勃,具备—个职业发展的生命力。
(二)社区社会工作不只是三大方法的运用
社会工作与其他职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价值观,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及社区活动只是三大工作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不仅仅是能够熟练精确使用这三种方法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始终坚持贯彻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尤其在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从事社工的概率不高的基础上,明晰社区社工职业发展除了一线社工以外还有行政岗、督导岗、研发岗等岗位,将为广大纠结于是否从事一线社工的人才择业时提供多一份选择。不过这一切必须首先具备专业技能,才能在这个残酷的领域里存活下来,同时积累其他各项必备素养,争取横向或纵向发展。
(三)社会工作者职业生涯的关键点在于入行后三五年
入行三到五年的经历对社会工作者之后的职业生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三五年是社工从业者的一个瓶颈。互联网时代学习环境开放,资料浩如烟海,很多大学生在走出学校大门的时候,很可能在某项专业技能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随着社会的不段发展,这三到五年的探索,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为留住社工人才,深圳市出台了社工人才专项扶持政策,从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权益保障等方面推出多项扶持措施,加大对长期从事社工人员的住房、工龄、职称、职务补贴力度。这也进一步反映了政府对社工行业从事五年以上人才的高度重视,可见三五年是社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点。
六、社区社会工作人才教育浅析
随着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不断发展,专业教育贴合职业发展需求也必将更加严格。然而,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育与就业实践脱轨经常被人诟病,订单式培养开始受到部分高校的推崇,成为实现毕业即就业对口的有效途径。回归到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课程上,我们可以发现校园内所传授的知识更多是理论性的、基础性的。以小组工作学习为例,课堂教学涉及小组工作的定义、相关理论、分类、方式方法、小组发展各环节工作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最终以书面考试和学生实践中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带领一个小组最为考核,其中涉及小组成员多为青少年、社区普通居民或社区工作人员。但在实践过程中,满足不同人群尤其是特殊人群对小组工作的需求则更为复杂,假设小组成员换为半失能、失智老年人或美沙酮戒毒人员,绝大部分学生都难以应付。
当前,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经验或许可以给高校解决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育与就业实践脱轨问题提供一些借鉴。在高校中教师忙于教学工作及课题研究难以深入一线社工发展情况,学生们则更是经历不足,即使是完成800个小时的专业实践也仍是管中窥豹。与吸纳大部分社会工作学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组织合作,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第三方社会工作人才走进高校分享社工行业动态及具体工作方法,不仅能缓解教师实践教学压力更能为学生们深入了解社会工作发展提供平台与窗口。至于课程则需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现有培养计划制度科学的设计,以下是一些可考虑的课程。
(一)项目执行与运作
项目既包括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也包括机构或单位内部各类其他项目,设计项目申报、执行、评估、宣传等多个环节,要求掌握基本的项目申报书、实施方案、项目报告、财务报表等文案撰写能力。了解项目执行及运作,做好发现需求、建立关系、提升能力、效果反馈四个关键点,能帮助新人尽快完成相应工作。
(二)政府公共事业管理
在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主导地位,社会工作者那你避免与政府接触,同时社工服务的场室也多是由政府提供,学会了解和理解政府,才有可能获得更多沟通的经验,提升工作效率。
掌握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常识,尤其是现行火热的鼓励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和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具体可以朝阳区儿童福利院通过市福彩、区财政提供的运营经费支持,面向第三方公开招标购买养育、治疗、教育、康复、安置等儿童服务和机构运行管理服务作為案例进行探析。
(三)社会组织孵化与培育
根据财政部、民政部印发的《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加大对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信用记录管理机制,切实做好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组织实施。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未来社会组织也将越来成为社会工作就业的载体,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更是重要课题。
(四)各地社会工作发展动态
我国各地社会工作发展各有特色,广东社工起步早专业化高,北京社工专注基层社会治理,上海社工立足城市融合发展,以兰州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社工积极参与扶贫攻坚。纵观全国社工发展状态,可以就典型社工发展模式为案例,邀请相应地区相应领域人士走进课堂传道解惑,让学生在课堂上只管了解各地社工蓬勃发展。
(五)基金会运作及筹款
社区基金会将成为社去治理的新趋势,通过社区基金会与专业社会组织相结合,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可有效拓展补充现有社区服务中心。资金作为重要资源,在社会工作者在链接资源过程中不可忽视。《慈善法》出台也为募资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个人难以公开募资,向基金会筹款未来将各加频繁。而基金会不同于政府、企业,也有别于一般的非营利组织,掌握其公益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基金信托特征及筹款渠道、资助方式将更有利于筹资。
(六)居民动员及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是发源于我国台湾地区的一种新型社区建设理念。它区别于以往社区建设理念的最大特点是要充分激发社区居民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来,建立一种社区共同体意识。居民参与社区营造的模式主要应遵循如下路径:营造睦邻自治的社区精神;营造优质有序的生活空间;营造公众积极参与的社区服务。随着政府职能不断下沉至社区,社区营造模式受到多方推广,而如何在陌生的社区,邀请和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则是艰巨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