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技电视专题片中的人物采访技巧
2017-05-30任冲
任冲
摘 要: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兼具某些新闻的特性,但与新闻有着本体的不同,具有显著的纪实风格,同时注重艺术性。人物采访在专题片中不仅是结构上的重要组成,还承担着塑造人物形象和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的重要作用。本文选取科技电视专题片为视角,探究人物采访的技巧和思路。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人物采访;技巧
电视专题片不是纯新闻,注重追求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其重要功能是“对事实和真实自然的人、人性的高度尊重与揭示”。人物采访是电视专题片在结构和内容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专题片主题的点睛所在。科技电视专题片的人物采访拍摄,具备专题片采访拍摄的一般特征与规律。
一、制定出全面深入、思路清晰的采访拍摄提纲
采访前的准备是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采访的质量和深度。不论采访对象是事件还是人物,作为一名摄影记者都要竭尽所能获取最大量的资料,通过自己的整理和研究,思考出全方面的、有针对性的提问,这样才能在采访拍摄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引导和主导的位置。特别是科技类型的专题片,一定要通过采访拍摄,将其中的关键技术、核心要点讲透彻明白。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在采访拍摄过程中不断观察细节,转化为提问问题,一般来说,这样的问题更能够得到受访者认同。譬如,深入企业一线采访拍摄时,所谓隔行如隔山,前期的准备再充分,现场还是经常能够发现许多更有意义的细节,特别是在实验室和生产车间,这时,摄像机要特别盯住这些细节,才能够挖掘出更有价值的线索与信息。
二、控制采访拍摄局面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试图发掘更多有价值的、不为人知的信息,习惯于少说多听的原则,将话语的权利回归到采访对象身上,但是如何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这就需要记者控制采访拍摄局面。采访中记者要明确主题,坚持主线贯穿,防止跑题的状况发生,例如,采访对象回答缺乏思路,话多但信息量不大,记者可以补充问题进行引导,使之回到话题本身来。驾驭不同的采访情况,控制采访拍摄局面,这需要记者做好充分的访前准备,建立明确的采访目标,对采访对象的相关信息做好功课,设计相关的采访问题,对采访者的回答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预测分析等,对采访有初步心理准备。在拍摄《天津科技史话》时,接触到的大量被访者都是耄耋高龄的老人,他们对天津科技事业有着浓厚感情,在表达时很容易扩展开来,不自觉地“跑题”,这时,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必须进行适时地“打断”,将话题不断引导至脚本需要的方面。
三、建立友善的采访与被访关系
采访中与被访者建立和谐轻松的氛围,消除被访者的紧张情绪,使被访者放下思想包袱能够畅所欲言,记者要对采访工作有正确的认识。
1)摒弃差异尊重被访者。即使对方的性格、价值观与自己有很大的差异,也要保持尊重,让对方卸下心理防线,坦诚内心的真正想法和情感。
2)明确采访中的重点。采访准备阶段明确重点,对重点问题更详细的准备,以把握采访的方向。
3)注意采访沟通的方式。采访是记者与被访者坦诚的深度对话,不是“审问”或者“面试”,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如果是首次见面的采访对象,还需要考虑如何礼貌地打破僵局,让双方能够在最快时间内进入采访和拍摄状态。
四、如何说服对方接受采访
采访对象对于接受采访的态度不同,工作中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CEO、技术负责人、工程骨干等会以业务繁忙为由婉拒采访,这时说服对方接受采访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要认识到被访者有拒绝采访的权利。
2)进行采访前充足的准备,最大限度吸引被访者接受采访。
3)尽可能提前与被访者联系,以制定采访计划。
4)与被访者前期沟通时要将姓名、单位等基本信息告知,同时本次采访的主题、时间和流程要予以明确,让被访者做相应准备。工作中依托被访者熟悉的平台如“创新创业大赛”与之建立采访联系更容易成功邀约,形成与被访者共同的话题,使其认识到接受拍摄的价值。
5)转化采访视角,满足被访者需求。将采访视角从“我需要什么”转化为“能满足对方什么”,可以在访问开始适度恭维对方,能够展开对话,例如“听说您的公司正在准备上市”来打动对方。明确被访者需求既需要丰富经验的铺垫,也需要对被访者及相关事件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五、拍摄场景的多变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特性
拍摄人物采访,通常的拍摄场地会选在摄影棚内、被采访者家中、办公室等等,一般采用人物和背景固定的画面来拍摄,这样可以使摄影师更好的控制画面和光线,但并不是所有的采访都适合这种特定的场景,应根据采访对象的实际情况找到最适合的拍摄方式。如,在拍摄《天津科技史话》时,采访到绘制天津城防图的老共产党员麦璇琨,就将采访地点选在了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最终的拍摄效果十分自然而有意义。又如采访企业负责人时,可以采用跟拍,和企业负责人在企业内一边走一边采访,这样不仅使画面更活泼,也侧面展现企業形象,更好地与人物结合在一起。再比如,拍摄农业科技特派员,将采访环境放在水果基地、蔬菜大棚内,能够更立体地塑造人物。
六、采访拍摄的镜头运用要点
1)在拍摄之前要视室内室外不同环境率先调好白平衡,最大程度保证被访者的时间不被占用。
2)被采访者处在高亮度背景时调整为手动光圈以保证人脸曝光准确。
3)提前开机保证声音和画面的清晰完整度,从而流出“预卷时间”。
4)右耳要紧贴摄像机监控耳机或直接佩带外接监控耳机,时刻关注声音信息的采集效果,保证声音还原的质量。特别是在人物采访时,由于要采集同期声,强化作品的真实性,因此对声音质量的关注应时刻不能松懈。
5)人物采访要严格按照“全中近特”的画面比例进行构图:全景(全身)、中景(膝盖上)、近景(胸部上)、特写(头像),这样拍摄出来的人物才最具有电视美感。
总之,专题片的人物采访是有规律可循的,不论创作者采用何种方式来表达,最终的目的,是把情感与思想传递给观众,这个目的达到了,专题片就成功了。
参考文献:
[1] 沈艳玲.浅析如何提高电视新闻采访技巧中国科技博览.
[2] 曹莉.提问是记者的天职,电视新闻采访技巧探析.
[3] 穆婷婷.论电视新闻采访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