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区科普工作提升居民科技素质
2017-05-30孙晋
孙晋
摘 要:社区科普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社区科普工作的开展需要注意活动深度的加深以及创新,从科普场所的选取入后,发挥出社会科普工作的作用,提高科普工作力度,提升全面素质。本文首先对创新社区科普工作的意义进行阐述,然后对社区科普工作基本方法进行总结,然后提出了社区科普工作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社区科普;居民素质;科普形式
近些年来我国将全面做好社区科普工作作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要求的具体体现,通过制定具有可行性社区科普计划,创办具有特色的社区科普大学和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普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
1 创新社区科普工作的意义
创新社区科普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首先,创新社区科普工作时提升居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社区居民来说,社区科普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使居民学到科学知识,而且可将其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从心理凝聚功能、价值导向功能、行为规范功能等多嘎方面发挥其作用,并激发出社区居民的群体意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区风尚。潜移默化地规范和影响群众的心理和行为,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当前,社区科普工作需要就当前环境热点问题邀请环保局等相关专家深入社区进行讲课,并组织大家观察近些年来的地球变暖趋势,引发世界各地的自然灾害宣传片,使得大家对世界生态系统的发展形势有着明确的认识,了解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关系,强化居民的生态危机意识。通过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强化居民的精神免疫力与自我把控能力,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并通过社区科普活动将居民组织在一起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并且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用科学的生活理念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活动。
其次,社区科普活动是建立居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方式。社区科普活动的主要受众是居民,这是城市的基层群众,其主要服务内容是学习人民群众所需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采用的服务方式必须是大众喜闻乐道的。在社区科普活动中,可以通过调研了解居民对科学知识的需求,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课堂教育内容,改变传统科普活动的弊端。
然后,社区科普活动的开展是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创建驱动的关键字碍于科技,基础就是全民的科学素质。创新社区科普工作可以让社区居民了解科学技术、生活常识等,可避免居民科学知识脱节的问题。
2 创新社区科普工作基本方法
第一,结合实际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破除封建迷信,宣传文明礼仪、道德修养、科学生活、卫生与健康等知识,丰富公众科普文化生活。
第二,结合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知识。例如,可以针对地震的相关知识进行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地震自救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拓宽公众的视野;
第三,组织多样化的科普文化活动,尽量做好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这样可吸引居民的注意力,且需与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3 创新社区科普工作提升居民科技素质
3.1 科普活动深度的创新
科普活动需由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科普活动不仅仅是单向的知识传输,作为参与者,其知识社区科普活动的重要环节,在制定活动方案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积极参与至科普活动中来。但是双向互动中需要注意对受众人员的心理活动变化和自身素质能力的考量,借鉴以往的科普活动经验,做到双向互动,努力提高居民的参与度。
3.2 增加科普活动的趣味性
科普是科学教育工作过的重要方面,也是社會教育的基础,在实际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采用公众喜闻乐道的内容与形式组织科普教育活动,寓教于乐,科普与文艺相结合,增加科普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当前社区文化活动十分丰富,可以编演科普小区、科普相声、科普快板、科普歌舞等为公众提供精神食粮,也激发出人们爱科学、主动学习的热情。
3.3 科普方式的多样化
因为科普内容、对象、背景和目标不同,科普效果也会差异。在科普宣传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如图书、声像读物、保值、期刊、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宣传科普教育活动。同时,可组织居民参观科技馆、青少年宫,参加夏令营、科技集市等多种科技活动,并对自然保护、博物馆等进行考察,通过组织交流会岩、讨论会等促进居民的相互交流。另外,为社区居民提供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多种服务内容,也可定期开展智力测验或科学竞赛等方式扩大科普受众。
3.4 与辖区学校联合
可将中小学作为区域性社区科普教育组织以及协调的主要力量,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资源和教育优势在校内和校外进行科普教育活动,社区居民以学校的名义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将课外活动定在为“保育”,增加社区科普教育的内容,提高科普教育水平。对此,需要街道的全面参与,使得社区科普工作更加深入和全面。另外,正规学校的科普活动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利用现有资源和学校的教育优势,完善社区科普教育模式。需注意的是,在联合办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师的培训和课堂内容的筛选,结合当下的热门进行科学知识的讲解与宣传,可进行小范围的科学试验改善科普教育效果,使得科普教育内容更加深入人心。
4 结语
综上所述,社区科普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其对于促进社会发展以及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开展科普活动过程中,需要创新科普工作思路,利用新思路、新载体、新内容吸引居民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并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层次地进行社区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周立军.推动社区科普工作的有益探索——北京市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的做法与思考[J].科普研究,2010,5(1):89-92.
[2] 张锋,何薇,张超.利用“与人交谈”方式提升农民科学素质[J].科技导报,2013,31(24):64-69.
[3] 张礼建,张庆轩,雷婧鋆,等.三峡库区移民新城镇社区居民科学素养调查分析——以丰都、万州、云阳、巫山四地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11,29(3):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