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防疫防治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2017-05-30姚容
姚容
摘要:文章就针对基层动物防疫防治问题及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畜
牧业健康以及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基层动物;防疫防治;问题;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S82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9-0080-01
1存在的问题
1.1农户防疫意识不够
我国经济以及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交通行业也有了巨大的发展,这就使各种新的疫病被广泛的传播,交通运输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猪伪狂犬病以及圆环病毒病等新的疫病。但是由于很多农户对于这些新的疫病的没有足够认识,甚至有些农户对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还存在抵触心理,并且经济条件有限,再加上受到“重养轻防, 轻防重治”这种传统的养殖思想的影响[1],不愿意对没有患有疫病的动物做防疫工作,不愿意对动物进行打针,这就会留下动物感染疫病的隐患,并且基层动物随时有可能感染疫病,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2村级防疫员利益得不到保障
我国大部分的畜牧养殖业都建设在农村,农村地区的动物防疫员基本都是传统的师傅将自己所知道的不够完全的知识传授给徒弟,并且传授知识的过程过于形式化,学生很难学习到真正的理论方面的知识,并且他们对一些新的疫病的认识程度不够,缺乏上进心,他们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更是没有向农户宣传新的疫病的防疫措施,或者可以说他们对新型疫病的了解程度也不够,他们的防疫意识较为淡薄,认为自己的工作只是负责治病,没有认识到向农户宣传新的疫病的防疫措施的重要意义,无法正确的引导养殖户做好疫病的预防工作,这样很容易就导致这些新的疫病迅速的发生蔓延,影响养殖业的发展。
1.3村级防疫员素质问题
很多的畜牧养殖户由于对动物防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会出现不配合相关的工作人员工作的现象,相关的工作部门的防疫收费工作比较困难,这就会导致防疫工作的经费不能很好的得到保障,导致相关的工作部门无法顺利的开展防疫工作。
1.4依法难治
很多的畜牧养殖地区,一旦有疫情出现就会对疫情进行隐瞒,这就会给执法带来影响,并且会导致很多病死动物的尸体不能够依法进行处理,这就无法有效的控制传染源,从而会导致疫病更为广泛的传播以及蔓延[2]。
1.5农村饲养户猪群结构不合理
纵观我国的很多畜牧养殖地区,有很多的畜牧养殖户将基层动物的圈舍建造的不够规范,并且有些圈舍距离较近,再加上圈舍周围有很多的农户频繁的进行走动,很容易导致人为传播疫病现象的出现。
2解决措施
2.1理顺体制, 健全防疫队伍
做好对动物检疫人员的考核工作是保障顺利开展基层动物防疫防治工作的重要的前提,在考核的過程当中要取消不合格防疫员的资格。还要在财政预算的范围里面纳入防疫人员的工资,让防疫人员的工资得到充分的保障,以提高他们对工作的认识,有助于他们更好的进行工作。
2.2加强行政领导干部的职责问题
要深入贯彻落实责任考核制度,同时还要实行问责制,由于责任与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只有加强乡村行政领导干部的职责问题,才能够将基层动物防疫的质量以及基层动物防疫的密度有效的提高。
2.3加大法规宣传, 确保防疫质量
基层动物防疫防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这项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为了确保防疫的质量,加大法规宣传力度十分必要,县级以及乡级和村级各个相关部门要针对重大疫病签订目标责任书,这样有助于使基层动物的防疫防治工作的质量得到很好的保障,使相关部门顺利的开展防疫工作。
2.4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是否有足够的经济支持也会影响基层动物防疫防治工作的开展,也就意味着开展基层动物防疫防治工作需要一定的人力以及物力方面的支持,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2.5政府加大力度, 改善农村饲养状况
由于很多的畜牧养殖建立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很容易就会出现动物饲养不到位或者供水不到位以及环境污染等现象,这种环境下容易导致基层动物感染疫病,并且很可能出现大范围的蔓延以及传播,所以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去改善农村的饲养状况。
2.6搞好动物检疫
搞好动物检疫是开展基层动物防疫防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开展检疫工作的时候要将免疫证和免疫标识管理好,将检查与防疫工作进行结合,使基层动物防疫防治工作更好的展开。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动物防疫防治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能否做好这项工作对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这项工作应该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做好这项工作有助于减少基层动物疾病的发生率,促进我国畜牧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永合,潘永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 14) : 199-201.
[2]张光来,马冠峰.基层动物防疫防治问题及措施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06):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