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用汽车企业如何渡过“环保关”?

2017-05-30

专用汽车 2017年9期
关键词:专用汽车督察组低价

“环保督察”是今年里最热门的政治词汇。从督查到督察:一字之差,却意味着从“查企”到“督政”的转变。

从2016年1月中央环保督察组率先在河北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试点,到2017年8月15日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西藏,中央环保督察实现了对31省份的全覆盖。这场被称为我国环保有史以来国家层而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行动正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市场环境。在中央环保督察组的重拳出击下,一大批企业因环保问题歇业整改,数千人因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被刑事拘留,罚款总额十数亿元。截止6月底,仅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8个城市查出“散乱污”企业17.6万家。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受环保督察影响,很多“散乱污”的中小企业面临关停整顿,专用汽车行业也深受波及。一方面专用汽车企业加大环保设备投入,企业成本陡增,生存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运输企业货源骤减、零部件供应出现短期困难。

在政策高压和供应链双重因素的叠加下,大部分专用汽车企业在此次環保风暴中正面临发展的—道坎:一边是去年下半年伊始的运输类专用车市场暴增, 一边是环保督察带来的企业成本上涨、设备投入剧增。难得的市场机遇和严厉的环保督查,市场和产能的冲突正应了那句俗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环保风暴”下,专用汽车行业迎来的是“危机”还是“转机”?从短期来看,原材料上张等因素造成供应链紧张、成本增加,价格竞争优势下降。但是从长期来看,却是行业谋求转型、实现供给侧改革的难得契机。

此轮环保督察,表面上看是环保政策造成所有原材料价格急速拉升,实际上是国家政策性涨价,环保督察只是作为排头兵。环保督察作为国家为实施政策而亮剑的一种手段,有利于在供给侧改革中,淘汰落后产能,保护合法企业利益,避免因低价竞争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对于专用汽车行业而言,环保督察就像是一轮清洗,大浪淘沙,洗净铅华,能够促使企业提高环保投入,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在这场清洗中,一方面,生产工艺达不到环保标准的企业势必难以生存。另一方面,从长远角度来看,专用汽车行业也将因为落后产能的淘汰迎来一个良性循环的好时机。今年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环保督察风有实力、有远见的企业发展的良机。可以预见的是靠投机取巧、不规范运营牟取暴利、低质低价拼市场的时代或将成为过去时。

猜你喜欢

专用汽车督察组低价
低价≠实惠 吃喝玩乐购,切记避开这些“坑”
探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
第四批8个中央环保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 年内将实现31个省份督察全覆盖
2016年中央第一批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情况反馈
为什么高价总能打败低价?
复合肥低价促销是否会成常态
推广新能源专用汽车 任重道远
新能源专用汽车该如何撬动市场?
合理低价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专用汽车新品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