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里的廉政文化——水
2017-05-30
水: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多以其清白喻世。古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相传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某夫妇经常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因功劳特别大,被加官晋爵。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唯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当年故友王某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大家发现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下属欲重重责罚王某,但薛仁贵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当众饮下三大碗坛中清水。在场之人不解其意,薛仁贵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氏夫妇资助。今天我收下王兄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他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纪检监察报”】
福兮祸之所伏
【原典】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则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夭;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
【譯文】
人有福,荣华富贵就到来;荣华富贵到来,衣食美好;衣食美好,骄傲放纵的心理就会产生;骄傲放纵的心理产生,就会行为邪僻而举动悖理;行为邪僻,自身就会死亡夭折;举动悖理,就不会成就功业。本身有死亡夭折的灾难而在外又没有成功的名声,就成了大祸。而祸根源于有福。所以说:“福啊,是祸所潜伏的地方。”【《韩非子全鉴》任娟霞解释】
名字背后的秘密
有一个现象,就是中国汉代人的名字通常都是一个字。
这个现象,此前没有。比如,春秋的时候,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都是两个字的名字。为啥到汉代突然变了呢?
因为避讳。也就是皇帝的名字天下人都不能用这个字,父亲的名字,儿子不能用这个字。这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习惯。到汉代,避讳变得越来越严格,所以上层社会的人,起名字就只敢起一个字,怕给子孙造成不便。皇帝就要更小心了,不仅起名只起一个字,而且还要起相对生僻一点的字,比如魏明帝曹叡(ruì)。
那为什么后来又恢复了两个字呢?其实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的文人在自己的名字中,渐渐加入虚词和有宗教色彩的词。比如之字,像王羲之、王献之,反正之字到处都用,避不了讳,也就不用避了。这样,两个字名字的传统才逐渐恢复起来。(来源: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