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活色生香”
2017-05-30李欣
李欣
一
十载风雨兼程,十载春华秋实。
非遗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与当地的社会人文、自然等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失去了特定的传承环境,非遗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
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内容和形式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实践中探索的重要保护理念和方式。自2007年文化部设立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全国已设立闽南、徽州、热贡、羌族等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涉及17个省(区、市)。各省(区、市)也设立了特色鲜明的14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交流近年来各地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有益经验,研究讨论问题,完善政策,推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办出特色,促进实验区建设成为“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生态区,7月26日至27日,由文化部主办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举办。
会上,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出席并讲话。他强调,在保护区建设中要着眼于突出非遗传承人和当地居民的主体地位,突出社区的承载作用,注重氛围建设,增强民众的获得感。保护区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以及非遗项目所在的社区和传承人群,地方政府应主动承担保护责任和义务。要将保护区作为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重点实施地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重点实施地区、传统表演艺术展演活动的重点地區、支持非遗特色小镇建设的重点地区、开展非遗品牌活动的重点地区。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西明在会上作了书面致辞。他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文化部对青海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谢意,向参会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青海将把保护区与生态强省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文旅融合发展、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各保护区形成特色亮点,让各族群众通过保护区建设得到实在的幸福感、获得感,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努力使青海在全国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成为示范。
文化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的17个省文化部门分管领导,31个省文化部门非遗处处长,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地区管委会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近两百人参加了座谈会。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赴同仁县多个非遗传习基地,实地考察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情况,直观了解当地唐卡、堆绣、雕塑等艺术形式的保护举措与传承现状。
二
青海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屏障,也是特色文化生态的富集地。国家启动保护实验区建设以来,文化部先后在青海批准设立了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果洛)、藏族文化(玉树)三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在组织领导、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盛夏的热贡,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
走进黄南州同仁县吾屯村,随手敲开村民完德才让的家门,他正在潜心绘制唐卡。他说刚接了绘制两幅唐卡的订单,并现场简单算了笔账——这两幅唐卡计划两个月画完,大概能赚六千元。
在热贡艺术较为集中的吾屯村、年都乎村,这样的场景几乎家家都能看到,从事热贡艺术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群众通过生产性保护热贡艺术取得经济效益,改善了生活状况,同时也促进了热贡艺术的传承发展,形成“家家作画、人人从艺”的生动局面。
黄南州作为青藏高原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地区,是热贡艺术的发祥地。在这片文化的沃土上,遗存着厚重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以唐卡、堆绣、雕塑、建筑彩绘为代表的热贡艺术,是青藏高原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见证。2006年6月,热贡艺术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热贡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文化部批准青海省设立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使其成为全国第三个、藏区和西北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早在2011年,文化部就选择在热贡召开生态区现场会,今年仍然选择在热贡召开生态区建设工作座谈会。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以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积极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遗产,探索创新保护区建设及非遗保护传承措施,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建设非遗传习场所,开展非遗名录项目抢救性、生产性、整体性保护以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和非遗宣传推广,积极推进保护区建设及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茁壮成长,民族文化产业方兴未艾。黄南州已经成为青海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集中的地区和大美青海灿烂文化的富矿区,现拥有各级非遗项目221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13名,非遗综合传习中心28个,年培养非遗传承人1500多名,文化产业经营户达320家,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年产值达到6.5亿元,点燃了文化生态保护燎原之势。
刚走进同仁县曲库乎乡江什加村,很多人便被高亢的藏戏唱腔所吸引。原来江什加民间藏戏团正在上演藏戏片段《意乐仙女》。台上演员一招一式堪比专业范儿,殊不知,台上台下的他们都是普通的农民。
黄南藏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热贡地区的民间藏戏团只有6家,藏戏演员仅有60余人。保护区设立以来,扶持江什加民间藏戏团兴建了黄南地区第一家集舞台、广场、更衣室、小型展厅等功能于一体的藏戏传习展示中心,有效改善了演出条件,大大激发了当地村民排演藏戏的积极性,江什加民间藏戏团编排的《松赞干布》《卓哇桑姆》等剧目在国内戏曲汇演中屡获大奖。而民间藏戏团的数量已增加到16家,有六七百名民间藏戏演员活跃在藏戏表演的舞台上。
青海省成立了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使保护区建设由过去的文化部门单一管理上升为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这在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尚属首例。
保护区设立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拨付专项资金6393万元,黄南州政府设立了2000万元文化发展基金。由民间艺人兴办的热贡艺术各类传习中心多达28个,涵盖唐卡、泥塑、堆绣、木雕等多个门类。近千名学员在传习中心接受学习,近百名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担任教学任务。
省政府連续举办五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相关部门举办了全省民间藏戏会演、黄南藏戏展演、雅顿藏戏艺术节等系列活动;
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深圳等多个城市以及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举办了热贡艺术画展,支持热贡艺人在全国开设了近200家热贡唐卡展销窗口,热贡艺术已成为对外传播青海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同仁县隆务镇、年都乎乡和同仁县、尖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仁县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为“中国唐卡之乡”;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热贡文化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称号,这是全国唯一的文化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现如今,保护区已经初步形成了政府协调、专门机构管理、社会组织参与的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少数民族地区整体性保护文化遗产的新路子。
三
今年6月,充满童真的格萨尔史诗童声合唱响彻青海民族大学小岛体育中心——得益于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果洛格萨尔史诗童声合唱团于2015年10月正式组建成立,合唱团的成员全部由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第一、二、三民族小学的学生组成;2016年7月,合唱团赴北京开展了艺术夏令营活动,小演员们的艺术素养、表演技巧和表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演出现场,小演员们表现出色,节目精彩,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场内外好评如潮。
果洛州是格萨尔文化资源最富集、表现形式最独特、本真性保持最完整、说唱艺人种类最丰富、影响力最广泛、群众基础最深厚的藏区之一,享有“格萨尔故乡”的美誉。2014年7月,文化部批准设立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2016年12月,《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获文化部正式批复同意实施。
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是人,让格萨尔文化“活下去”,是保护区必然的选择。
保护区积极开展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工作。制定出台《果洛州文化人才“千人培训”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已完成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6次,培训学员360人(次);设立上海大学驻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为保护区内传统工艺的传承、产品研发搭建了平台;搜集、整理、出版相关格萨尔古迹丛书29部,录制、制作了音乐专辑《果洛》和格萨尔文化宣传片《格萨尔的果洛》;鼓励和支持社会创办民间艺术团体,相继成立了阿尼玛卿青少年艺术团、年保玉则艺术团和格萨尔史诗童声合唱团等;组织开展玛域格萨尔文化旅游节、格萨尔狮龙宫殿文化旅游节等系列节庆活动,为格萨尔文化“活起来、走出去”创新了载体,打造了平台。
卓舞古典优雅、伊舞欢快轻盈、热巴激情昂扬、锅庄载歌载舞……置身充满康巴风情的玉树市感恩大道,欣赏着“潇洒的康巴人”玉树风情巡游,神秘的康巴文化就在身边,令人陶醉。一位游客感叹:“这里让我们既感受到浓郁的地方传统文化气息,也有现代城市的氛围,这也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今年年初,文化部批准设立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在我省设立的第三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青海由此成为全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项目最多的省份。
不实现传承与发展的双赢,传统文化就无法得到活态而富有生命力的保护,这是我省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目前,保护区现有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11项,列入省级非遗代表作名录10项,列入州、县非遗代表作名录180多项。确定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4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6位,各类传习所及社会民间艺术团体20个。
虽然保护区设立时间不长,但保护区今年已经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主要用于民间传统手工艺生产基地建设、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举办展示展览活动等重点工作;与国内多所知名大学洽谈共建传统手工技能实验室,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生存活力。
广阔的文化生态保护空间已在青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悄然形成。(作者单位:青海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