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的核心是产业更新
2017-05-30张直
张直
如何“去产能”“增动能”,是老工业城市成功实现转型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城市产业退二进三并向现代服务业进化的进程中,产业迭代还必须是全社会经济大系统共同协调发展的结果。区域产业基础、政策倾向、载体禀赋、基础配套、历史文脉、人才现状等都将深刻影响城市更新背景下的产业升级。
近几年,城市更新已然成为一个热词。经过20多年波澜壮阔的城建扩张,中国的城市发展渐入深水期:特定城市建成区(包括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城中村旧屋村等)由于经济功能和居民外迁以及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的产业空心化和服务缺失,必须要进行综合整治、功能升级或者拆除重建。
纵观世界各国(地区)的城市更新,大致都经历了 “清除贫民窟”、“改善居住环境”和“社区综合复兴”阶段。
时下我国的旧城更新,这三个阶段都存在。在主要的一二线城市,大多已进入“社区综合复兴”阶段,一方面要大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改造建筑载体,另一方面还必须围绕人的需求,对无法满足现代都市生活的经济内容进行迭代升级。
简言之,城市更新的核心和途径是产业更新。任何仅限于风貌升级或基础设施改造的城市旧城改造都治标不治本。
深圳是国内城市更新的先行者。在政策保障和市场化运作基础上,深圳城市更新通过综合整治、功能提升和拆除重建“三驾马车”的拉动,适应不同的旧改需求,量身打造改造方案,效果明显。
最近的也最典型的更新案例是位于深圳南海大道与大南山之间、占地约20万平方米的网谷项目。在改造前,主要为铁皮房、堆放生产材料的仓库、建材厂,为劳动密集型工厂。改造后,释放了产业空间,促进了产业升级,重点发展网络信息、科技法务和文化创意三大产业,形成网络科技产业带和滨海文化产业带。
如今,蛇口网谷遍布着网络信息科技公司和文化创意高端企业,年产值从改造前约2亿元猛增至现在55亿元,单位面积产值从200元/平方米上升到3.93万元/平方米。
产业更新的实质是升级或者重置城市经济内容。城市因人而兴,城市的首要功能就是服务于人。人需求的多样性要求产业再造不仅要满足产业集聚的客观规律,更要围绕核心产业建立互相支撑相互引流的企业生态。集聚抱团的不只有单一的产业上下游企业,更有跨界互补能够互相引流的共生型企业。只有这样,一个更新后的街区或园区才会更有生机和可持续成长性。
类似于深圳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村、华侨城创意街、蛇口码头旧仓库等,这些旧的城中村、工业旧厂房借助复合式城市更新,有的成了民宿客栈集中的特色小镇,有的成了创意园、珠宝街,还有的成了国际性“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展场,彼此共融共生,互相引流,协同发展,相互辉映。
上世纪80年代,伯明翰市的珠宝街区(Birmingham Jewellery Quarter)将临街房屋改为陈列室,引进大量珠宝进口商开设零售店铺,在核心区段围绕这些珠宝店大量引进设计公司、酒吧、餐馆进入,成为“时尚潮人消费区”,其功能转变为融珠宝零售业、时尚休闲和历史保护观览为一体的文旅时尚街区。
日本京都的清水寺,将商业街与旅游景点深度结合,注重以各类原汁原味的传统活动带动各类文化商业和餐饮业态,一年四季人潮如织,既有来自本国各个阶层的客源,更有慕名而来的国际客人。
在城市产业退二进三并向现代服务业进化的进程中,产业迭代还必须是全社会经济大系统共同协调发展的结果。区域产业基础、政策倾向、载体禀赋、基础配套、历史文脉、人才现状等都将深刻影响城市更新背景下的产业升级。
2016年10月9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土部、国开行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重点强调了产业园区或特色街区在城市产业更新升级中的核心地位:“要逐步形成以园区/街区为核心载体的平台支撑体系。按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核心目标,支持建设产城融合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明确园区功能定位和重点产业,创新园区市场化管理模式,突出发展若干特色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形成集中布局、集聚发展、用地集约、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平台。”
这些政策的重磅推出,进一步明确了城市更新和产业迭代互为表里的關系,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在引导产业升级、优化城市功能等方面加强资源配置、协调利益各方,以产业升级为核心加快城市尤其是旧城的更新发展。
“去产能”不是要停止发展,而是要韬光养晦、蓄势待发。合理引导创新创业企业发展,提升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规范企业管理,提高单位生产效率。
重视科技的作用和知识的力量,提升对研发的投入和创新的重视,多选择高端路线,以创新为驱动,推动企业发展进步,注重品质,打造品牌,以质量和信誉推动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立足和制胜。
在这里,尤为需要重视的一点就是产业升级过程中,要注重广泛吸引高端人才,提高单位劳动力产出效率。有时候,引进一批人才,就能盘活一个企业,甚至撬动一个产业。一个城市要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设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明确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奖励标准和保障措施,重点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型人才和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
要建立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强化分配激励,最大限度地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奖励,通过科技创新创造价值。要创造人才发展软环境,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保障人才的合法权益,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作者系重庆市渝中区人大代表,重庆中山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