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治理中的文化认同

2017-05-30

社会与公益 2017年9期
关键词:外地人价值体系古镇

今天我从一个角度,一个更隐性、更柔性的角度来分析,就是看看我们乡镇治理中的文化认同。

(一)关于认同的一些认识与梳理

特色小镇的建设、乡镇的治理,根本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以人为本,才是这项工作最值得重视的,才是他的核心和灵魂。所以我们不仅仅需要安居乐业,同时还需要安身立命,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認同。

(二)关于治理的一些认识与梳理

治理这个词从什么时候有,大家如果梳理词源就会发现这个词其实出现的时间很短,中国历史上并没有治理,历史上是皇权不下县,县以下是没有政权的。他基本上靠乡绅自治来维持乡镇他们的日常生活。

西方社会其实这个词也出现的很晚,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出现这样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出现是伴随着一个大的国际背景:全球化,市场化的推荐,整个社会原有边界越来越不清晰,各个边界犬牙交错,互相重叠,相互渗透后,成为一个集合。

(三)社会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虽然这个社会高度专业化,但同时也高度整体化,这个现象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

古镇其实有典范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业化城镇,它还是一个商贸城镇,它还保留了原有的农业生产的模式。相应的我们的城乡也是交织在一起的。

(四)文化冲突可能带来的影响

古镇不只有我们国内的人,还有国外的人。我想我们现在只有1千人的规模还不足以使我们产生这样子的忧虑,但是毕竟我们要未雨绸缪,要提前考虑文化方面的冲突。

(五)从文化认同进行社会治理的一些建议

大家能不能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未雨绸缪地先考虑一些问题。比如有这样的几个角度

第一个角度,我觉得应该强调文化的多元协调。我们有原本的原住民,他们原本具有地域认同与血缘认同,也有外地人他们到这里来生活以后他们应该如何融入当地的文化,融入当地的生活。那我们当地人就应该采取一种包容的态度,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就应该是文化的理解。

第二点,就是要建设法制社会。我们要对外地人,其他国民采取平等的态度。

第三点,要继续推进利益共同体的建设。

第四个方面就是强化古镇精神提炼和宣传。一种文化认同的形成需要语言的、风俗的、节庆的、节庆的等等的手段来使我们的族群获得相同的文化认同。但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能认识我们的价值体系。这套价值体系就是我们古镇乐善好施,勤奋、包容、共赢等等这样一套理念。使得理念成为在古镇生活的人共同的价值信仰,进一步影响到他的行为方式。那么也许古镇的社会治理就可以找到一条更新的,更振奋人心的道路。

猜你喜欢

外地人价值体系古镇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古镇之旅
shock of THE NEW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村里的外地人
村里的外地人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