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社会善治”在古镇相聚
2017-05-30
本刊讯 2016年7月,国家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2016年10月三部委会签认定全国127个小镇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鎮,并陆续出台各种政策性文件全面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
兴起于浙江,并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目标而推出的特色小镇理念,在其自身发展演化和媒体传播报道进程中,已从经济和产业视角向文化和社会等更宽广的领域渗透。城镇运行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社会治理是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国家层面,需要首批特色小镇在建设中探索创新新型城镇化的精准治理模式,而如何建构特色小镇的精准治理模式也将直接考验特色小镇政府和民众的智慧。
8月21-22 日,“2017年中国特色小镇社会善治 (中山古镇)研讨会”在国家首批特色小镇——古镇镇召开,此次研讨会是一次汇智的盛会。
此次会议由国家民政部主管、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主办的《社会与公益》杂志社、古镇镇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由中山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并由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广东省社会管理研究会等支持。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院校的专家,以及省内相关领导应邀与会。会议以古镇社会治理为案例,研究和探索特色小镇的精准治理模式,为探讨“中国特色小镇社会治理”建言献策,以更深层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进相关学科协同创新发展,并为国家特色小镇的社会治理提供范例。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社工委主任雷彪,市委政法委专职副书记杨戈,市委政法委专职委员张育辉,古镇镇党委书记刘建辉,镇长匡志等相关领导出席。
8月21日上午,与会嘉宾进行一系列的平台考察,第一站先来到古二村,了解如何通过网格化管理打造自治平台与防控平台。第二站来到古镇全民公益园,通过丰富社会服务的领域和内容,发挥社会动员、培育社会力量方面的作用,整体介绍了社区学院、文化中心和社工中心组成的一个全民喜爱的公园。第三站、第四站先后到了生态湿地公园和生产力促进中心,进一步了解了古镇特色小镇的生态和产业。
8月21日下午、8月22日上午,在古镇镇政府一楼会议中心进行别开生面的专家论道,由高校专家、行业专家和智库成员进行发言、交流。
本次研讨会首次以社会善治的视角对中国特色小镇建设进行了深度交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