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行评审造假 欠缺的是学术底气

2017-05-30王功孝

公关世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期刊论文底气学术期刊

王功孝

4月20日,世界最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的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发表撤稿声明,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宣布撤回107篇出自中国作者的论文,原因涉嫌同行评审造假。

此番撤稿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值得深思的是107篇论文和中国研究机构有关。

近年来,因涉嫌同行评审造假的学术丑闻频频被曝光。2015年3月英国现代生物出版物集团决定撤销43篇论文(其中41篇为中国大陆作者);同年8月,斯普林格出版社宣布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经发表的64篇论文(论文作者全部来自中国大陆);同年10月,荷兰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撤销旗下5份杂志中的9篇论文(论文作者全部来自中国大陆)……其撤稿原因都是这些论文在同行评审过程中存在问题。

同行评审,是学术期刊通过让同领域专家对拟发表论文的专业水平形成一个学术判断,从而决定稿件是否录用,以保证学术期刊论文的质量。在“编辑初审——外部同行评审——主编定稿”的论文审稿环节中,同行评审活动是期刊论文审稿的中心环节,对学术期刊论文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此环节当中,却出现了大量的同行评审造假活动。“邮箱”造假、“朋友圈”造假、“第三方”造假等等同行评审造假类型层出不穷,涵盖了作者本人、作者的学术圈朋友、第三方论文代写代投服务机构等各方利益。

一代学者,竟出现利用他人实名,提供虚假邮箱的学术造假行为,实在是失了读书人“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气节。大概是因为工作忙,时间少的缘由让他们宁可要面包也不要这清白的英名。对他们最好的救济只有两条路,一是学术道德的再次深层滋养,二是严惩学术造假的扬鞭。

对于市场上大量存在的第三方论文代写代投机构,等待着他们的是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查。只有对他们进行大面积的“清洗”,才会使同行评审造假的规模缩小,在造假服务提供的源头上进行遏制。面对大面积的撤稿事件,掀起一股对同行评审重新核查的整风行动尤为必要,如此,或许还会有不少“嫌疑”论文浮出水面。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花样百出的学术造假手段,只有不断更新辨别技术手段才能遏制。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图书情报工作》等杂志从2015年起明確要求通讯作者提供ORCID号码——科研人员身份识别码。

更关键的是,学术造假乱象不仅反映了少数学者缺乏学术道德,更显现出当前我国缺少学术底气的怪象。201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六年排在世界第二位;然而,学术造假,论文撤稿事件却频频发生,其背后是论文“有量无质”的窘境。泱泱中华,至今仍没有几篇能拿得出手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站在世界学术之林,何以有底气?

面对缺乏学术底气的土壤,只有以新鲜的血液作补充,以学术道德作滋养,以奖惩制度作护航。

猜你喜欢

期刊论文底气学术期刊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心底无私底气足
为政底气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中文科技期刊论文LaTeX模板的研究与实践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