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承载企业文化的四类故事

2017-05-30杨彬

公关世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海油沥青群体

杨彬

1985年5月,一位毕业2年的大学生作为操作系长第一天出海,晕船呕吐,刚到平台就全力以赴排除焚烧炉故障,连喘口气的功夫也没有。但是,合作油田外方副矿长傲慢刁难,连珠炮般一连问了十几个问题:“今天平台的发电量是多少?”“锅炉蒸发量多少?”“焚烧炉为什么今天发生故障?”……

这位大学生尚未从晕船、排障的紧张感中恢复过来,回答问题自然不周全,而外方副矿长明显故意找茬,给他“下马威”。在场的中国人都愤愤不平,冲大学生使眼神让他狠狠“回敬”一下盛气凌人的外方,但是这位大学生紧闭嘴唇保持了沉默。

在此后的岁月里,这位大学生发奋图强,刻苦钻研。国际化的严格考试,他的成绩遥遥领先,超越了外方;一个外国同行给过滤器装药,他用眼睛一瞄就发现配药比例不对,外国同行不相信,找来资料一查,果然有误;油田第一口油井出油,外方遇到了始料不及的困难,关键时刻又是这位大学生力挽狂澜。由于这位年轻的操作系长的努力,本来一年时间的中日操作者地位转移提前了7个月!

……

在中国海油为新员工准备的《中国海油职业人ABC》课程中,这个故事很吸引人。入职培训结束后,年轻员工在谈及感悟时也经常提到这个让人记忆深刻的故事。

通过故事传播企业文化理念,通过故事塑造企业文化,故事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几乎每一家大型企业,都流传着很多故事。这些故事让企业的价值观变得更为具体,也让企业的文化变得更为鲜活。

在特伦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提出的企业文化理论中,故事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故事是口述的文化史,故事承载着文化价值观。[1]故事不仅易讲、易懂、易记,而且易传播、易扩散、易接受。故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可以发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四类故事最具价值。

历史故事:生动讲述企业从哪里来

通过故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讲述的当属历史故事。对历史传统的叙述构成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根基。“企业从哪里来?”只有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管理者和员工才能对企业目前所处的位置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更好的理解。将企业的发展历史用故事的形式加以呈现,能够促进这些历史知识在员工当中的广泛传播。因此,讲好企业的历史故事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来说非常重要。

讲好企业的历史故事,可以让員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发展历史的影响。在初创阶段,企业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发展模式而不是其他的发展模式;在面临重大转折点时,企业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而不是其他的选择;在面临重大事件时,企业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处理方式而不是其他的处理方式……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员工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企业的价值观。

讲好企业的历史故事,可以让员工更好地感受企业的文化特质。历史故事可以使企业文化变得可感、可知、可触。只要听一听、看一看有哪些历史故事在企业中流传,人们就能对其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透过历史故事,员工可以对企业倡导什么和反对什么,对企业着力塑造什么样的文化,对企业为什么会形成现有的文化,产生更为深入的思考。员工对企业的文化特质也会更有感触,更为认同。

讲好企业的历史故事,还可以让员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企业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可以成为员工在处理类似事件时的重要参照。企业前辈们所创造的行为规范,也会随着历史故事的传播影响一代代新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员,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事情,很多时候都可以从企业的历史故事中寻找到学习借鉴的对象。透过历史故事,员工会对自己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在中国海油,有很多历史故事。从早期老一辈海油人摇着渔船下海找油到对外合作的开创者打开国门与国际同行合作,从合作与自营两条腿走路到走出国门开拓海外业务,从建成海上大庆油田到起步“二次跨越”,一个个历史故事诠释了中国海油的价值观,诠释了中国海油的文化特质,同时也告诉了员工怎么做才是一个合格的海油人。不论是中国海油的员工,还是外部的客人,当他们听到中国海油在对外合作之初将公司机关人数控制在350人之内时,肯定会认为中国海油是一家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当他们听到中国海油一度生产经营困难,卖掉办公楼筹集资金打井时,也一定会认为中国海油是一家富有拼搏精神和担当意识的企业。

讲好历史故事,企业需要把握几个要点。历史故事必须要真实。传播者可以对这些历史故事进行艺术加工,但是,这些故事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必须是真实发生的。历史故事要能够凸显企业的文化特质。一个故事能否承载企业管理者所倡导的价值观,决定了这一故事能否被大范围传播。同时,历史故事还要做到生动引人。历史事件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但这些事件在被用来传播企业文化时,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以更具传播性。毕竟,不能吸引人的故事是很难被员工密切关注的,其作用也是很难充分发挥的。

产品故事:具象呈现企业在干什么

在讲好历史故事的同时,企业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讲好产品故事。产品的水平能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也能体现企业的文化。通过讲故事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产品故事也是很有效的载体。这些故事,能够具象地呈现企业在干什么、干了什么。

讲好产品故事,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和品牌塑造时常用的方法之一。将一个产品诞生背后的故事进行挖掘并加以传播,能够将产品与某一形象或某一消费理念较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并强化其品牌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在很多品牌产品的背后都流传着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不过,讲好产品故事并不仅仅可以在市场营销中发挥作用。一个企业的产品,尤其是那些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品,通常都体现了企业的文化理念。产品故事可以与消费者和企业员工产生较强的文化共鸣。一个重要的产品为什么会被开发生产出来?在开发生产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企业为开发生产这一产品解决了哪些问题?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涌现出了哪些人?产品的开发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对类似问题的回答,产品故事能够较好地传递企业的文化理念。

中国海油以海上油气生产为主业,其主要产品的特色并不十分鲜明,但这并不妨碍中国海油讲述产品故事。中海36-1沥青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题材。

中海36-1沥青是中国海油的明星产品之一,多年来稳居中国重交沥青的前列。它不仅为国内多条高速公路和多个机场供货,还曾多次铺上有“神州第一街”之称的长安街,用在北京冬奥会工程建设中,用在高速铁路上。它还出口多个国家,在巴西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场馆中都有它的身影。

中海36-1沥青的诞生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曾有人用“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来形容它的诞生。1987年,中国海油在渤海湾发现了地质储量超过2亿吨的绥中36-1油田。但直至1995年,这一油田都是海油人的心病。绥中36-1油田的原油高密度、高酸值、轻组份,在加工时汽柴油收率低,对设备腐蚀严重,加工成本高,国内大炼厂都不愿意接收,原油销售面临着很大压力。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海油人在研究后发现,绥中36-1油田的原油富含沥青质和胶质,是生产重交沥青的好原料。而当时国内高等级公路的沥青基本依赖进口。如果将绥中36-1油田的原油加工成重交沥青,不但可以解决原油销售问题,而且可以在下游沥青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经过几年的研发,1998年,中海36-1沥青推向市场,并很快成为中国重交沥青的第一品牌。

从中海36-1沥青诞生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这一品牌产品的诞生可谓是海油人求实创新的成果。通过这一故事,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海油求实创新的文化理念。当时,中国海油选择开发沥青这一尚未被国内企业重视的产品,主要是基于绥中36-1油田的原油特点而做出的决策。如果缺乏求实精神,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海油可能不会去投资开发一个看似不太重要的下游产品。同样,如果没有足够的创新精神,海油人也很难在很短时间内,就将中海36-1沥青打造成为中国重交沥青市场的第一品牌。可以说,中国海油的这些企业文化理念因中海36-1的故事而变得更为丰满、更为具体。

哲理故事:巧妙传播企业价值理念

通过讲故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哲理故事也经常会被用到。哲理故事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深刻的道理,不但易懂、易记,而且易于被员工接受并适宜广泛传播,因此备受企业管理者的青睐。

哲理故事通常并不讲述真人真事,多是讲述一些象征性内容,因此,哲理故事可以更好地为传递价值观服务。与企业文化有关的哲理故事可以巧妙地把企业的价值观融入故事之中,使得员工在被故事吸引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企业的价值观。

在国外知名企业中流传着一些比较有名的哲理故事。在IBM,就曾广泛流传着一个关于“野鸭子”的故事。[2]IBM公司的创始人之子小托马斯·沃森经常讲述他从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书中看到的一则故事。一个居住在海边的人,在每年深秋转冬时,都会看到野鸭子成群结队地向南方飞去。他觉得这些野鸭子很可怜,于是在附近修筑了一片池塘,并准备了一些鸟食,希望野鸭子可以免去迁徙生活的劳顿。不久,有些野鸭子不再辛劳地飞往南方,而是在这个人准备的池塘里过冬。渐渐地,越来越多的野鸭子来到这个池塘居住。就这样,三年过去了,野鸭子变成了十足的家鸭,臃肿而懒散,再也不能展翅高飞。在讲述完故事后,小沃森经常会这样结尾:“你能够把野鸭驯服成家鸭,却不能将驯服的鸭子再变成野鸭。”他通常会更进一步地說:“被驯服的野鸭从此将哪里也去不了。我们要明确企业需要的是野鸭,而且在IBM公司我们不应该驯化他们。”但是有一次,一名员工反驳小沃森说:“即使野鸭也是列着队飞的。”

从这一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哲理故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小沃森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这个故事,传递的主要是两方面的企业文化信息:一是强调行为偏常者的价值,二是强化公司对员工应该采取宽容态度。而员工的反驳明确了有关企业文化的另一个要点:我们都要朝着一个方向前进。

除了类似的哲理故事,一些企业管理者会在影响力比较大的影视剧作品中寻找富含哲理的内容,用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亮剑》曾是一部影响力比较大的中国电视剧。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南海二号”钻井平台经理郝振山把这部电视剧推荐给自己的平台同事观看,并鼓励大家写观后感。生动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让平台的小伙子们看得激情澎湃,“逢敌亮剑”一度成了“南海二号”员工的口头禅。有人在观后感里写道:“亮剑,亮的是一种血性,一种嗷嗷叫的士气,一种永不服输的劲头。”张添翼说:“感觉没有听过太多说教,我们的团队精神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比如,一有急难险重的任务,只要班组长喊一句‘亮剑的时候到了,我就想起了李云龙和他那支嗷嗷叫的队伍,大家的干劲儿就被激发出来了。”[3]

讲述哲理故事,需要找准故事与企业管理者准备强化的价值观之间的契合点。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吸纳员工的不同意见。因为很多哲理故事都富有思辨性,如能像野鸭子的故事那样将一些不同意见补充进故事中,故事所传递的文化理念会更为全面、更具影响力。

群体神话:有效强化企业的子文化

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还有一类故事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就是群体神话。从严谨的角度来说,神话二字应该加上引号。因为,这些故事都是在一些群体中真实发生的。不过,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会被进行一定的加工,而且在一个特定的群体当中会被像神话一样看待。这些故事是企业子文化的重要载体。

企业员工可以被划分为各种不同的小群体。划分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从事同一个专业,有的是因为同处一个部门,也有的是因为大家有同样的爱好,还有的可能仅仅是因为一些人会有规律地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相遇并进行一些非正式的交流。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企业中存在的最具影响力的群体应该是因工作原因而形成的群体,比如班组、项目组等。在这些群体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和事存在。其中的部分人和事会通过群体成员的相互传播而成为群体中的神话。对这其中的一些故事进行梳理并加以传播,可以有力地推动这些群体文化的发展壮大。

在中国海油,海上平台等一些大型装置孤悬海上,员工处于比较封闭和狭小的空间中,比较容易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也很容易形成大家都比较认同并具有较强归属感的群体文化。而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群体神话更容易诞生,也更容易得到传播。

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为例,这一平台作业群体中就流传着一些富有特色的群体神话。这一平台的代表人物是“海上铁人”郝振山,这些故事也大多与他有关。

2008年成为“南海二号”一员的黄本辉曾讲述过他登上平台后入职第一课的经历。在平台上,黄本辉和新同事们接受安全教育后,郝振山要求他们原地不动。他说:“这里是‘南海二号的荣誉室,大家入职的第一课就从这里开始。”这时,大家才注意到,这间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四面墙壁的上半部几乎被各种奖牌和锦旗覆盖。郝振山就像一个讲解员,指着“劳动模范集体”、“先进党支部”等奖牌一一讲述这些荣誉背后的故事。每一块奖牌都记录着一段奋勇拼搏的历史。

在郝振山讲述了这些荣誉背后的故事后,一些老员工在私下聊天时又向黄本辉讲述了郝振山与其中一块奖牌的故事。这块奖牌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颁发的“2008年度海洋石油先进集体”奖牌。当年单位原本推荐了郝振山参评“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劳动模范”,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项崇高的荣誉。而郝振山的做法却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他主动提出把机会留给“南海二号”参加先进集体的评选。有人说他傻,可他却说,与个人荣誉相比,集体荣誉可以激励更多的人,“集体有了荣誉,每个人才会更有动力”。 [4]

这一故事通過“南海二号”的老员工之口传递给一批批的新员工。这一故事也就成为“南海二号”上最为人关注的群体神话。这一故事也使得郝振山在寸土寸金的平台上设立荣誉室并把它作为新员工到平台的第一站的文化价值,变得更为突出。

由此可见,对群体神话的关注有助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而这些神话,在每一个群体中都可以或多或少地找到一些。只要基层管理者有意识地去找寻并梳理,总能找到一些可以有效传递群体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故事。对这些故事,尤其是故事背后的故事进行传播,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美)特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著,孙健敏等译,《新企业文化:重获工作场所的活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第8页。

[2] (美)特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著,李原等译,《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第97页。

[3] 《赢在基层》编委会,《赢在基层》,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年6月,第51-53页。

[4] 《赢在基层》编委会,《赢在基层》,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年6月,第105-106页。

猜你喜欢

海油沥青群体
海油华南谱新篇
中国海油助力乌干达首个油田建设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第九章 沥青湖
践行低碳战略的海油路径
通过终端打造海油品牌——专访中国海油华南销售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彭红斌
◆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跟踪导练(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