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激励机制在中职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2017-05-28肖建华
肖建华
摘要:在全新的历史发展条件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艰巨性、复杂性以及特殊性的特点。为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激励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问题展开分析,阐述了激励机制的应用方式,希望为促进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激励机制 中职学生 教育管理 有效应用
行为科学家提出人的需要是动机的来源,并确定人的行为目标,对于人内心活动激励发挥着重要激发驱动以及强化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针对于职工激励问题研究中指出,通常情况下,员工仅能够发挥大致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左右能力。然而,职工得到充分的激励后,其能力将得到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发挥。近些年,中职学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是非明辨能力上有所缺乏;二是具有良好的自主意识,但是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为此,如何在班级活动中,充分的发挥出激励机制作用,成为每一个班主任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在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通常采用威胁、批评以及羞辱等方式刺激学生,以此让学生感到害怕使其被动遵守班级纪律。班主任经常采用以罚代教方式对学生进行变向体罚,结果学生不仅未从内心认可班级管理,反而激起学生逆反心理,阻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学校与学生都是无益的,尤其会对性格内向以及自尊心较强学生造成心理上伤害。
因此,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对于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对于激励学生努力与上进意义重大。为此,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给予学生更多关爱与尊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受到我国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影响,社会、学校以及家长以学生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然而,对于成绩差、自制力薄弱的学生则不屑一顾,但是这部分学生身上也存在闪光点,只是教师与家长并未发现,这样会使得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极容易使得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出现问题。
二、激励机制的几种有效应用方法
(一)目标激励方式
所谓目标激励指的是教师应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树立不同时期目标,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激励学生为实现目标而付出努力。为此,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目标,并激励学生努力奋斗以促进目标实现。此外,教师应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合理制定目标,根据不同时期特点相应的制定不同目标。
(二)情感激励方式
班主任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给予学生思想、学习以及生活上帮助,激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为此,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沟通,及时掌握与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困难,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走出生活困境,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尤其是教师应采取合适方式对待后进生,改变以往的训斥、打击等方式,以免给学生自尊心造成巨大伤害,使其感受到来自于班主任的关怀与真诚。为此,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应融入真情实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行为激励方式
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出自身示范与表率作用,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树立起自身的良好形象。据相关的调查实践表明,班主任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应注意自身的言行,以良好思想品德与举止风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为此,班主任应严格要求自身,充分发挥出自身示范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奖惩激励方式
激励机制中奖惩激励属于重要方式,对于激发出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为此,班主任应给予学生更多表扬与肯定,及时肯定学生做出的点滴成绩,但是在表扬中应立足于实际,采用公平、合理方式,切忌不可感情用事。此外,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在气质、性格上的不同,灵活应用多种表扬方式,根据学生在性格特点与心理素质不同而采用不同应对方式。
对于学生的错误言行,班主任应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或者给与其适当纪律处分,采取合适方式进行批评,不仅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行为,还可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但是,教师应控制好批评的尺度,掌握正确的批评方式,否则无法取得良好批评效果。同时,班主任应发挥自身带头作用进行批评与自主批评,从而及时发现与纠正工作中错误,将事实澄清。实践表明,班主任开展自我批评教育,在不影响教师的威信同时,将会增强班主任亲和力。为此,教师应掌握批评正确方式,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学生,并采取一致的批评标准,增强批评的说服力。
(五)榜样激励方式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可向学生呈现令学生敬佩的先进事迹,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以优秀人物的良好品质感染学生的情感思想与行为等,此外,在经过一段时的外在示范激励后,应逐渐将其转化为具有更强力量的内在激励,对于学生产生的影响會更加持久。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结合具体的情况,把握合适的激励时机,相应采取合适激励方式,并在班级班级管理中多探索、多总结,从而找出班级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班级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推动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组,于志晶,刘海,程宇,李玉静,岳金凤,孟凡华,房巍.从职教大国迈向职教强国——中国职业教育2030研究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6,(06).
[2]“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课题组,张昭文,胡秀锦,安钢,黄辉,张家寰,郭扬,张福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与教学模式改革:现状与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3).
[3]“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课题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与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与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6).
[4]席东梅.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召开2014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0).
[5]农汉康,孙杰远.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本质、意义、问题与展望[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作者单位:云南工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