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走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017-05-27唐贵宏
唐贵宏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如何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的强大优势,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所面对的常新课题。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途径,在促进和谐企业建设、应对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急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实践
一、突出思想政治素质在人才综合素质中的核心地位的重要意义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优良的职业精神居于统帅、渗透、转化、引导作用的首要位置,其深意就在于要清楚地认识到,对于学生来说,深厚的专业技能和过硬的就业特长固然十分重要,但是绝对不能撇开思想政治教育只抓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如学财会的学生要会做账,做好账,学工程、工程管理的一定要精通工程及管理业务,但是教育学生“不做假账”、“不做豆腐渣工程”更加重要。同时,在当今就业市场广阔但就业压力日增的情况下,就业既需要专长,更需要百折不挠、敬业执着的优秀职业精神。这就需要我们始终把一种精神的培养放在首位,突出思想政治素质在人才综合素质中的核心地位的要旨所在。
二、把握時代脉搏,创新“第一课堂”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在教学内容上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将最新的理论成果及时引进课堂,充实丰富讲授内容。如在进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有关章节教学时,可结合建党纪念日等,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答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关章节时,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手拍”活动。针对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以“大学谈恋爱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赛等形式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珍惜青春年华刻苦学习。
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注重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诠释抽象理论,以更直观、形象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课程中涉及的理论问题。以典型案例视频资料去丰富课堂教学,进一步化抽象理论为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形象事件。如为让学生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重要命题,给学生播放《科学发展铸辉煌》纪录片,让学生通过珍贵的历史画面去体认、感悟、领会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进,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高校就业指导课程面临的困境
1.学校对就业指导课程重视不够
就业指导是给要求的劳动者传递专业信息,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沟通的桥梁。在外国,就业指导还包括就业政策导向,以及与之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国各个高校都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开设的效果并不理想。以高职院校为例,我国的高职院校是三年制,一般大三为实习阶段,也就是就业指导课会在大二下学期基本结束,高职院校一共要上42个课时,其中12个课时为实践课程,所以就业指导课自身连续性不强;而有些院校把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成选修课,虽然是必修的选修课,这就使得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认识不足,尤其是大一的学生,对于就业指导感觉较远或者较无用,而等他们需要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有时间上选修课了,所以说学校对于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此课的重视程度。
2.就业指导课授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根据笔者调查,高校的就业指导课授课教师一般为兼职教师,而且自身理论层次不够完善,兼职教师有本科学历,有研究生学历,授课教师的专业也是参差不齐,各种专业都有,很多授课教师基本都在凭借经验授课,授课的质量可想而知。有些教师确实也在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但是考取社会上“职业规划师”投入成本较大,这就导致很多兼职教师放弃考证,而把重点重新规划到自己本身的主职工作。
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就业指导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学生的大学生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责任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就业是一个重要途径。从学生大一年级开始,就要将就业指导教育融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从大的方向,即国家政策的解读,大力宣传国家政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本职工作,所有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以国家政策为导向;而解读就业政策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学生的就业也要以政策为导向,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方面优惠政策的解读,可以使学生尤其是大一学生既能了解到与己相关的国家政策,又能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于他们关心和关怀,使学生成为党和国家坚定的拥护者。
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自我的升华,所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的最高理想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帮助其树立坚实的理想信念,这样就可以将理想和信念统一起来,提高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观性。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将就业观带入进去,充分体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领域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为了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此四者结合,可以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升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理论高度。目前很多学生对于诚信就业没有概念。
结束语:总之,随着高校扩招脚步的不断加快,大学生数量会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现在及长期面临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高校毕业生真正成才,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赖晓桦.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之探索[J].高教论坛,2012(6)
[2]杨能山.传统道德思想及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J].船山学刊,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