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2017-05-27杨帆

魅力中国 2016年38期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杨帆

【摘要】智能电网是电力工程建设的主要方向,也是电力行业当前重要的发展趋势,实现智能电网建设有利于电力深层次目标,并会产生对电力产业社会和经济效益倍增的效果,在智能化满足发展中电力需求的同时,创新出电力工程的新功能与新结构。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一、智能电网概述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越来越频繁,且由于人口的剧增,能源的供应也越来越紧缺,因此,智能电网在全球中不断地被关注。在几年前,美国政府为了恢复经济的良好运行,将智能电网的建设作为核心策略,来解决由于能源引起的危机,并利用它来促进其他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更是一项紧急的任务。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土面积很大,且不同的区域也有不同的发展步伐,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很不均匀。因此,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应该将我国的实际情况考虑进去,并在了解建设重点的基础上进行循序渐进的建设。目前,我国的电网公司建设智能电网的目标是“坚强智能电网”,也就是将结构坚强的网架和智能化建设融合在一起,这个有机整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电、通信、输变电以及自动化调度等。

结合我国的国情,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应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绿色环保。该特点要求将电网资源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不良影响。第二,结构坚固。架构的坚固能够保证在不良的天气中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并且不会对电网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第三,资源优化。实现资源的优化能够最大程度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第四,自动化。电网的自动化能够使其在出现故障的时候自动进行诊断和调节,从而将故障消除,使其功能恢复正常。第五,经济性。智能电网建设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将成本控制在最合适的范围内,不仅能确保能源的质量,还能提高经济效益。第六,交互性。该特性是指在能源的供应中,建立起市场和用户之间的交流模式,以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不断优化服务质量。

二、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1.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总体应用

1.1 电源领域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具体包括直流、变频以及恒频的交流电源,其能够为智能电网的各种设备提供不同的电源。在蓄电池充电中多数采用直流电源,而在变电所的操作中则既可以采用直流电源,也可以用交流电源,在大型或者小型的计算机中还可以采用高频的开关电源。

1.2 输电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必须具有较高质量的电能,而且要保证电网的工作状态保持稳定,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运用电力工程技术的支持。在我国高压直流电的输电线路中通常都是利用晶闸管变流装置作为送电与受电两端的整流阀和逆变阀装置,这些技术装置在配电网中还能有效防止电压的突然降低和闪变,为供电的效果的提高提供了技术设备上的有效支持。

1.3 发电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主要是通过电力和电子设备来实现电能的转化以及控制,能够降低能量的消耗量和有效减少机电设备的使用。随着半导体的功率元器件的容量提高,电力工程技术中也出现了很多的新技术运用于发电中。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2.1 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

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电能的质量,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对此技术的应用需要电能的质量等级划分以及评估方法体系的有效支持,需要对供用电的接口所具备的经济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来促使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

2.2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在微处理以及微电子技术以及相关的通信和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够实现对交流输电的灵活控制。智能电网的建设中为了实现能源的隔离就需要运用柔性交流输电,将电力工程技术和先进的控制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对电网的有效控制,从而有力的促进了电网的稳定运行。

2.3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换流器一般是由一些可以关断的元件组成的,对提高输送的稳定性具有很高的经济性能,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具体应用能够实现利用控制换流器进行整流或者逆变。目前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远距离或者近距离的直流输电工程中,其应用趋势将不断地向更远距离以及更大容量的输电工程中发展。

2.4 能源转换技术

低碳经济能源能够把能源消耗量对环境的污染控制在最低水平上,是未来社会中的能源发展方向。低碳经济能源的核心是在能量的转换上采用先进技术对其进行创新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如今,利用最多的用于能量转换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与风能。

3.电力工程关键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3.1 串联补偿中的工程应用

特高压串补装置对进一步提高特高压线路的输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套特高压串补装置一次投运成功且能保证长期安全运行,这表明中国已经精通了大容量可控串补的技术,所以应该继续深化开展串补相关技术和工程设计研究,不断优化完善串补设备的性能参数和设计。

3.2 并联补偿的工程应用

并联补偿的工程成功将无功补偿技术用于运营之中,将无功补偿设备运用在实际中有效的解决了由设备中的脉动负载引起的电力质量问题,包括无功功率影响和电压波动和闪烁等。

3.3 常规电力技术的工程应用

常规电力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电力负载对电压骤降和短期的电源中断造成的短暂电力质量问题,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采用通过常规的电力技术来解决电力的质量问题,有效地消除了电力质量问题方面的很多隐患。

结束语:

应该把握智能电网建设这一电力事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重要趋势,从智能电网的特点认知出发,认知智能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应用的重要价值,推动在智能电网总体建设中和具体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形成对电力工程技术发展方向和智能电网建设方向的具体把握,在加速智能电网经济效益提升的基础上,加速电力工程技术发展的进程,确保智能电网建设经济、技术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參考文献:

[1]张玉军,李如振,黄萍,邹振宇,翟彬,李可军,高洪霞.智能电网建设方案初探[J].山东电力技术,2009(05).

[2]阙小生.智能电网研究问题中的相关实践与解决方案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4)

[3]陈建民,周健,蔡霖.面向智能电网愿景的变电站二次技术需求分析[J].华东电力,2008(11).

猜你喜欢

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施工安全分析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